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编辑

山东省泰安市代管县级市

肥城市肥城市

肥城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西部,泰山西麓,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泰安市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泰安市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总面积1277平方千米。 2021年,肥城市户籍总户数347674户,总人口970218人。常住人口88.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09%。 截至2023年3月,肥城市辖4个街道、10个镇,605个村(居)民委员会。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肥城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经商之地,有“君子之邑”之誉。 肥城市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海拔600米,最低点海拔57.7米。 肥城市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肥城市有大汶口文化遗址、齐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存,有金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陶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小泰山、望鲁湖、云蒙山等10处自然景区。

2023年,肥城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72.8亿元,同比增长6.7%。

(概述图依次为桃花、水街、康王河、人民英雄纪念碑、桃都标志、范蠡公园、肥城市新城区、肥城市城区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肥城市

外文名:Feicheng City

别名:肥子国

行政区划代码:370983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山东省泰安市

地理位置:泰安市西部

面积:1277 km²

下辖地区:4个街道、10个镇

政府驻地:新城街道龙山路32号

电话区号:0538

邮政编码:271600

气候条件: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人口数量:88.53 万(2021年)

著名景点:范蠡公园、金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陶山国家级地质公园、望鲁湖

火车站:肥城站

车牌代码:鲁J

地区生产总值:872.8 亿元(2022年)

市委书记:张莉

历史沿革

编辑

肥城县始置于西汉。二千二百多年来,县境为郡、为县、为镇代有沿革。

肥城置县前,商(殷)时期,地域属青州、徐州所辖;西周时属兖州所辖;春秋时期属齐、鲁两国所辖;战国时期归齐国管辖;秦代为齐郡所辖。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始置肥城县,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

东汉章帝末年(87—88年),撤销肥城县,境地分属济北郡卢县、蛇邱县和东平国富城县。

三国魏(220—265年)至东晋(317年前)归属同东汉。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后,境地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的济北郡、东平郡分辖。

南北朝宋(420—479年),在原肥城县故城设济北郡,原肥城县境地分属卢县、蛇邱县和富城县,隶属兖州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复置肥城县,并设东济北郡于肥城县城。北齐(550—577年)撤东济北郡,并入茌平县的济北郡,肥城县属之。北周建德六年(577年)于肥城县城置肥城郡。

隋开皇初年,废肥城郡,保留肥城县,属济州辖,隶属兖州。隋末,废肥城县,境地属济北郡管辖。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肥城县,属东泰州辖,隶属河南道兖州。贞观元年(627年)撤肥城县,境地并入博城县。乾封元年(666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总章元年(668年),改乾封县复为博城县。神龙元年(705年)再次改称乾封县。

五代(907—960年),境地仍属乾封县,隶属兖州。

宋(960—1279年)初,属乾封县,后属奉符县、平阴县分辖,隶属京东西路郓州。金曾在旧肥城设辛寨镇,境地属平阴县、奉符县分辖,隶属山东西路东平府。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肥城县,隶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肥城县改属济南府,隶属山东布政使司。

清初沿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泰安州,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泰武道。雍正十三年(1735年)泰安州升为泰安府,肥城县仍属之。

民国二年(1913年),属岱北道。民国三年(1914年),属济南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2月,属鲁西(第二办事处)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初属泰西行政委员会,后属泰西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第六专员公署。1949年9月,隶属泰西专员公署。

1950年5月,肥城县归属泰安专员公署。1958年10月,划归聊城地区。1959年7月,划归济南市。1961年5月,复归泰安地区。1985年3月,隶属泰安市所辖。

1992年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县级),仍为泰安市所辖。

肥城市标志肥城市标志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3年3月,肥城市辖10个镇、4个街道,605个村(居)民委员会,市人民政府驻新城街道龙山路32号。

肥城市行政区划简表

名称

下辖地区

新城街道

刘庄社区、河西社区、龙山社区、桃花源社区、丰园社区、特钢社区、桃都社区、同圆社区、尚质社区、东关社区、西关社区、北关社区、老城社区、向阳社区、贵和社区、兴润社区、阳光社区、巧山社区、孙庄社区、伊家沟社区、赵庄社区、沙窝社区、古店社区、尚庄社区、东付社区、孙小社区、井楼村、沙沟村、太平村、四合庄村、王坊村、苏家庄村、军地村、阎家小庄村、李家小庄村、大桥村、西付村、白云村、陈刘村、马连村、东尚里村、西尚里村、南尚里村

老城街道

南关社区、较场屯社区、河东村、李屯村、张屯村、辛屯村、国屯村、月庄村、百尺村、东百尺村、毛小庄村、官路店村、罗窑村、小窑村、杨庄村、曹庄村、栾庄村、孙庄村、乔庄村、双峪村、大石关村、大石铺村、李庄村、河口村、红五村、陈庄村、田家花峪村、张家花峪村、瑞和社区、兴杨社区

王瓜店街道

王西村、王东村、金槐村、潘台村、朱庄村、穆庄村、姜庄村、蒋庄村、南仪仙村、北仪仙村、马庄村、邓李付村、梁庄村、姜家庄村、十里铺村、尚古庄村、东大封村、西大封村、黄叶村、张家屋村、条水涧村、罗庄村、垛子石村、南军寨村、指挥庄村、新镇村、冉庄村、聂庄村、米山村、车庙村、曹家杭村、新胜村、馨瑞苑社区、鲁泰工程公司社区、三和社区、颐养健康集团肥城医院社区、安信公司社区

仪阳街道

盛源社区、仪阳村、东下庄村、北辛庄村、槐树坡村、山前村、罗山崖村、黄柏山村、张家南阳村、石坊村、胡台村、三环村、空杏寺村、李家南阳村、王家南阳村、董家南阳村、王晋村、石东村、石西村、石北村、张袁村、沙沟峪村、百忍村、三山村、河洼村、大柱子村、小柱子村、彭家庄村、东杨村、上三合村、下三合村、东辛村、荣华村、东鲍村、西鲍村、段家庄村、大栲山村、小栲山村、鹿家沟村、刘家台村、鱼山村、黄石崖村、马廊村、高家庄村、马堂村、王家庄村、周王墓村、陈家庄村、赵家庄村、四合村

潮泉镇

潮泉村、下寨村、百福图村、柳沟村、大张庄村、上寨村、黑山村、大王村、孙楼村、孤山村、白窑村

湖屯镇

董庄铺一街社区、董庄铺二街社区、国家庄街社区、小中泉社区、前兴隆村、后兴隆村、东湖东村、东湖西村、小王庄村、中湖屯村、西湖东村、西湖西村、桥头村、大中泉村、西辛庄村、西杨庄村、钱庄一村村、钱庄二村村、钱庄三村村、纸坊村、钱二新村、南王庄村村、董庄铺三村、董庄铺四村、董庄铺五村、东穆河村、西穆河村、贾庄村、北张庄村、陶阳村、有益村村、曹家庄村、张店村、北王庄村、冯庄村、关王殿村、吕仙村、李家寨村、荣庄村、古庄村、小店村、山阳铺村、沙庄村、白庄村、涧北村、栖幽寺村、董庄村、赵家庄村、新陶阳社区、新白庄社区、鑫国社区、山东隆源煤矿集团社区、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肥城医院专科病区社区

