-
黄石市 编辑
黄石市(英文名:Huangshi City),湖北省辖地级市,为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中游重要工业基地、沿江开放城市、鄂东地区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华中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西靠武汉、鄂州,西南与咸宁为邻,东南与江西九江接壤,总面积458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黄石市辖4个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截至2023年末,黄石市常住人口243.95万人。唐虞之世,市地属二苗。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始建大冶县。1949年6月9日,成立大冶县人民政府。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民政特字第104号文,向中南军政委员会请求,将黄石工矿区改组为市,定名“黄石市”;同年8月21日,湖北省辖黄石市正式成立。黄石是中国青铜文化、矿冶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还拥有国家一类水运口岸。黄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17年6月,黄石市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10月,黄石市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23年,黄石市地区生产总值2108.96亿元,同比增长6.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升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6.7:45.2:48.1。
中文名:黄石市
外文名:Huangshi City
行政区划代码:4202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地理位置:湖北省东南部
面积:4583 km²
下辖地区:4个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下陆区杭州东路1号
电话区号:0714
邮政编码:435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43.95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鄂王城遗址
火车站:黄石站、黄石东站、黄石北站、大冶北站、阳新站等
车牌代码:鄂B
地区生产总值:2041.51 亿元(2022年)
夏、商时,市地属荆州之域。
西周时称鄂,为鄂侯领地。
周夷王七年(前887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杨粤至鄂,市地为楚国鄂王辖地。
春秋战国属楚、秦。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分南郡竟陵以东及江南置江夏郡,从此鄂县南移属江夏,江夏郡统有鄂、下雉等14县,市地在鄂县境内。
汉章武元年(221年),孙权自公安迁都于鄂(今鄂州),改鄂为武昌,并割鄂之南建阳新县,以武昌、下雉、阳新、柴桑、沙羡、浔阳六县为武昌郡,市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州)、阳新两县之间的下雉县境内。
汉章武三年(223年),孙权将郡治迁至夏口(今汉口)。又改武昌郡为江夏郡,市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阳新县境内。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以武昌、柴桑、鄂县、阳新、沙羡、沙阳、高陵等七县属地。市地在武昌、鄂县、阳新三县境内。不久,武昌与鄂县合并,仍为武昌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江州由豫州移至武昌。太元九年(384年),移治浔阳。义熙八年(412年),下雉县并入阳新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南朝宋孝建元年(589年),改阳新为富川,不久又改富川为永兴,市地在武昌、永兴两县境内。
南朝梁时期,置西陵县于此,后废。
唐代,市地在鄂州武昌、永兴两县境内。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吴王杨行密将永兴县和武昌划出一块地盘置青山场院,进行大规模采矿、开炉冶炼,市地在吴国鄂州境内。
五代十国时期,市地在鄂州武昌县、永兴县境内,梁唐时属吴、晋、汉、后周北宋初时局南唐。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始建大冶县。从此,自宋至民国市地隶属兴国路、兴国州、武昌府、湖北省大冶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大冶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
民国十九年(1930年),成立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先后隶属于湖北省鄂东革命委员会、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鄂东办事处,湘鄂赣省鄂东南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国民政府在省、县之间设立湖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市地属湖北省第二专署大冶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第一专署。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大冶沦陷,日军在大冶建立伪政权,盗称“中华民国湖北省大冶县政府”,并在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建置“石黄示范区”,国民党大冶县政府则流亡至毛铺等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14旅,在大冶、阳新、鄂城等地先后建立大鄂政务委员会、鄂大政务委员会、阳大政务委员会,统属于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接管,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隶属大冶县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
