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尖鳍柠檬鲨 编辑
尖鳍柠檬鲨是真鲨目真鲨科柠檬鲨属鱼类,又名犁鳍柠檬鲨。躯干粗大;头甚平扁;吻稍短;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牙边缘光滑,上颌牙狭三角形,后部牙近直立;下颌牙狭而尖直;喷水孔消失;第一背鳍位于胸鳍和腹鳍之间的上方,第二背鳍较大,起点稍前于臀鳍起点;臀鳍小于第二背鳍;胸鳍宽大,镰形;腹鳍比第二背鳍稍小,起点约在第一背鳍后角的下方;尾鳍宽长。体呈柠檬黄色;尾鳍上叶及下叶前部黑褐色;两背鳍上部、胸鳍表面暗色。尖鳍柠檬鲨分布于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在中国分布于南海南部岛礁海域。栖息于热带沿海潮间带至水深30米处,常近表层,也生活于海湾、河口、珊瑚礁、潟湖的静水中。幼鲨常在礁台浅水处露出水面,缓慢游泳或在近底层栖息。性凶猛。以底栖鱼类为食。胎生,每胎可产幼鲨1-13尾。尖鳍柠檬鲨曾有袭击人的记录。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认定为濒危(EN)。
尖鳍柠檬鲨
刚产仔鲨长45-80厘米。成年最长约310厘米。体延长,躯干较粗大。头甚平扁,头宽比头高大许多。体长约为头长的4.2-4.4倍。尾稍侧扁,尾长小于体长的1/2,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稍短,背视弧形,前缘钝圆,侧视尖突。头长约为口前吻长的3.9-4.1倍。眼较小,略呈椭圆形,距第一鳃孔为距吻端长的2.1-2.4倍,头长约为眼径的10-12倍,瞬膜发达。鼻孔较宽大,外侧位,斜列,距口端比距吻端稍近,鼻孔长约等于眼径,鼻间隔颇宽,口宽约为鼻间隔的1.6-1.7倍,为鼻孔长的3.2-3.5倍,前鼻瓣具有1个三角形突起,后鼻瓣不分化。口宽约为口长的1.5倍,口长稍小于或等于口前吻长。上颌与下颌紧合,口闭时齿不暴露。唇褶不发达,只见于上颌口隅处,稍前延;下唇褶短小,不外露。齿边缘光滑,基底无小齿头,上颌齿呈狭三角形,侧面齿略外斜,后部齿近直立,1行在使用。正中具一尖直小齿,每侧每行13齿;下颌齿狭而尖直,1-2行在使用,正中1小齿,每侧每行13-14齿,第一齿短小,最后齿不发达。喷水孔消失。鳃孔5个,宽大,前4个略等宽,其宽度约为眼径的2倍,最后1个鳃孔略窄,最后2个鳃孔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盾鳞具3棘突3纵嵴。背鳍2个;第一背鳍较小且低平,位于胸鳍和腹鳍之间的上方,起点后于胸鳍里角,基底长约为第二背鳍基长的1.2倍,2个背鳍的高度约相等,上角钝尖,后缘凹入,下角尖突,末端达腹鳍起点上方;第二背鳍较大,起点稍前于臀鳍起点,上角钝圆,后缘凹入颇剧,下角尖突,末端伸达第二背鳍至尾鳍基间距的1/2处,基底长约为臀鳍基长的1.4倍,背鳍间距为第二背鳍基底长的2.2-2.4倍。尾鳍中大,其长约等于头长,尾轴椎稍上翘,上叶位于尾端近处,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后延,中部与后部间有一小缺刻,后部有个三角形突出与上叶连接,尾端钝尖,后缘凹入。臀鳍小于第二背鳍,起点距尾鳍基大于距腹鳍基间距的1.4-1.5倍,外角钝圆,后缘深凹,里角延长尖突,末端伸达臀鳍基至尾鳍基间距的1/2处。腹鳍起点约在第一背鳍后角的下方,呈长方形,大于臀鳍,边缘几斜直,只后缘微凹,外角和里角均钝圆。胸鳍宽大,稍呈镰形,外角钝尖,后缘凹入,里角钝圆,长为宽的1.6-1.7倍。
生活时体呈柠檬黄色,出水后为黄褐色,腹部色淡;尾端上叶及下叶前部黑褐色;两背鳍上部、胸鳍背面色暗。液浸标本灰褐色。
尖鳍柠檬鲨
国家: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领地、西澳大利亚州);斐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南非、泰国、瓦努阿图。
尖鳍柠檬鲨分布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