石横镇

石横二街社区、新胜社区、马坊社区、南高余社区、中高余西社区、中东社区、石横一村、石横三村、石横四村、石横五村、石横六村、后衡鱼一村、后衡鱼二村、后衡鱼三村、前衡鱼一村、前衡鱼二村、前衡鱼三村、前衡鱼四村、东衡鱼中心村、国华村、东衡鱼幸福村、旅店村、红庙村、大寺村、唐庄村、四合村、保安村、对福山村、仁里村、正明山村、圣佛寺村、八道岭村、泉胜村、隆庄新华村、隆庄汇北村、南大留村、北大留村、双泉峪村、查庄村、西铺村、道口村、北高余村、赵庄村、电厂社区、济钢总公司石横特钢厂社区、永安社区、肥城东升纸业社区、高余社区

桃园镇

白家楼村、李家小庄村、后韩村、前韩村、营里村、高岭村、龙岗村、仁贵山村、囤头村、前鲁村、中鲁村、后鲁村、东魏店村、西魏店村、南北王村、潘庄村、郭刘村、东伏村、桑杭村、里留村、三良村、业长村、张里庄村、上固留村、中固留村、涝洼村、西里村、北僧台村、南僧台村、纪家洼村、张家拔头村、罗汉村、黄庄村、龙阳村、顾庄村、东一村、东二村、东三村、东四村、黑牛山村

王庄镇

张庄村、王庄村、海子村、郭庄村、雷庄村、花园村、西徐村、杏头村、姜刘村、田庄村、魏坊村、郭辛村、演南村、演北村、东孔村、西孔村、西刘庄村、白屯村、项屯村、草寺村、郝庄村、尚西村、尚东村、东尚村、闫屯村、李井村、前于村、中于村、后于村、五里屯村、南尚西村、南尚东村、孝堂峪村、尚任屯村、阴山前村、东徐村、北尚任村、小辛村、邓庄村、庄村、西焦村、东焦村、仁庄村、小张村、王场村、郭场村、张场村、于桃村、项山头村、阳谷洞村、李山头村、太平村、姜庄村

安站镇

安临站村、冯家杭村、站北头村、翟家杭村、凤凰山村、邓家庄村、河套洼村、王家台村、东虎门村、北虎门村、西虎门村、南虎门村、葛家台村、五凤村、陈楼村、刘家庄村、大辛庄村、东界首村、么山村、西张村、贺庄村、布山后村、张家洼村、东陈庄村、前马山口村、后马山口村、东张村、东陆房村、西陆房村、大董庄村、黄土岭村、牛家庄村、黑峪村、刘家村、乔界首村、西界首村、孟家村、赵家村、李家村、郝家村、下庄村、白家庄村、郝家峪村、沟南村、沟北村、山套村、林家庄村、明新村

孙伯镇

孙东村、孙西村、刘庄村、西坞村、东坞村、琶山村、大石桥村、庄头村、东程村、西程村、南栾村、北栾村、陈杭村、西北角村、莲花峪村、五埠村、岈山村

安庄镇

安驾庄村、下江村、上江村、中江村、西江村、北石沟村、南石沟村、北赵庄村、南赵庄村、东赵庄村、护驾院村、上前村、上后村、曹家林村、王付泉村、锁鲁城村、北杨村、前寨子村、后寨子村、坡庄村、李家店村、肖家店村、李家炉村、三岔口村、南红庙村、刘家颜子村、朱家颜子村、赵家颜子村、蔡家颜子村、南夏辉村、路家杭村、瓦屋村、张家杭村、庄户寨村、岳庄村、路家庄村、南辛庄村、北张侯村、南杨村、店子村、安刘村、南园村、围子村、正东村、王家颜子村、马埠村、南双村、北双村、陈家埠村、肖家埠村、门家埠村、红庙埠村、张家埠村、升家庄村、沙路村、中岭村、西岭村、东岭村、马家洼村、西王庄村、东王庄村、五祖庙村、张家安村、冯楼村、陈沟村、小龙岗石村、大龙岗石村、郭家庄村、和埠岭村、钓鱼台村、洼里村、

边院镇

过村村、亓庄村、何庄村、大尚村、小尚村、济河堂村、于老村、济河村、高庄村、魏庄村、周岗村、陈洼村、岔河店村、东军村、西军村、宋台村、朱官村、营盘村、兴隆村、张山头村、雨前村、大任文村、小任文村、马新村、张岭村、上官村、母林村、雨山村、东片村、西片村、旗林村、杨庄村、李庄村、红庙村、张庄村、边院村、河西村、姜堂村、官庄村、徐庙村、南仇村、王堂村、夏庄村、唐车村、后营村、李海子村、张桥村、前黄村、后黄村、柳林村、运河村、大武村、王柳村、侯刘村、赵吕村、韩庄头村、周王村、东村村、西村村、南村村、北村村、东庄村、南庄村、东坡村、西坡村、北仇村、北坡村、葛庄村、西古村、古店村、中古村、东古村、凤凰村、西李村、小王村、马堂村、北湖村、北杨村、大王村、宋庄村

汶阳镇

吴店村、东高淤村、西高淤村、西浊村、河岔口村、薛寨村、袁寨村、汪城宫村、武新村、明新村、张楼村、张城宫村、董城宫村、新集村、胡庄村、塔坊村、北庄村、李店村、浊北村、浊前村、浊东村、董庙村、郭店村、新刘村、马东史村、田东史村、康孟庄村、范武村、城南村、城东村、城西村、李楼村、宿楼村、囤庄村、沟西村、三娘庙村、贾南村、贾北村、北店村、宋孝门村、砖东村、砖舍村、西南庄村、姜华村、姜杭村、高杭村、张庙村、岗子村、许楼村、西徐村、李庄村、孙孝门村、张孝门村

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西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之间。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泰安市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泰安市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全境南北最长48千米,东西最宽37.5千米,总面积1277平方千米;北距省会济南70千米,东距泰安30千米。

肥城市

地形地貌

肥城市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海拔600米,最低点海拔57.7米。中部隆起,北部形成以肥城盆地为特征的康汇平原,南部形成以汶河为特征的汶阳平原。肥城市大小山洪河道43条,较大的山头96座,山山相接,脉脉相连,沟壑纵横,自然形成山地、丘陵、平原、涝洼等多种地形。 境内山脉属泰山山脉西麓。山脉走向东北至西南倾斜。北部有牛山、陶山,形成肥城盆地的天然屏障。中部以肥猪山、马山、布山为主。