1949年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
1949年5月15日,大冶解放。
1949年6月9日,成立大冶县人民政府。同年6月12日,“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石灰窑工业特区特派员办事处”成立。不久,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领导。同年9月29日,划石黄镇、铁麓等乡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
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以鄂民政特字第104号文,向中南军政委员会请求,将石黄工矿区改组为市,定名“黄石市”。同年8月21日,湖北省辖黄石市正式成立。
1952年6月,大冶县划归黄冈专署管辖。
1959年1月26日,大冶县从黄冈地区划出,改属黄石市;同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
1962年6月1日,恢复大冶县建制,仍属黄石市。
1979年,黄石正式设立黄石港、石灰窑、下陆、铁山4个县级市辖区。
199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4年4月28日,大冶撤县建市,定名大冶市。
1995年1月1日,大冶正式建市。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阳新县从咸宁地区划归黄石市。
1999年,建立黄石高新产业开发区、花湖开发区、团城山开发区。
2002年,整顿开发区,正式建立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副厅级)。
2010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石市
2013年5月,阳新县所辖的大王镇、太子镇和金海煤炭开发区,两镇一区由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托管。
位置境域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鄂城区,西靠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区,西南与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武宁县、瑞昌市接壤。; 介于东经114°31′-115°30′,北纬29°30′-30°15′之间,总面积4583平方千米,市区形状成“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为盆地型城市。
黄石市
气候
黄石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最热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地形地貌
黄石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延绵于湘江鄂赣三省边境的幕阜山脉,在阳新境内有大小山峰411座。进入大冶,分为大同山(又称南山)、天台山、龙角山、云台山、茗山、黄荆山等去脉。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拨867.7米,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拨840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拨8.7米。
黄石市
水文水利
黄石市
黄石市
水资源
黄石市水资源总量42.4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8.05亿立方米。
黄石市(磁湖)
植物资源
黄石市境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还有亚热带竹林、灌丛、荒山草地及人为栽种的混合植被型(街道、公园绿化带)。
截至2020年,黄石市已知的主要植被种类有:裸子植物有7科18属共30余种,被子植物有150余种300余属共2000余种,蕨类植物有18科30余属共60余种,还有藻类、菌类、地衣、苔藓等各类植物。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葫芦科、苋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种为最多。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黄石市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共4大类、64种,黑色金属有铁、锰,有色金属有铜、钨、钼、锌、铅、钴,贵重金属有金、银,稀散元素矿产有锗、镓、铊、铟、硒、碲等;非金属矿有磷、硫、含钾岩石、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天青石、膨润土、石膏、硅灰石等39种;燃料矿有煤炭。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42种,其中铜、钴、钨、钼、金、银、锶、铼、硅灰石、透辉石、泥灰岩、熔结凝灰岩、饰面大理岩等14种矿产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余亿元;主要矿产储量分布集中,小型以上的铁、铜、金矿床共190余处;铜矿保有储量占湖北省的91.8%,共有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9处;金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88%;铁矿石保有储量占湖北省储量的23.7%,共有大、中型铁矿床6处。
黄石市地图
地区 | 面积(平方千米) | 政府驻地 | 下辖地区 |
---|---|---|---|
大冶市 | 1566.3 | 东岳路街道 | 东岳路街道、东风路街道、金湖街道、罗家桥街道、金山街道、金牛镇、保安镇、灵乡镇、金山店镇、还地桥镇、殷祖镇、刘仁八镇、陈贵镇、大箕铺镇、汪仁镇、茗山乡 |
阳新县 | 2780 | 兴国镇 | 兴国镇、富池镇、黄颡口镇、韦源口镇、太子镇、大王镇、陶港镇、白沙镇、浮屠镇、三溪镇、龙港镇、洋港镇、排市镇、木港镇、枫林镇、王英镇 |
黄石港区 | 34.9 | 黄石港街道 | 沈家营街道、黄石港街道、红旗桥街道、胜阳港街道 |
西塞山区 | 112.4 | 临江街道 | 澄月街道、陈家湾街道、八泉街道、临江街道、黄思湾街道、西塞街道、河口镇 |
下陆区 | 75 | 新下陆街道 | 新下陆街道、老下陆街道、东方山街道、团城山街道 |
铁山区 | 28.7 | 铁山街道 | 铁山街道 |
