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跋俊(生卒年不详),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明元帝拓跋嗣之子。泰常七年,册封新兴郡王,拜镇东大将军。善于骑射,多才多艺。妄行不法,削爵为新兴郡公。心怀怨望,图谋不轨,坐罪赐死。
2024/08/11
9359
-
拓跋健(?~441年),明元帝拓跋嗣之子,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母尹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将领,封永昌王,官至抚军大将军。拓跋健身材高大强壮,善于骑射,通晓兵法,征战各处常立大功。才能技艺与陈留桓王拓跋虔相等,但智谋却超过他。拓跋健先后率军打败大夏皇帝赫连昌,攻克北燕建德,攻打北燕和龙,平定西河胡人叛乱,北伐柔然、威震漠北。在北魏消灭北凉政权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功劳位居众将之首。后又打败南凉与北凉的残余势力。太平真君二年(441年),拓跋健去世,谥号为庄。
2024/08/11
3200
-
拓跋范(?~447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明元帝拓跋嗣次子,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母为慕容夫人。泰常七年,拜中军大将军,封为乐安王。延和二年(433年),拜侍中、卫大将军、雍州刺史、仪同三司,奉命镇守长安。三秦地区罹遭战乱,流亡百姓接连不断。拓跋范宽厚体谅属下,安抚接纳百姓,深受百姓称赞,上书崇尚简易的治理法则,为太武帝所纳,下令减轻徭役,休养生息,使得关中地区安定。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入为内都坐大官,随军攻打柔然,击败柔然可汗吴提。太武帝出征时,拜中都坐大官,尚书令
2024/08/11
5947
-
拓跋曜(401年~422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道武帝拓跋珪第四子,母为王夫人。擅长骑射,武艺出众。天兴六年(403年),受封河南郡王,跟随阳平王拓跋熙等讲武练兵。泰常七年(422年),去世,年仅二十二岁,谥号为悼。
2024/08/11
1566
-
拓跋绍(394年~409年),字受洛拔,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母为贺夫人。天兴六年(403年),拜征南大将军,封清河王。为人凶狠俭悖,不遵教训。天赐六年(409年),为营救犯错的母亲贺夫人,趁夜潜入宫中,弑杀道武帝拓跋珪,终为明元帝拓跋嗣所诛,年仅十六岁。
2024/08/11
3500
-
拓跋力真,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代国宗室大臣,代王拓跋什翼健之子,唐代文学家元稹的先祖。
2024/08/11
1216
-
拓跋齐,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大臣,烈帝拓跋翳槐玄孙,太武帝拓跋焘堂兄。雄杰魁岸,英勇善战。从太武帝攻打胡夏赫连昌、北燕和龙和南凉秃发保周,官至尚书令,进爵浮阳县公。从建兴公古弼讨伐裴方明,大败南朝宋军于仇池,威震羌氐。复封河间郡公,授内都大官。卒,谥号为敬。
2024/08/11
7579
-
拓跋石(生卒年不详),字盖户千,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平文帝拓跋郁律玄孙,西河公拓跋敦的儿子。忠诚勇敢,颇有胆略,擅长骑射,授直勤的称号。跟随太武帝拓跋焘征战四方,屡立功勋,历任比部侍郎、殿中尚书、雍华二州刺史,累迁征南大将军、豫州都督,平定常珍奇叛乱。卒于任上,获赠骠骑大将军、司徒公、雍州刺史。
2024/08/11
2948
-
拓跋吕,江夏公拓跋吕,太祖族弟也。
2024/08/11
5386
-
李娘,南北朝时期北魏至北齐时代人物,出自陇西李氏,北齐追尊神武皇帝高欢之妾。由于高欢生前未曾称帝,外界于其妾多以某娘称谓。
2024/08/11
3855
-
蠕蠕公主(530年―548年5月6日),郁久闾氏,柔然人,柔然可汗阿那瑰的第二个女儿,她的丈夫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与文襄帝高澄。东魏武定三年(545年),大丞相高欢决定迎娶蠕蠕公主,并派出慕容俨出使柔然下娉礼。同年八月,蠕蠕公主抵达晋阳,正式嫁与高欢。武定五年(547年),高欢病逝,按照柔然习俗,蠕蠕公主改嫁给高欢之子高澄,并生下一女。武定六年(548年),蠕蠕公主在并州王宫去世,年仅十九岁。蠕蠕公主为东魏、柔然之间的和平作出了贡献,自从她嫁到东魏之后,两国在数年之内没有开战。
2024/08/11
1790
-
宇文觉(542年~557年),字陀罗尼,代郡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周开国皇帝,但实际上是权臣宇文护拥立的傀儡。宇文觉少时被封为略阳郡公。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拓跋廓命宇文觉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为大司马。十月,宇文泰去世,由宇文觉继承太师、安定公等官爵。十二月,拓跋廓又下诏以岐阳之地封宇文觉为周公。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拓跋廓派济北公元迪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送给宇文觉。正月,在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国号大周,史称北周。宇文觉为了亲自
2024/08/11
9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