肥城牛山肥城牛山

气候特征

肥城市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始于3月26日,61天;夏季始于5月26日,102天;秋季始于9月5日,61天;冬季始于11月5日,141天。肥城市光照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总辐射量在116—132千卡/平方厘米之间。肥城市年日照时数在2315—2898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为53—65%。据1958年—1987年气象资料统计,累计年平均气温在12—14℃之间,最冷在1月份,平均气温-2.7℃;最热在7月份,平均气温26.5℃。年较差为29.2℃。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0℃。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6℃。

水文

肥城市境内河流按水系分属黄河流域和大汶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汶河、康王河、汇河、漕河、浊河、小汇河、金线河7条,主要发源于泰山西麓的低山区,控制流域面积约8408.6平方千米,总长度196.3千米。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7条,总流域面积911.6平方千米。

肥城汶河肥城汶河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综述

肥城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勘探开发历史悠久,全市已发现矿产29种,占山东省已发现矿产总数(63种)的47.6%,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种,非金属矿产23种,水矿产1种;已发现矿产地124处,探明(包括地方掌握)储量矿种17种,占已发现矿种的57%。已探明储量矿产地91处,矿点33处。大型矿床15处,中型9处,小型67处。按探明储量统计,石膏、岩盐、石灰岩、地热居前4位,岩盐、钾盐居山东省前列。

肥城市矿产资源呈区带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探明矿产资源分布大致以康王河和安驾庄—边院一线为界。康王河以北为煤、钾长石、花岗岩及矿泉水分布区;康王河以南至安驾庄—边院一线以北为石灰岩、白云岩、紫色页岩、水泥配料粘土分布区,另外有萤石、铁矿、花岗石分布;安驾庄—边院一线以南为岩盐、石膏、地热分布,另外有建筑用砂分布。矿种相对集中分布的特征,有利于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开发。

肥城市探明储量的矿种种类较多,探明总资源量大,资源优势、劣势分明。煤、岩盐、石膏、水泥用灰岩储量丰富,为优势矿产,缺乏有色金属资源。已探明的主要资源储量:煤炭10.7亿吨,岩盐52.2亿吨,石膏100亿吨,地热温泉资源100多平方千米。

煤炭

煤炭一度为肥城市优势矿产。煤田属于石炭二叠纪全隐伏式煤田,位于市区以北6千米处,矿区长22千米,南北宽2—5千米,总面积106平方千米。煤田共含煤16层,可采3—10层,平均煤厚11.5米,累计探明储量10.7亿吨,保有资源储量6.29亿吨。

自1958年大封建矿以来,先后有查庄煤矿、五里垢煤矿等13座煤矿投产,经过半个世纪的开采,煤炭可采储量大幅减少,煤炭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便由鼎盛时期开始走向衰落,并逐步走向枯竭。

石膏

肥城市石膏主要分布在汶阳镇和边院镇境内,面积约53平方千米,石膏矿层多而厚,矿层埋深33—1762米,品位高而稳定,属特大型矿产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0亿吨,保有资源量73655万吨(基础储量7216万吨,资源量66439万吨)。其中仅东向—马庄矿段石膏(岩盐)矿勘探,查明石膏矿矿石量(333)119255.8万吨。

岩盐

肥城市岩盐主要分布于边院镇境内,已圈定的面积23.1平方千米。矿体赋存于硬石膏矿带中部,呈层状与硬石膏互层产出,单孔见矿4—31层,矿层厚度0.68—14.98米,单孔累计厚度4.69—165.04米,平均厚95.11米,氯化钠平均品位86.76%,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2.2亿吨,保有资源量158321万吨(全部为基础储量)。其中仅东向—马庄矿段石膏(岩盐)矿勘探,新增岩盐矿矿石量6866.6万吨;东向-东军寨矿区岩盐矿FD4-FD6区块详查,新增岩盐矿矿石量95238万吨;赵家庄矿区岩盐矿详查新增岩盐资源量超过2亿吨。

石灰岩

石灰岩矿主要分布肥城市中部,约有100平方千米。矿石类型一是致密块状石灰岩,氧化钙平均含量52.37%,氧化镁平均含量0.77%以下,二是红色豹皮灰岩,氧化钙平均含量51.92%,氧化镁平均含量在1.20%以下。除北僧台地区东段制碱用灰岩达到普查阶段、西段熔剂用灰岩达到普查阶段、中段水泥用灰岩达到详查阶段,其余均为初步评价。

地热

肥城市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安驾庄镇的南赵庄一带。埋深163米以下,井底最高温度72.6℃,出水口温度60.2℃。属中型地热田,C级可采储量为7.95×1012千焦(相当于27.14万吨标准煤),D级储量可采储量为3.19×1013千焦(相当于109.00万吨标准煤),E级储量可采储量为5.47×1013千焦(相当于186.71万吨标准煤)。肥城市地热资源埋藏浅、温度高、易开发。富含偏硅酸、氟、偏硼酸、锶等54种微量元素。

钾长石

肥城市钾长石矿主要分布于牛山—寨山一带,矿体呈脉状赋存于元古代侵入岩中。其中黄叶—双峪地区进行过钾长石普查工作,自东向西可分双峪、黄叶、条水涧三个矿段。黄叶—双峪地区进行过钾长石普查工作,占探明钾长石矿产地总数的20%,其余为预查,地质储量总计约4975.9万吨。

花岗岩

肥城市矿石赋存于太古界泰山群太平顶组,区域上主体岩性为角闪黑色斜长片麻岩,黑云片岩,片麻状花岗斑岩。片麻理产状区域上基本一致,总体倾向西南(240°—260°),倾角60°—80°,西部有所变化。花岗岩矿石的原岩颜色多为肉红色或浅肉红色、浅褐黄色,致密块状,花岗结构。

萤石

肥城市萤石主要分布于九山—狼山一带,通过普查估算资源量24.24万吨。矿体呈赋存产出于花岗片麻岩中,脉长300—2000米,宽0.5—3米,矿石质量变化较大,含矿率高者达60—80%,一般30—40%。

生物资源

植物

据1980年生物资源调查:肥城市植物,包括农作物、林木、野生、观赏、药用植物等,不完全统计104科,450种。其中蕨类植物门7科9种,裸子植物门4科10种,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28科96种,双子叶植物73科335种。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4大类,即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分属于蕨类植物门、被子植物门,共15科18个属30种。按其用途分类,其中林木果树44种,药用植物77种,粮食作物10种(包括豆—科),经济作物8种(主要包括油麻类),蔬菜44种,观赏类65种。

肥城市常见的有经济价值的部分野生、栽培植物:

肥城市药用植物有,汶香附、贯众、中华苍柏、翠云草、木贼、蜈松草、海金莎、萍、葛蒲、狭叶半夏、掌叶半夏、天南星、百合、阔叶麦冬、射干、白花菜、杜仲、木香、地榆、决明、葛、杏叶沙参、乳浆大戟、猫眼草、大戟、酸枣、蛇床、石防风、白芷、前胡、紫花前胡、北柴胡、泰山何首乌、徐长卿、野颤茄、酸浆、蔓陀蔓、枸杞、益母草、茵陈、蒲公英、艾、旋复花、苍耳、王不留、白头翁、华乌头、菟丝子、党参等。