参考资料: |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郄英才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
市政府市长 | 吴之凌 |
市政协主席 | 何运平 |
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不列副职,信息截至2024年5月 |
截至2023年末,黄石市常住人口243.95万人,城镇人口166.47万人,城镇化率1268.24%。
黄石市常住人口变化(2018—2023)
参考资料来源:
综述
2022年,黄石深度融入武汉都市圈,被纳入武汉都市圈核心城市、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武汉都市圈城市融合指数黄石居第2位。还地桥组团、黄石临空组团纳入花湖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
2022年,黄石市GDP2041.51亿元,增长5.6%,增速名列湖北省前茅。
2023年,黄石市地区生产总值2108.96亿元,同比增长6.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升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96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953.67亿元,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013.33亿元,同比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为6.7:45.2:48.1。
黄石市地区生产总值变化(2018—2023)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黄石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八大类价格呈“五涨三降”: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1%,衣着价格上涨2.1%,居住价格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3%,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4.2%,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价格上涨1.8%。
2023年,黄石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48万人,新增扩面参保2.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
2023年,黄石市纳入规上工业企业97家、规上服务业企业53家、限上批零住餐业212家、有资质的建筑业67家、有开发经营活动的房地产业8家。全市市场主体343357户,同比增长4.9%,新登记市场主体45693户,同比下降53.2%。
2023年,黄石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35.9%;外商港澳台投资同比下降65.2%;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2%;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6.8%,比去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9.1%;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7%。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2.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同比下降54.4%,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6.1%;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1%。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同比下降18.2%;纺织业投资同比下降32.9%。在第三产业投资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48.2%;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同比增长166.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下降5.1%;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同比增长118.4%;教育投资同比下降26.1%。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526个,同比增加42个。房地产开发投资115.55亿元,同比下降17.8%。商品房施工面积1196.65万平方米,下降2.9%;商品房销售面积185.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
2023年,黄石市地方财政总收入253.68亿元,增长20.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9.37亿元,同比增长23.9%。地方税收收入106.62亿元,增长20.0%,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63%。财政支出553.72亿元,增长7.5%。
第一产业
2023年,黄石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9.33亿元,比上年增长4.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36亿元,增长5.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7.41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种植业产值109.33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14.43亿元,增长25.2%;牧3业产值42.31亿元,增长4.0%;渔业产值66.71亿元,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63亿元,增长4.9%。各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77.70万亩,增长1.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9.25万亩,增长0.5%;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48.45万亩,增长3.1%。完成造林面积4493.33公顷,增长49.3%。水果产量24.41万吨,增长4.9%。粮食总产量54.85万吨,增长1.99%;水产品产量25.64万吨,增长4.5%;肉类总产量11.20万吨,增长3.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08万吨,减少4.6%。
