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结(生卒年不详),复姓叱罗,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鲜卑族,北魏大臣。罗结早年跟随代王拓跋珪,避居于贺兰部。道武帝拓跋珪即位,受封屈邑(蛇)侯。明元帝时期,授散骑常侍、河内郡守。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迁侍中、外都坐大官,总领三十六曹事,甚受宠信,累迁长信卿,年老致仕。罗结后病逝于大宁郡罗侯城,享年一百二十岁,获赠宁东将军、幽州都督,谥号“贞”。
2024/08/11
7950
-
庾岳,字业延,代郡(今山西省)人,鲜卑族。北魏将领,内侍长庾和辰的弟弟。出身鲜卑庾氏部落,恭顺谨慎,修持严谨,深得道武帝喜爱,以为外朝大人,参谋军国大事。出使西燕,从平中原,拜安远将军,为将有谋,治军清整,名冠诸将。平定河北后,册封西昌郡公,出任邺都行台、相州刺史,为政公平,深得百姓称赞,累迁司空。天赐四年(407年),为道武帝拓跋珪所冤杀,时人非常惋惜。
2024/08/11
4136
-
叔孙建(365年~437年),本姓乙旃,字幡能健,代郡(今山西省代县)人。北魏将领,叔孙骨之子。叔孙建机智勇敢,富有智谋。早年侍从道武帝拓跋珪,随从前往贺兰部。登国初年,任外朝大人,随从安同等人轮值朝中事务,参与军国大事谋划。跟随秦王拓跋觚出使后燕,任为后将军,迁都水使者、中领军、龙骧将军、并州刺史,封安平郡公。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后,拜为正直将军、相州刺史。迁广阿镇将,转使持节、楚兵将军、徐州刺史,率众攻取青州和兖州,封为寿光侯,加号镇南将军。治军清整,号令严明。辅佐长孙道生攻打刘宋,大败兖州刺史竺灵秀,威
2024/08/11
4027
-
奚斤(369年~448年),本姓达奚,代郡(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魏时期将领、官员。奚斤最初统领禁军,后任侍郎,跟随道武帝击败后燕、征伐中原,历任征东长史、越骑校尉。后又讨平盗贼,打败高车、库狄等部,历都水使者、晋兵将军、幽州刺史,封山阳侯。天赐六年,任郑兵将军,平定刘牙叛乱,诛杀慕容伯儿等。又击败越勒部,追击柔然,任天部大人,进封山阳公。泰常七年,率军南征刘宋,攻陷河南、颖川、陈郡以南之地。次年,平定兖、豫二州各郡,继而攻克虎牢。北魏太武帝即位后,进封宜城王。奉命进击胡夏,占领蒲坂、长安。太延初年,改封
2024/08/11
8355
-
尉古真(生卒年不详),本姓尉迟,太安狄那(今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大臣,担任过定州刺史。早年跟随道武帝拓跋珪,寄居于贺兰部,阻止贺染干暗杀拓跋珪的阴谋。登国初年,征伐库莫奚、叱突邻,救助贺兰部,击败刘卫辰、后燕慕容宝,参与平定中原,授建节将军、束州侯。明元帝拓跋嗣即位,担任鸿飞将军,镇守大洛城。扈从明元帝西巡,参与平定越勒部,战绩可观。泰常三年(418年),授任定州刺史,去世于任上。
2024/08/11
3544
-
刘罗辰,本姓独孤,字奴真,代郡(今山西省代县)人,出身匈奴独孤部。北魏外戚大臣,道武帝宣穆皇后之兄,北部大人刘眷之子。机警有智谋。父亲遇害后,投奔太祖拓跋珪。从平刘显叛乱,拜南部大人。从平中原,封永安郡公。屡建军功,迁征东将军、定州刺史。卒于任上,谥号为敬。
2024/08/11
2235
-
元恌(494年~500年6月21日),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七子,生母郑充华。
2024/08/11
6106
-
元怀(488年~517年5月2日),字宣义,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大臣,孝文帝元宏第五子,宣武帝元恪同母弟,母为文昭皇后高照容。太和二十一年,元怀封广平王。宣武帝元恪猜忌近亲,迫害激烈。元怀与京兆王元愉从不约束自己的下属,故他二人的下属官员多有不法行为。正始三年(506年)十月,宣武帝下令彻查广平王府、京兆王府的违法乱纪现象,结果三十多名官员被判处死刑,其余未被处死的官员也大多被革职为民。但元怀与元愉并未悔改,二人互相攀比炫耀,贪婪放纵,不守法律。后被宣武帝下令软禁于华林
2024/08/05
2033
-
元愉(488年~508年),字宣德 ,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宣武帝元恪异母弟,母为袁贵人。元愉骄奢贪纵,暴虐不法。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元愉被册封京兆王,出任都督、徐州刺史。景明元年(500年),官拜护军将军,中书监。元愉从不约束自己的下属,所以京兆王府的属官大多骄纵贪婪。正始三年(506年)十月,宣武帝下令彻查京兆王府的违法乱纪现象,结果三十多名官员被判处死刑,其余未被处死的官员也大多被革职为民。但元愉不思悔改,与弟弟广平王元怀奢侈无度,二人互相攀比
2024/08/11
6684
-
元详(476年—504年7月10日),字季豫,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第七子,母亲为高椒房。元详美容貌,善举止。太和九年(485年),进封北海王,加授侍中、征北大将军。后来,被朝廷任命为光禄大夫、秘书监。赵郡王元干去世后,元详代行司州牧一职,进封护军将军,兼尚书左仆射。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接受孝文帝元宏遗命,成为宣武帝元恪的辅政大臣,进封司空。景明二年(501年)正月,进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同年五月,进封太傅,领司徒。元详辅政期间,收受贿赂,搜刮财货,沉迷
2024/08/05
5616
-
元干(469年~499年),字思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第三子,孝文帝元宏之弟,母为韩贵人。太和六年(482年),封爵河南郡王,加卫大将军、侍中、中都大官,迁车骑将军、吏部尚书,出为豫州刺史。随驾迁都洛阳后,拜冀州刺史,封爵赵郡王,转特进、司州牧。为人贪淫,不遵典法,为御史中尉李彪所劾,免官还第。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去世,年仅三十一岁,谥号为灵,陪葬长陵。
2024/08/11
9850
-
拓跋猛(?~489年12月27日),字季烈,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成员,文成帝拓跋濬第六子,母为悦夫人。太和五年(481年),册封安丰王,出任侍中、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太和十三年(489年12月27日),去世,追赠太尉,谥号为匡。
2024/08/11
9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