肥城市观赏植物有,雪松、桧、苏铁、疣草、吊兰、玉簪、郁金香、苍丹、山丹、铃兰、吉草、玉竹、黄精、天门冬、文竹、假叶树、阔叶麦冬、水仙、美人蕉、蕙兰、春兰、荷包牡丹、紫萝兰、华北景天、绣球、虎耳草、光叶绣线菊、珍珠梅、木瓜、贴梗海棠、黄刺梅、玫瑰、月季、西府海棠、含羞草、酢浆草、旱金莲、构桔、佛手、桔、霸王鞭、一品红、银边翠、黄杨、凤仙、爬山虎、锦葵、蜀葵、木堇、四季海棠、蟹爪兰、紫薇、倒挂金钟、迎春、女贞、丁香、茉莉、桂花、青箱、千日红、无花果、百黑香、石竹、牡丹、芍药、荭草、睡莲、莲、牵牛、藤萝、凌霄、栀子等。

动物

据1980年生物资源调查:肥城市动物包括家畜、家禽、益鸟、益兽、益虫、害虫、水生动物等,共29纲709种。其中水生无脊椎动物15纲60种;扁形动物门5种;线形动物门6种;环节动物门3纲14种;软体动物门2纲12种;节肢动物门7纲210种,多为农作物、林木昆虫;脊椎动物门,圆口纲1种;鱼纲4个目、8个科、34种。其中分布广、数量大的鲤科鱼6个亚科,126种;两栖纲5种;爬行纲19种;鸟纲7个目10个科35种(家禽2个目,鸡形目7个品种);雁形目,鹅2个品种,鸭1个品种;哺乳纲7个科320种,家畜偶蹄目、不反刍亚目、猪科13个品种。反刍亚目,牛科6个品种,羊属14个品种,鹿科1个品种。奇蹄目,马科6个品种,驴2个品种。食肉目,水貂1个品种。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肥城市常住人口为894115人,全市共有家庭户316980户,集体户11385户,家庭户人口为850241人,集体户人口为4387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8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42364人,占49.48%;女性人口为451751人,占50.52%。

截至2021年末,肥城市户籍总户数347674户,总人口970218人。常住人口88.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0.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09%。

民族构成

肥城市是山东省24个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之一,有2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17万人,主要是回族,占99%,分布在边院、安驾庄、王庄、汶阳、城区及矿区。少数民族1000人以上的街镇有边院镇、安驾庄镇、新城街道;少数民族村21个,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的民族村有9个,纯少数民族村有前黄、后黄、升庄3个。

政治

编辑
肥城市领导

市委书记

张莉

市长

范长征

副市长

桑逢智、张强、田茂金、步文、李怀爱、李国卿、韩志远

统计信息截至2023年4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1年,肥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2.27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80.37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8.27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1:49.3:42.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7亿元,增长9.4%。其中,税收收入38.33亿元,增长8.9%;非税收入6.37亿元,增长12.6%;税收收入比重达到86.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32亿元,下降2.2%。

2021年,肥城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6.4亿元,同比增长9.1%,较年初增加67.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5.4亿元,同比增长18.4%,较年初增加66.1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1家。银行贷款不良率降至1.58%。

2021年,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887元,同比增长8.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714元,同比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696元,同比增长10.2%。

2022年,肥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亿元、增长5.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2.5亿元、增长21.9%,总量增幅均列泰安县市区首位。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99.1亿元、增长17%,增加值增长13.5%,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2.5%。

第一产业

2021年,肥城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21.81亿元,增长9.0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9.01亿元,增长7.63%。农业生产发展稳定,其中农业产值73.36亿元,增长5.51%;林业产值2.65亿元,增长7.13%;畜牧业产值31.16亿元,增长20.5%;渔业产值0.55亿元,增长1.97%;产业融合加深,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实现14.1亿元,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6.74亿元,增长5.14%。

2021年,肥城市粮食播种面积106.52万亩,总产为49.09万吨。全年蔬菜播种面积32.13万亩,总产为115.35万吨,全年设施农业投入使用并收获作物的设施数量共43842个,当年新建18601个,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蔬菜总种植面积的12.4%,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6个百分点。全市肉类总产量5.88万吨。猪、牛、羊、家禽存栏量分别为21.7万头、2.96万头、11.78万只、746.48万只,出栏量分别为28.96万头、1.06万头、21.41万只、2280.8万只,牛奶产量8.54万吨,禽蛋产量2.91万吨。

2021年,肥城市建成高标准农田50万亩,有机农业面积达到7.4万亩,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18家。规模饲养比重达到89%。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0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2%。

第二产业

2021年,肥城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06.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0.2%、10.2%。工业效益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1.00亿元,同比增长36.10%;利润总额39.90亿元,同比增长45.50%;工业产品销售率达100.02%。完成出口交货值16.83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72家。全年原煤产量185.0万吨,下降46.3%;洗精煤产量53.0万吨,下降66.6%;水泥产量220.4万吨,下降6.5%;钢材产量527.5万吨,增长21.5%;发电量46.7亿千瓦时,增长14.7%。

2021年,肥城市113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07.7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建筑业企业在省内完成产值288.6亿元,增长14.2%,在外省完成产值519.1亿元,同比增长9.9%。建安业一级资质企业达到16家。

第三产业

2021年,肥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为526个,同比增长30.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7.3%。三次产业投资构成由上年的6:62:32调整为5:45:50。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22.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

2021年,肥城市49家有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额24.4亿元,增长66.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2.2万平方米,增长45.9%。商品房屋销售额为31.8亿元,增长67.7%。房屋待售面积为20.3万平方米,增长35.8%。

2021年,肥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总额211.4亿元,增长13.7%,乡村实现零售总额0.75亿元,增长59.6%。从限额以上单位看,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5.3亿元,增长14.3%。批发、零售业全年销售额分别增长8.8%、13.8%,住宿、餐饮业全年住营业额分别增长23.2%和26.4%。

2021年,肥城市货物贸易进出口55.5亿元,比上年增长49.8%。实际利用外资7358万美元,增长3.3%。

2021年,肥城市4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同比下降5.0%;营业利润3753万元,下降67.4%,营业利润率为1.5%。

交通运输

编辑

2021年,肥城市公路通车里程2844.2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4.5千米。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3988.2万元。调整改进3条公交线路,60岁以上老年人实现免费乘车,新增车位1818个。

公路

泰肥一级路、济微高速公路 、S104省道 、青兰高速公路 、泰东高速公路 。

铁路

泰肥支线。

历史文化

编辑

名称由来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肥城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经商之地,有“君子之邑”的荣誉。