第二产业
2022年,黄石市第4次获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年度考核优秀,闻泰科技二期、定颖电子等总投资726亿元的“双十”项目全部开工。
2023年,黄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0%。其中,采矿增长12.9%,制造业增长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增长17.9%,国有企业下降0.9%,集体企业下降68.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0.2%,股份制企业增长5.6%;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3.8%。从主要行业看,金属制品业产值同比下降9.2%;农产品加工业同比增长4.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14.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36.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9%。
2023年,黄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2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02家,比上年减少46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1.1%;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33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9.0%;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7.1%。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2530.99亿元,同比增长4.6%;利润95.43亿元,同比下降7.0%;利税149.00亿元,同比下降0.01%。工业品出口交货值98.89亿元,同比下降3.1%。
2023年,黄石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534.49亿元,同比增长5.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21.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34.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7%。建筑业增加值132.3亿元,同比增长7.3%。
黄石市
工业园区
西塞山工业园区
西塞山工业园区,位于黄石市西塞山区,成立于2008年8月,是省级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是长江中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沿江、沿湖、沿山。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为支柱,以模具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是湖北省特钢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长乐山工业园区
长乐山工业园区位,于黄石市下陆区西端,园区总面积14.1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3.78平方公里(约5670亩)。园区于2010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始筹建,2011年9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是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级循环经济园、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长乐山工业园区
第三产业
2022年,黄石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4.2%,黄石获评湖北省服务业发展突出贡献市,下陆区、三丰智能、劲牌持正堂等入选省“两业融合”试点。最早落户的沪士电子,带动了黄石PCB产业发展。年末,黄石市共有“光芯屏端网”产业链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130家。
国内贸易
2023年,黄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9.92亿元,同比增长8.7%。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完成198.18亿元、725.98亿元、9.40亿元、136.36亿元,分别增长7.0%、增长8.8%、增长13.1%、增长9.9%。从商品消费类型看,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4.4%,服装鞋帽类零售额同比下降5.3%,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0.8%,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3.4%。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下降8.6%,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同比下降3.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3%,家电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3%。
邮电、旅游和服务