节日活动

桃花旅游节

肥城桃花旅游节肥城桃花旅游节

肥城市拥有十万亩桃花园,自2002年以来,肥城市在每年4月份举办桃花旅游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5届。确定了“游桃花园,品桃花宴,洗桃花浴、购桃木剑”“走进桃花园,亲近大自然”“世上桃源,和谐肥城”“吉祥桃都,魅力肥城”等不同的主题。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和“2012节庆中国榜·最佳自然原生态旅游节庆”。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1年,肥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71.58%。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96家、139家、72家。绿色工厂达到5家;4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11家。建成5G基站353个,建设数字农业基地30家。新建泰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8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21人。新增国际注册商标3件,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5项,获得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8项,授权专利1459件。

教育事业

2021年,肥城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5291人。普通高中11所,在校生16765人。普通初中34所,在校生3.14万人。小学55所,在校生4.77万人。幼儿园142所,在园幼儿3.12万人。扩建市直学校3处,撤并镇街小规模学校13处,中小学55人以上大班额实现动态清零,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7.9%。

文化事业

2021年,肥城市有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公共图书馆1所,文化馆1个,农村文化大院605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举办精品惠民演出200余场,开展送戏下乡巡演800余场,新建社区图书馆5家。

体育事业

2021年,肥城市有体育馆1座,新建公共健身工程77个。

医疗卫生

2021年,肥城市医疗卫生机构60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各类卫生机构有床位5103张,卫生技术人员6081人。建成安站镇敬老院、人民医院康养中心和17处社区老年“幸福食堂”,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412张。

社会保障

2021年,肥城市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164套,竣工3210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12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851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9492元、7116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07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0.23万人。基础养老金标准从2021年7月起由每人每月142元提高到150元。

基础设施

2021年,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0.9亿元。改造雨污水管网9.4千米,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1条,湖王路、四坡路主体工程如期竣工。完成4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改造提升318个自然村饮水管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8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城区面积扩大到49平方千米,完成30千米的高温水主管网建设,新增供热面积1500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

2021年,肥城市省控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四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0.2%,顺利迎接中央、省环保督察。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污水集中处理率98.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地方特产

编辑
肥城市地方特产

肥城桃肥城桃

肥城桃因产于肥城而得名,又名佛桃、寿桃,因其果实肥大、外形美观、肉质细嫩、味美甘甜、营养丰富被誉为“群桃之冠”,已有1100多年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在20世纪90年代初,肥城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也是国家工商局注册的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中国地理标志名优产品奖”称号。

孔庄绿豆粉皮孔庄绿豆粉皮

孔庄绿豆粉皮起源于明朝末年,兴盛于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绿豆粉皮的创始人孔子第六十一代孙孔宏嗣,他根据当地盛产绿豆的特点,创制了加工绿豆粉皮的技艺,并授徒多人,由此东孔绿豆粉皮的加工逐渐兴盛。孔庄粉皮以优质绿豆为原料,采用传统秘方配料,手工制作,天然晾干而成,具有清爽可口、营养丰富、清热解毒、降压利尿、可长期保等特点,属纯绿色食品。

演马庄熟牛肉演马庄熟牛肉

演马庄熟牛肉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已有280多年的历史。演马庄熟牛肉富含铁、锌等十几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且高蛋白、低脂肪,经鉴定,每100克牛肉营养成分的含量为:蛋白19.8克、碳水化合物4克、热量270千卡,钙5毫克、磷400毫克等多种微量元素。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肥城市拥有大汶口文化遗址、齐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存,有金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陶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小泰山、望鲁湖、云蒙山等10处自然景区。 2021年,肥城市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22家,其中4A级景区达到2家,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25亿元。

金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金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主要景点

肥城市景点

白云山公园白云山公园

白云山公园位于文化路以南,康汇大街以东,金牛山大街以西,北与—康王河公园相望,公园主要建设门区、水区、文化展示区(文园)、人文休闲区(德园)、树林区、生态恢复区、公园管理区等功能区。

康王河公园康王河公园

康王河公园位于城区西北部,利用康王河与龙山河交汇处的河流荒滩而建,总面积2520亩,其中绿化面积168公顷,水域面积61.3公顷。

范蠡公园范蠡公园

范蠡公园规划面积286亩,其中水域面积70余亩,绿化面积200亩,总投资6000万元,是整个龙山河带状公园中面积最大的区域。公园主要是利用龙山河分支河道建设中心湖区,依托原有周边片林打造城市森林景观。

著名人物

编辑
肥城市著名人物

古代

左丘明

左丘明(约前540~前452) 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官,史称其为左丘明。石横镇衡鱼村人(春秋时期鲁国都君庄),春秋时著名史学家,儒学奠基人之一。左丘明为齐侯支孙,商末以功封营丘(今山东临淄),以地为姓,为丘氏。其父丘成因通晓史事,出任鲁国史官。后丘明袭父职。左丘明品德高尚,胸怀坦荡,深得鲁侯器重。孔子亦视其为君子,谓之于其共好恶。《论语·公冶长》载:“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逝世后,左丘明为使孔子所著《春秋》流传后世,又不致其诸多弟子,各按其意以致歪曲孔子本意,遂作传以释经。历尽艰辛,编著了历史上著名的《春秋左氏传》,亦称《左传》、《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传》。《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记述详备、论述精辟的编年史书,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价值,又是一部著名的军事著作,是我国历史经典之一。左丘明还根据史料,口述子孙,汇集成卷,著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国别史——《国语》。《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国语》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述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约前967~前453)周、鲁、齐、晋、邓、楚、吴、越八国之事,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历史文献。约公元前452年,左丘明因病逝世。根据其生前嘱托,安葬于所植银杏树“一箭之地”的都君庄。左丘明的品行和对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左丘明逝世后不久,人们即将他著述过的地方称作“左传精舍”,予以保护,并代有修葺。汉初,肥城置县伊始,即在县城兴建了“左传精舍”,并立重修碑以志。

冉子

冉子(前546~?) 名耕,字伯牛。王瓜店镇冉家庄(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冉子故里在县西南冉家庄,有明知县王惟精书冉子故里碑。”冉家庄有冉子祠和冉子庙,距庙20里有冉子墓,石横镇隆庄有冉子先人墓。《东原志》载:“冉子父名在,母田氏,以周景王二十三年已卯冬十一月初八生冉子,敬王二十一年壬寅冉子父卒,葬陶山阳野村(今石横镇隆庄村)。”冉子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有很高的威望。孔子对冉子十分器重。鲁定公十年(前500年),孔子由中都宰晋为鲁司空,冉耕继孔子任中都宰,以德惠民,以仁施政,政绩显著,深得民心。所治之地,“路无拾遗,器不雕伪”,“而西方之诸侯则焉”。因冉耕为政有道、治理有方,所治中都成了其他诸侯国学习的榜样,并受到孔子的高度赞赏。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论语·先进》曾记述孔子对这三位冉姓同宗弟子的评价:“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史记》载:“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王充则认为他的德才达到了称圣的程度。冉子为人端正正派,他能注意平日的接人待物之礼节,受到称赞。《尸子》中记载孔子在接人待物方面经常请他来侍奉和帮助。后来冉子得了不治之症,孔子亲自前去探望。《论语·雍也》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从窗口握着冉子的手,望天长叹,悲痛异常。班固和王充则认为他是行善而遭恶疾的典型,可见他的德行对后世影响之深远。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东巡,祀孔子时以他为配;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列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唐元宗时从祀封郓侯;宋封东平公,改封郓公,从祀孔子。冉子去世后,故乡冉家庄修祠修庙,以示纪念。

有子

有子(前518~?)名若,字子若,肥城市(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有子故里在县西北八十里东故社有家庄,后裔聚族而居”。又载:“有子,若,鲁人,少孔子十三岁。……唐赠卞伯,宋追封平阴侯。墓在肥城,乾隆五十年得宋时墓碣,五十一年学使赵佑会同巡抚奏闻,五十三年始以肥城七十二代孙承袭,今移居城内。”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思念他。因有子言行相貌像孔子,对他十分尊重。于是大家共同推举他当老师,尊敬他就象当年对待孔子一般。《史记》载:“孔子即殁,弟子思慕。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与并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有子强识好古,明习礼乐,倡和睦,重礼教。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但亦曾辩证地论述礼与和的关系。他说道: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为最可贵。但如果什么事情都死守着礼规不放,有时也会行不通的。一味地用和,而不用礼来规范,也是不行的。《史记》亦载:“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去世后,葬于肥城,周悼公曾向他吊唁志哀。

范蠡

范蠡(前517~前448) 字少伯,春秋末越国大夫,与文种同事勾践。越为吴所败后赴吴为质2年,回越后助越王勾践发奋图强,灭吴兴越,被封为上将军。他认为勾践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携西施浮湖至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治产致数千万。齐王闻其贤,想以其为相。范蠡将财产散尽,来到肥城陶山之阳,自号陶朱公。经商11年,又积资巨万,后卒于肥城。因此,陶山又名鸱夷山。范蠡入肥后,隐居于陶山之阳的幽栖寺(原为陶公幽栖寺),在其经商的陶山之阳,当时店铺众多,买卖兴隆。清代著名学者唐仲冕所著《岱览》中亦记载“越后(蠡)扁舟至齐,止于陶,号陶朱公,即今肥城陶山也。旧有祠,创于秦,在公之旧居处,名陶公幽栖寺,有篆碑曰:‘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之下,谁可比伦’。秦丞相李斯随始皇封泰山还,闻蠡墓在此留题。至汉,于祠前建佛殿,去’陶公’二字,改为幽栖寺,即于寺内立祠祀公”。距幽栖寺0.5公里处有范蠡墓,墓碑刻鸱夷歌。此碑“文化大革命”前毁掉。范蠡的经济思想,对于我们掌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尹庭

尹庭(1513~?) 字子绍,老城镇尹庄人。《中国名人大词典》载:“尹庭,明,肥城人。嘉靖进士。知郏县。政治为天下第一。寻官湖光道监察御史。奏劾严嵩父子七疏,廷杖回籍。”尹庭于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殿试第三甲98名,时年37岁,初任河南省郏县知县。任职期间,体恤民情,廉洁奉公,政绩卓著。后升任湖光道监察御史。时值奸相严嵩当权。尹庭对严嵩奸党深恶痛绝,连续七次上疏朝廷,弹劾严嵩,声震朝野。皇帝偏信谗言,将尹庭从朝中乱棒打出,令其迁返原籍,永不录用。尹庭生前倡导资助修建了许多公共设施,曾与李邦珍共同捐资,在肥城城内十字路口兴建一座“四牌楼”。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撰《重修贺家寺、福建寺碑文》。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撰写《重修肥城县城隍庙记》,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撰写《重修肥城北门迎恩桥记》,为考证肥城古迹留下了珍贵资料。

肖大亨

肖大亨(1532~1612) 谱名应文,字夏卿,号岳峰。安驾庄镇南夏辉村人。明代后期重臣。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中进士,初授山西榆次知县。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擢户部主事。翌年,升户部陕西司郎中。之后,历任河南按察司佥事、陕西按察司佥事、山西布政司右参议。1580年(明万历八年),任宁夏巡抚。翌年改任宣府巡抚。1584年(明万历十二年),明廷为其加兵部右侍郎。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擢升右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镇。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宁夏将领勾结鞑靼反叛,为明军击破。萧大亨平叛有功,升任兵部尚书太子太保。1595年(明万历二十三年),就任刑部尚书,掌天下刑狱。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在刑部任上兼理兵部事务。在日军侵朝战争中,率军击溃日军。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授任兵部尚书,仍署刑部事务。倭寇南侵福建沿海,萧大亨严令闽省予以缉捕,擒斩甚众。后又多次平息西南边陲兵端,安定西南。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罢刑部兼署,专掌兵部。萧大亨任兵、刑两部尚书13年,时值明末,他厌倦党争,多次上书请退。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卸任回归故里。1612年(明万历四十年),卒于泰安府第,享年81岁。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朝廷为其追赠太傅。

张志纯

张志纯(1220~1316) 字布山,号天倪子,马家埠乡张家安村人。元代著名道人,有张炼师之称。张志纯6岁能诵五经,12岁学道,精通道务。元世祖忽必烈赐号“崇真保德大师”、“天倪”,授紫服。元初王奕斐在赠张志纯诗中,赞誉其“赤松宗世远,岳地作神仙”。1262年(南宋景定三年),张志纯被宣授为东岳提点监修官。在建修泰山南天门工程中,张志纯亲自构图设计,率石匠施工。于1264年(南宋景定五年)竣工。门外西侧立有石碑一块,上刻元代杜仁杰所撰“天门铭”,记述了修建南天门的经过。张志纯喜爱诗词,为当时著名诗人。他写的《泰山喜雨》、《桃花峪》等诗篇,讴歌了东岳泰山的秀丽风光。其中《泰山喜雨》写道:“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张志纯和金文学家元好问交情甚厚,元好问曾以《送天倪子归布山》诗相赠。1316年(元延祐三年)4月25日升霞(逝世),时年96岁。为纪念张志纯,张家安一带群众曾为其筑庙塑像,其业绩至今传为佳话。

李邦珍

李邦珍(1515~1594) 号同川,祖籍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白马山前驿马村李家大楼,明洪武年间其祖迁居肥城县。邦珍少时就读于城北牛山佛寺庇普禅师之屋。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任职行人司。后在山西、河南任职,为政清廉。插浙江道监察御史,功绩昭著。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李邦珍被封为文林郎。1567年(隆庆元年)李邦珍升为中宪大夫,后任北京大理寺左少卿右佥都御史。他以法办案,不徇私情。任职河南巡抚时,百姓曾为其立生祠以示纪念。后任都察院右副御史。1572年(隆庆六年),曾参予肥城县第一部县志的编纂。1573年(万历元年),明神宗任命他为提督操江。李邦珍61岁致仕故里。将牛山原读书处改为“同川书院”,聚集亲戚及子孙授业讲学。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李邦珍谢世,享年79岁。为悼念其功绩,追封为正二品正奉大夫,御制祭文,并遣山东布政使左参政汪应蛟前来致祭文。