2023年,黄石市邮政业务总量14.79亿元,增长18.3%。运输物流、信息、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达到国家标准的各类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26家,实现营业收入168.66亿元,增长1.7%。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业营业收入61.45亿元,增长10.7%;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7.41亿元,增长10.1%。
金融和保险业
截至2023年末,黄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05.06亿元,比年初增长9.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49.33亿元,比年初增长14.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47.13亿元,比年初增长14.1%。保费收入65.42亿元,增长2.2%;其中,财险收入18.2亿元,增长10.7%;寿险收入47.22亿元,下降0.8%;保险赔付支出22.81亿元,增长19.2%。
经济功能区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湖北省第二家获批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成立于1979年,素有“千年铁镇”“江南聚宝盆”等美誉;2019年4月,黄石开发区与铁山区实施一体化发展改革,现辖6个镇街,470平方公里,23万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国家级创业中心、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全国第三大PCB生产基地,2022年,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挺进全国高质量发展园区百强、位列第97位,成功迈入国家级经开区五十强,位列第49位。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
阳新经济开发区
阳新经济开发区,位于黄石市阳新县,成立于2006年,是湖北省级开发区,黄石三大开发区之一。开发区区域总面积60.81平方公里。2012年荣获全省竟进提质“十佳”开发区。
阳新县城东新区
阳新县城东新区位于长江中游、富河南岸,毗邻阳新县老城区,西至经济开发区,南临莲花湖,东接胜利路,北到兴富大道。早在2008年,《阳新县县城城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编制,2010年6月经阳新县人民政府批复实施。2013年8月,作为阳新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阳新县城东新区与综合管理区、国营综合农场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合署办公。
阳新县城东新区
教育
2023年,黄石市幼儿园531所,在园幼儿76007人;普通小学348所,在校生228060人;普通初中110所,在校生113159人;普通高中27所,在校生57546人;中职学校8所,在校生17208人。
校名 | 层次 | 类型 | 主管部门 |
---|---|---|---|
湖北师范大学 | 本科 | 公办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湖北理工学院 | 本科 | 公办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 本科 | 民办 | 湖北省教育厅 |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 专科 | 公办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校名 | ||
---|---|---|
黄石二中 | 大冶一中 | 黄石六中 |
黄石一中 | 阳新县兴国高中 | 湖山高中 |
大冶实验高中 | 黄石三中 | 阳新一中 |
阳新县高级中学 | 有色一中 | 黄石七中 |
阳新实验中学 | 黄石七中 | 黄石二十中 |
黄石五中 | 黄石四中 | 阳新英才高中 |
校名 | |||
---|---|---|---|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中专部) |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铁山校区 | 黄石艺术学院 | 黄石城市职业学校 |
医疗
2023年,黄石市拥有卫生机构1559个,其中,医院57家,卫生院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家,妇幼保健院(站)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卫生医疗机构床位数20534张,卫生技术人员2229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210人,注册护士10429人。
科技
2022年,黄石市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4.3%,居湖北省第2位。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582家、增长1.7倍。
2023年,黄石市纳入高新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25家,比上年净增66家,高新产业队伍继续壮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63.3亿元,比上年减少0.8亿元;占GDP的22.0%。全市专利授权5022件,商标申请4905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99件。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
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
2023年,黄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94元,增长5.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57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540元,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89元,增长11.8%。城镇恩格尔系数31.3%,农村恩格尔系数30.0%。
环保
资源、能源
2023年,黄石市全社会用电量183.21亿千瓦时,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81.01万吨标准煤,下降0.2%。其中,煤炭消费量990.62万吨,下降0.7%;焦炭消费量263.65万吨,下降2.4%;天然气消费量4.89亿立方米,增长3.5%。
2023年,黄石市城区优良天数为295天(优86天,良209天,有效天数365天),累计优良天数比例为80.8%,较去年同期(优良天数287天,有效天数365天,优良率78.6%)相比,优良天数增多8天,优良天数比例提高2.2%。
综述
黄石长江二桥-鄂东长江大桥
2023年,黄石市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1311.82万人次,下降8.8%;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6131.89万吨,增长14.0%。完成水运货物运输量2482.66万吨,增长22.6%;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338.50万吨,增长21.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846.07万吨,增长11.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7553.5标准箱,下降24.1%。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334098辆,增长4.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03412辆,增长5.1%。民用客车保有量306818辆,增长5.3%;民用货车25103辆,下降1.1%。
公路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
截至2020年,黄石市有公路客运站19个,其中:一级站2个(市中心客运站、罗桥客运站),二级站2个(大冶中心客运站、阳新官桥客运站),三级站3个,四级站8个,简易站和等外站4个。农村客运中,现有农村五级客运站17个、候车棚146个、招呼站225个,港湾式候车亭10个。全市目前有正式货运站1个(阳新城南三级货运站),其余货运站均为简易站。
截至2023年末,黄石市公路通车总里程8609.174公里,增长2.3%。其中,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32.323公里,增长37.9%,一级公路518.073公里,国道511.745公里。
铁路
黄石北站
航运
水路
综述
黄石市在长达三千多少年的矿冶文化发展史中,形成了以众多矿冶业为主体的工业文明、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也形成了各种黄石乃至中国与世界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工具和先进的文化;矿冶文化是黄石的根基和灵魂、成为引导黄石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智力支撑与文化力量。
截至2024年5月,黄石市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保”8处,“省保”54处,出土文物若干;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级1项,国家级3项,省级17项;历代进士约170人,名人若干。
黄石市人文地图
饮食
名称 | 简介 | 图片 |
---|---|---|
印子粑 | 印子粑是以优质糯米粉、黄花豆、花生、芝麻、莲米、黄片糖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点心。 |
|
灵溪豆豉 | 灵溪豆豉是一种用灵溪山泉,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科技食品系微生物专家酿造成的调味品。 |
|
松花皮蛋 | 松花皮蛋蛋身内清晰可见一些松针形的小花,不宜多食。 |
|
金柯辣椒 | 金柯辣椒是用产于大冶市南部高寒山区金柯村作为原料,再加入当地山泉泡制而成的泡菜。 |
|
黄石港饼 | 黄石港饼是由面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钱桔饼、糖桂花等十几种原料制成的点心。 |
|
参考资料: |
习俗
风俗项目 | 介绍 | 参考图 |
---|---|---|
富池“三月三”庙会 | 阳新富池“三月三”民间庙会,是阳新居民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自发地在阳新县富池镇举行的一个盛大民间节日活动,源于纪念三国时期吴国大将甘宁。富池建有甘宁公园和甘宁寺。主要有扫墓、祭拜、唱大戏、普施斋饭、抬大王夫妇塑像巡游、抢彩球祈福等系列仪式和活动。 |
|
大冶布烙画 | 大冶布烙画属中国布雕艺术,由民间工艺美术家王分忠发明。布雕、温感与绘画技法及改进的刻刀、烙铁等工具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雕刻技艺。集雕刻、剪纸、图画、油画、版画等古今中外美术、书法工艺于一体。 | - |
阳新布贴画 | 阳新布贴画起源于阳新民间工艺美术,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其是在一块底布上通过剪样、拼贴、缝制、刺绣制作而成的具有浅浮雕效果的民间实用美术品,用于装饰衣服、鞋帽、披肩等穿戴物和帐沿、飘带、布枕及童玩等。阳新布贴图案取材于民间故事、戏曲人物、民俗风情和乡间景物。 |
|
阳新采茶戏 | 阳新采茶戏音乐由正腔、彩调、击乐构成。演唱形式是“时唱时和,锣鼓伴奏”,唱、做、念、打融为一体。2008年6月7日,阳新采茶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西塞神舟会 | 西塞神舟会是黄石市西塞山区道士袱村民庆贺端午节的传统盛会,主要活动有制作神舟、唱大戏、祭祀、巡游、送神舟下水等系列仪式和活动,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之日举行龙舟的开工仪式,扎制神舟,到五月初五子时由道士主持仪式为神舟开光,直到五月十五至十八的神舟会正式会期,整个活动历时40天。2009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含西塞神舟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
栗林赛龙舟 | 位于阳新中部南坦湖区的栗林村有赛龙舟的传统习俗,栗林赛龙舟习俗历经2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节日民俗文化特色,龙舟赛包含丰富的传统民间文化内容:祭拜祖先、设坛祭五方、徒手斩雄鸡、祭船头、参赛队喝分水酒、水手分喝雄鸡血酒、鼓手喝彩词、术士打告求平安等。 |
|
艺术
综述
项目名称 | 入选名录 | 分类 |
---|---|---|
西塞山神舟会 | 人类非遗 | 民俗 |