宋焘

宋焘(1572~1614) 字岱倪,号绎田,又号青岩。汶阳镇宋家孝门村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泰山学者。泰山五贤之一。宋焘幼时父母双亡,由长兄抚养。1601年(明万历辛丑年)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后改任御史,巡抚江南,兼督学政。宋焘立朝,多次仗义直谏,无所顾忌。当时朝政废施,宋焘对此十分不满,上疏斥责首辅朱赓。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秋,江西参政姜士昌因直言被贬,朝臣无敢言者,独宋焘上疏为姜氏鸣冤。神宗阅疏大怒,下诏将宋焘贬为平定州(今山西平定县)判官。宋焘不久便请假辞职,归隐故里。宋焘归隐泰山期间,十分重视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在泰城灵芝街建书院青岩居讲学,培养了一批人才。宋焘还搜寻岱故,考订史实,编著了《泰山纪事》、《岱下小史》、《州志补遗》等著述,其中《泰山纪事》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宋焘是明代泰山杰出的诗人,著有诗集《青岩居草》和《落花全韵》等佳作。1614年(明万历四十二年)旧历五月二十八日,宋焘因“背疽发作”而卒,葬于泰安城西上旺村凤凰岭下。宋焘卒后数十年,明廷赠封其为光禄少卿。不久魏忠贤大兴党狱,被去削追赠,崇祯初年,方得以昭雪。

唐仲冕

唐仲冕(1753~1827) 字云枳,号陶山居士,世称唐陶山。原籍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后客居肥城涧北村。是清代著名的泰山学者和文史学家。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仲冕之父唐焕出任平阴知县,仲冕随父至此。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仲冕在陶山东麓修道书院潜心读书,自号陶山居士。寄情山水,曾遍游陶牛二山,穷陶山七十二洞之奇,览牛山风景之丽。曾画《陶山望杏图》,著《牛山叠翠》诗。有《陶山文录》10卷,《陶山诗录》24卷。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唐仲冕应泰安州官员之邀,赴泰安主持泰山书院。其间,参与重修《泰安县志》。他探访泰山山水胜迹,遍览泰山历代典籍,对泰山地理历史作了深入研究,效仿《史记》、《汉书》的体例笔法,“征引经籍655种,录次金石766通”,经十数年,于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完成了《岱览》巨著,共32卷。《岱览》以其广博和精深,受到当时著名文学家吴锡麟、史学家洪亮吉、钱大昕等人的赞赏。仲冕勤于笔耕,著作颇多,除《岱览》外,尚有《陶山文录》10卷,《陶山诗录》24卷。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唐仲冕中进士,历任荆溪(今江苏宜兴)、吴江知县,后升任海州(今江苏东海县)知州,又调任通州(今四川大县)、苏州知府,1805年(嘉庆十年),官至陕西布政史,代理巡抚。任职期间,兴利除害。1827年(道光七年),唐仲冕病卒,终年74岁,葬于肥城“陶山西”。

朱霄

朱霄(1907~1931) 原名朱桂生,又名朱啸、张子炎。湖屯镇南辛庄人。幼时随父读书,后转入石横南大留村张振利开设的私塾就读,深得张的喜欢,遂将长女许配。1922年考入济南育英中学读书。朱霄在育英中学求学期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上半年,经王翔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4月,担任由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杂志的特约撰稿人。上海“五卅”惨案后,党组织在济南成立了“学生联合会”,他被选为负责人之一。1926年2月11日,共青团济南地委改组后,朱霄为第一候补委员,后为正式委员,并任地方特派员。负责淄川、张店、博山一线团的工作。他不畏艰险,经常深入矿山、工厂和农村工作。1926年下半年,山东学生联合总会成立,他担任主要负责人。1928年调任青岛市委组织部长。是年冬,由于叛徒出卖,他和原省委书记邓恩铭等被捕入狱。在狱中,视死如归,坚贞不屈。1929年,他曾两次协助邓恩铭等人发动越狱。在越狱行动中,他被敌人追回。1931年4月5日,他和22名革命志士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

李鹤年

李鹤年(1895~1969) 原名李传龄,边院镇东向西村人。1916年,李鹤年应募去法国当了铁路工人,结识了在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生郭隆真、赵世炎(后为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等人。1921年前后,他和留法学生先后领导了3次罢工,取得了胜利。他在里昂附近的一家工厂做工,并负责华工工会里昂分会的领导工作。在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培养下,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6月,党组织派李鹤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同年12月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5月,他和陈乔年提前被派回国。在上海与党中央取得联系,被派到北方区委工作。10月,因受敌通缉,党组织让其潜回家乡,待机开展革命活动。回村后,他以开办“平民饭店”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夏,李鹤年团结进步教师,发展党员,开办夜校,进行平民教育。7月,成立了中共东向支部,李鹤年任书记。8月,根据山东省委决定,在东向建立了中共泰安县委,李鹤年任组织委员。1933年8月,山东省委组织部长宋鸣时叛变,供出李鹤年。不久被捕。李鹤年被押至山东省第一监狱。至1937年“七·七”事变后,迫使国民党当局将他释放。1942年12月13日夜,李鹤年被日伪军逮捕,关押在泰安日本宪兵队。他受尽各种酷刑。敌人将他关进木笼长期折磨。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46年2月,调聊城专署铁工厂任经理。1952年5月,李鹤年调往华北妇联任总务科副科长。1953年1月,调任中央建工部技术司秘书科副科长。1966年因病退休。1969年12月病逝,终年74岁。1986年7月4日中央组织部在关于李鹤年党籍问题的批示中指出:李鹤年同志是我党早期的老党员,为革命做出了一定贡献。

现代

赵丹

赵丹(1914~1980) 原名凤翱。影剧演员。祖籍安临站镇贺庄村。生前任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戏剧家常务理事,中国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31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33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和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演出话剧《回春之曲》、《娜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曾任明星影片公司演员。主演《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影片。1937年参加抗敌演剧三队,演出《塞上风云》、《三江好》等剧。后在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演出影片《中华儿女》。1939年赴新疆从事戏剧工作。1946年后任“中电”二厂、昆仑业公司演员。主演《遥远的爱》、《丽人行》、《乌鸦与麻雀》等影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和第二、三届理事,影协第四常务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剧协第一届常务理事。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主演的影片有《武训传》、《李时珍》、《林则徐》、《聂耳》、《烈火中永生》等。著有《银幕形象塑造》、《地狱火门》,有《赵丹书画选》等。