阳新采茶戏 |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 | 民间音乐 |
尹解元石雕 |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 | 民间工艺 |
阳新布贴 |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 | 民间美术 |
大冶石雕 |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 | 民间美术 |
文学
今属黄石市的历史名人之重要著作或稀见地方文献只有王质《雪山集》、吴国伦《甔甀洞稿》及嘉靖《兴国州志》《大冶县志》等寥寥数种存世。
地区象征
名称 | 详情 | 参考图 |
---|---|---|
市树 | 黄石市市树为香樟树,属樟科,是黄石地区的乡土树种;喜肥活湿润土壤,抗烟尘能力强。 |
|
市花 | 黄石市市花为石榴花,为石榴属植物,单叶对生或簇生,矩圆形或倒卵形,新叶嫩绿或古铜色。 |
|
综述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 雷山风景区 |
仙岛湖风景区 | 东方山风景区 | |
龙凤山旅游景区 | ||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 青龙山风景区 |
西塞山风景区 | / | |
其他景区景点 | 龙凤山生态园度假村 | 磁湖风景区 |
七峰山 | 大泉沟风景区 | |
富家山 | 父子山 | |
文物保护单位 |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 鄂王城城址 |
龙港革命旧址 | 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 | |
大冶兵暴旧址 | 红三军团革命旧址 | |
博物馆 | 黄石市博物馆 |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 |
大冶铁矿博物馆 | 大冶市博物馆 | |
红三军团革命旧址纪念馆 | 阳新县博物馆 | |
纪念馆 | 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 | |
部分参考资料: |
重要景点
黄石矿博园
黄石市作为“中国观赏石之城”,是全世界最大的孔雀石集散地和全国四大矿物晶体观赏石交易中心之一。黄石矿博园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拥有地矿科普馆、矿物精品馆、化石精品馆、矿晶摄影馆及光华收藏馆等五大场馆。该园在云集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件各色精美矿物原石和饰品的同时,还有中国四大古生物化石群一一亮相,能深入了解黄石地区海陆变迁、特色资源的分布及形成过程,从历史、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地了解科普地质知识。
黄石矿博园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是中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平唯一视察过的铁矿山。核心景观“矿冶大峡谷”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东西长2.4公里,南北跨度1公里,最大垂直高度达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景区内有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林内,面积达247万平方米的刺槐,向世人展示了“石头上种树”的奇迹。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东方山
东方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及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因西汉文学家东方朔曾在此结庐读书、修道炼丹而得名,被誉为“三楚第一山”。景区由曼倩垴、揽胜垴、走马寨三大主峰组成,保存有“青松倒插、白莲频开、铁牛懒卧、石船高撑、月涌禅关、仙履日暄、灵泉卓锡、道洞支停”等古八景。
东方山
西塞山
西塞山三面环江,唯有一脉纤立山梁与千里楚山相接,素有长江中下游门户之称,为古樊楚三名山之一。西塞山壁立江心,横山锁水,危峰兀突,雄奇磅礴,为历代江防要塞。“孙策攻黄祖”、“李自成大战清军”、“铁索横江”等战事均发生在此地。 此山风光壮丽,其中胜迹桃花洞,隐现于飞壁流云之间,幽深古奥,神韵盎然,历代文人骚客畅游与此,唐代诗人张志和曾留下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千古佳句。 山上如北望亭、桃花亭、元真子钓鱼台、三国古栈道、龙窟寺等景点。
西塞山
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是1002个岛屿之上、海拔510.1314米的云端之巅,占地近600平方米的乳白色钢架全玻璃观景平台,是中国国内最大、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单体玻璃平台。
天空之城
仙岛湖风景区
仙岛湖内1002个岛屿星罗棋布,因湖畔山崖上悬有一块“灵通仙岛”的古匾而得名,是省级生态旅游风景区、中央电视台影视拍摄基地,与浙江千岛湖、加拿大千岛湖并称“世界三大千岛湖”。
仙岛湖风景区
姓名 | 生卒年 | 籍贯 | 身份 |
孟嘉 | / | 东晋江夏 | / |
王质 | 1135年~1189年 | 兴国军阳辛里(今阳新县龙港镇) | 诗人 |
徐祥 | |||
刘彭年 | |||
潘师道 | |||
成务 | 1373年~1420年 | 兴国州乐平里(今木港镇) | 贵州按察使 |
徐镛 | 1444年~1499年 | 国州永章里(今金海开发区) | 右副都御史 |
曹志遇 | |||
刘之待 | 1568年~1641年 | 兴国州兴教里(今属枫林镇) | 官至监察御史、浙江巡抚 |
冯之图 | |||
吴国伦 | 1524年~1593年 | 明代武昌府兴国州(今属阳新县) | 文学家 |
余国柱 | |||
陈光亨 | |||
江自康 | |||
敖天印 | |||
柯逢时 | |||
柯瑾 | |||
卢高 | ?~1667年 | 进士 | |
秦定三 | |||
万斛泉 | 1808年~1904年 | 湖广兴国州(今阳新县) | 理学名儒 |
刘继盛 | |||
刘凤纶 | |||
陈治策 | |||
孙从鹤 | |||
朱权 | 1851年~ | 阳新县 | |
费墨娟 | 1869年~1915年 | 兴国州福善里(今阳新县) | 女诗人 |
曹亚伯 | ?~1937年 | 兴国(今阳新县) |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
石星川 | 1880年~1948年 | 兴国州(今阳新县) | 汉奸 |
黄申芗 | 1884年~1942年 | 大冶县 |
|