田纪云

田纪云,生于1929年6月,汶阳镇田家东史村人。中共党员,中学文化程度。1941年秋参加八路军,1942年初在鲁西抗属工厂当童工,1943年6月被保送抗属学校学习。1945~1949年,在鲁西南第三抗日中学从事战勤工作,冀鲁豫朝城县一区土改工作组组长兼区长,冀鲁豫战勤总指挥部总会计,赣东北行署财政处总会计。1949~1953年,任贵州省贵阳市军管会财政接管部机要秘书,贵阳人民革命大学班主任,贵州省财政干部训练班班主任。1953~1969年任贵州省财政厅秘书科副科长、科长,省财政厅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省财政厅计划科科长、预算处处长,省财政厅副厅长,中共中央西南局财办财金处副处长。1969~1981年,任四川省革委会财贸经营管理组副组长,省财政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1981~1983年,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机关党组成员。1983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1985年9月在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7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11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92年10月当选为中共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1997年9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阴法唐

生于1922年7月,桃园镇张里庄人。中共党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委,中将军衔,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37年,阴法唐毕业于泰安省立第三初级中学,后毕业于济南山东高级职业学校。1938年5月,参加中共山东省委发动领导的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自卫团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后曾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总支书记。1940年任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后改为冀鲁豫边区二分区)组织干事,1941年任濮县大队政委、中共濮县县委委员。1945年任独立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在晋冀豫军区(后改为第二野战军)先后任第一纵队58团政治处主任,59团政委、团长兼政委。1950年,任52师副政委,接受进军西藏、解放和建设西藏的任务,指挥部队取得了昌都战役的伟大胜利,为政治上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之后,历任昌都解放委员会委员,西藏江孜军分区政委,中共西藏江孜分工委(后改为地委)书记、西藏工委委员。1959年任某平叛部队第一政委,参与和指挥了平息西藏叛乱的战斗。1962年,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任对印反击作战前线指挥部政委。反击战胜利后,为毛主席接见的5名对印反击作战人员之一。1963年任西藏大军区政治部主任。“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四人帮”的迫害。1971年调出西藏,任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落实政策后又恢复主任职务。1975年任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78年任军区副政委。1980年为稳定西藏局势阴法唐第二次进藏,被中央任命为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被军委任命为成都军区副政委兼西藏军区第一政委。在此期间还被选为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西藏第三届政协主席。在主持西藏工作期间,成功的抵制了民族分裂势力和极端宗教势力对西藏的渗透和破坏,维护了西藏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1985年7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阴法唐离休后,仍情系西藏,关注着西藏的经济建设。

王照华

1921年8月生,安驾庄镇洼里村人。中共党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全国老龄委原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五、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八届全国政协常委。1935年到泰安萃英中学读书。1938年2月,投笔从戎,参加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后到八路军东进支队任青年大队队长,曾参加过著名的陆房战斗,后随东进支队转战于沂蒙山区。1948年参加了济南战役。历任山东各界救国联合会联合剧团团长、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宣传部长等职。1949年曾在天津市工作,1950年调任北京团市委书记。1957年调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67年,被下放到河南省“五七”干校劳动。1974年到中央七机部工作。1979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86年任全国老龄委主任。1990年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

欧阳中石

欧阳中石(1928-2020) ,汶阳镇西徐村人。大学文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当代杰出的学者、教育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中小学时在济南就读,后在济南市永长街穆庄小学任教。1950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哲学系,次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与逻辑学专业学习。之后,一直从事中学教学28年。1981年,调入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治学涉及广泛,除逻辑、哲学而外,语言文字、诗词歌赋、音韵、戏剧、山水花鸟,以至数学、教育,无不有所尝试。1985年在北京师范学院创建书法艺术大专专修班,并主持教学工作,着力于培养高层次学院派的书法教育学、创作人才,开中国书法正规学院教育之先河。欧阳中石自幼师事武岩法师,曾临北魏隋唐之碑20余种,又兼及篆字部首及汉隶数家,特别于欧阳询《醴泉名》、《张猛龙碑》驻足时间最长。其后又从师吴玉如着意于二王的行书,遍临历代诸家的手札墨迹,而与王珣的《伯远帖》中汲取法势最为突出。至于草书,除从王羲之之简约,孙过庭之萦绕取法外,近年又增益黄庭坚的点法,形成了自己的机杼。欧阳中石除逻辑、中国逻辑史等方面的著作外,在书法方面的专著或主编的有《书学导论》、《楷书浅鉴》、《行书浅鉴》、《草书浅鉴》、《中国书法》等;书作专集有《佳句手书》、《中石夜读词钞》等。欧阳中石兼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副校长,以及北京大学、济南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曲格平

1930年6月生,桃园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教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10岁时作为抗属子弟被抗日政府扶养。先后就读于县抗日高小和冀鲁豫区第四中学。之后到文工团工作。济南解放后,到山东大学艺术系学习。1952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后调任保定胶片厂副厂长,化学工业部处长。1969年,调任国务院计划起草小组处长,被指定联系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事务。1972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席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保护事业会议。1976年后,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代表,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局长,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同时,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也是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的客座教授。英国布莱德福大学授予他工学博士荣誉学位,香港城市大学授予他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质奖章”,1992年6月获联合国环境大奖(环境领域的最高荣誉),1993年获中国首届绿色科技特别奖,1995年获荷兰王储颁发的“金方舟”大奖,1999年获日本国际环境奖“兰色星球奖”(是与联合国环境大奖齐名的最高奖项),2001年9月,获世界自然基金会“爱丁堡公爵保护奖”。1993~2002年,被聘为联合国秘书长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1994年至今,被聘为全球环境基金(GEF)高级顾问。主要著作有《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对策》、《2000年的中国环境》等10余部。其中《2000年的中国环境》一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考资料:

荣誉称号

编辑
肥城市荣誉称号

荣誉

时间

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3月

中国百强县

2019年7月19日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2019年10月8日

全国百强县

2020年5月

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年4月

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

2020年3月

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

2020年7月28日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2020年10月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1月

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2020年11月18日

山东省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2月22日

第六届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0年12月30日

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1月18日

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2月18日

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1年4月

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

2021年4月1日

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6月21日

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2021年7月30日

2021年赛迪百强县

2021年8月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9月8日

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21年9月

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

2021年10月

入选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公示名单

2021年10月8日

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

2021年10月

国家民委公示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拟命名对象。

2021年11月22日

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1年12月7日

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1年12月

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宜业宜居之城

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2年1月

肥城市汛期安全生产专项督导组被通报表彰为2021年山东省防汛抗洪表现突出集体

2022年2月

共青团肥城市委员会被授予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2年4月

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2022年6月

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宜业宜居之城

2022赛迪百强县

2022年7月

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版“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50位。

2022年11月

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41。

2022年11月

2022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2022年12月

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84。

2023年5月

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96。

2023年9月

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38。

2023年11月

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第55。

2023年11月

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100。

2023年12月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2024年2月

下一篇 新城街道

上一篇 青云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