向海潜 | 1888年~1974年 | 大冶县 |
|
朱绍阳 | 1889年~ | 祖籍阳新县 |
|
刘湛恩 | 1896年~1938年 | 阳新县 | 沪江大学校长 |
皮震 | 1900年~1964年 | 大冶县 | |
方步舟 | 1900年~1990年 | 大冶县 |
|
贾伯涛 | 1903年~1978年 | 祖籍大冶县(今西塞山区) |
|
董纯才 | 1905年~1990年 | 大冶县 |
|
汪克明 | 1906年~1994年 | 阳新县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55年授予) |
徐霞村 | 1907年~1986年 | 祖籍阳新县 | 作家 |
夏道平 | 1907年~1995年 | 大冶县 | 经济学家 |
1907年~1998年 | 阳新县王英镇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年授予) | |
伍修权 | 1908年~1997年 | 祖籍阳新县王英镇 |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
陈时杰 | 1909年~ | 大冶县 |
|
阮贤榜 | 1909年~ | 阳新县(今属通山县)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55年授予) |
乔信明 | 1909年~1963年 | 大冶县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1955年授予) |
吴嘉民 | 1909年~1995年 | 阳新县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55年授予) |
王义勋 | 1910年~1996年 | 阳新县白沙镇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55年授予) |
朱涤新 | 1910年~2002年 | 阳新县 | 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
黄骅 | 1911年~1943年 | 阳新县 | 抗日英烈 |
彭方复 | 1911年~2001年 | 阳新县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61年晋升) |
马龙 | 1912年~1977年 | 大冶县殷祖镇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55年授予) |
贾亦斌 | 1912年~2012年 | 阳新县 | 爱国民主人士 |
余立金 | 1913年~1978年 | 大冶县花油树乡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年授予) |
贺俊侦 | 1913年~2004年 | 阳新县东源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61年晋升) |
吕作松 | 1913年~2005年 | 阳新县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64年晋升) |
徐远举 | 1914年~1973年 | 大冶县 |
|
梅盛伟 | 1914年~2001年 | 阳新县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61年晋升) |
饶惠潭 | 1915年~1953年 | 烈士 | |
朱直光 | 1915年~1990年 | 阳新县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64年晋升) |
张国光 | 1923年~2008年 | 大冶县 | 湖北大学中文系教授 |
成中英 | 1935年~2024年 | 祖籍阳新县 | 哲学家 |
李家高 | 1938年~ | 阳新县 | 作曲家 |
李恒星 | 1939年~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 |
1942年~2019年 | 祖籍阳新县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范晓光 | |||
乔晓阳 | |||
郑传寅 | 1946年~ | 阳新县 |
|
陈绪国 | |||
彭水根 | |||
杨百昌 | |||
柯汉民 | |||
贺之军 | |||
吴少勋 | |||
张昌尔 | |||
彭清华 | 1957年~ | 湖北大冶 |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王铭德 | |||
盛茂林 | |||
杨闻孙 | |||
张勇军 | |||
赵继宏 | |||
刘石泉 | |||
柯良栋 | |||
夏春生 | |||
钟云龙 | 1964年~ | 阳新县 |
|
曹燕珍 | 祖籍阳新县 | ||
张震远 | |||
柯建刚 | |||
陈木森 | |||
王月娥 | 1966年~ | 教师 | |
陈绪荣 | 1968年~ | 阳新县 | 烹饪技师 |
何中林 | |||
洪登礼 | 阳新县 | ||
吴文刚 | |||
万峰 | |||
正慈法师 | 1971年 | 大冶县 |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
汪加胜 | |||
邱慧芳 | |||
陈数 | |||
何小鹏 | |||
袁知安 | |||
蔡翔 | |||
侯磊 | |||
陈海斌 | |||
曹祥来 | |||
刘会学 | |||
许望武 | |||
刘先明 | |||
邵婷婷 | |||
程菲 | |||
龚泽艺 | |||
徐溢 | |||
柯钊 | |||
袁思怡 | |||
王若涵 | |||
袁培琳 | 1991年~ | 跳水运动员 | |
郑凯木 | |||
王雪儿 | |||
余泱漪 | |||
张箐 | |||
刘蕙瑕 | 1997年~ | 大冶市 | 里约奥运会跳水冠军 |
2019年8月13日,黄石市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2020年11月,黄石市获得“湖北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同年11月28日,黄石市被评为2020年中国宜居宜业城市。 同年12月25日,黄石市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2年1月,黄石市入选科技部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名单。 同年2月,全国爱卫会确认黄石市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 同年4月,黄石市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同年6月,黄石市获评2021年度“全省服务业发展突出贡献市”。
2023年3月,入选2022年度湖北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