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竖眼(460年~529年),清河郡贝丘县(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北魏名将,南朝宋名将傅灵越之子。傅竖眼沉毅壮烈,少有父风。镇南将军王肃引为参军,累从征伐,屡立战功,稍迁给事中、步兵校尉、左中郎将。先后平定武兴和巴郡的氐族起义,击退梁武帝萧衍进攻。累官散骑常侍、冠军将军,梁州刺史,封武强县子。永安二年(529年)病逝,享年七十岁,累赠散骑常侍、车骑将车、司徒公、相州刺史。
2024/08/11
5214
-
傅永(434年~516年),字修期,清河郡贝丘县(今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向阳村)人。北魏时期名将。傅永有力气胆量,功夫过人。起家城局参军,降归北魏。授治礼郎,赐爵贝丘县男,加授伏波将军。迁中书博士、议郎、考功郎中,迁大司马从事中郎、任城王元澄长史、尚书左丞。出任豫州(王肃)长史,多次打败南朝军队的进攻,授汝南太守。迁太中大夫、秦梁二州事刺史,镇守汉中。晚年还归京师,授恒农郡太守,支持中山王元英攻打钟离,治理南青州、南兖州地区,授平东将军、光禄大夫。熙平元年(516年),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获赠安东将军
2024/08/11
3603
-
李苗(485-530年),字子宣,梓潼涪县(今四川今绵阳市涪城区)人。北魏大臣,南梁太仆卿李膺的儿子。延昌年间,归顺北魏,跟随大将军高肇伐蜀,授员外散骑侍郎。正光末年,担任统军,参与镇压关陇起义。孝昌年间,兼尚书左丞、西北道行台,联合大宗正元珍孙平定叛乱。孝庄帝永安三年(530年),带兵抵抗尔朱世隆,兵败而死,追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梁州刺史、河阳县侯,谥号忠烈。
2024/08/11
3508
-
王世弼(?-520年),字辅,京兆郡霸城县(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人。北魏时期官员。王世弼身材魁梧,擅于草隶。南齐时期,凭借军功,授游击将军,很碎裴叔业一起归附北魏。景明初年,出任南徐州刺史,册封慎县开国伯;迁冠军将军、东秦州刺史,遭到御史中尉李平弹劾,坐罪免罪。起为太中大夫,出任河北郡守、勃海相,累迁平北将军、中山太守。正光元年(520年),去世,获赠平北将军、豫州刺史,谥号为康。
2024/08/11
5224
-
裴叔业(438年~500年),字叔业,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南齐名将,曹魏冀州刺史裴徽的后代。出身河东裴氏,擅长骑射,颇有气干,常以将帅自许。南朝宋元徽末年,起家羽林监,迁骠骑(萧道成)参军。南朝齐建立后,出任屯骑校尉,迁宁朔将军,平定雍州牧王奂之乱,支持齐明帝萧鸾夺位,拜给事黄门侍郎,受封武昌县伯。参加淮汉之战有功,出任冠军将军、徐州刺史,防御北魏。东昏侯萧宝卷即位后,受到猜忌,率兵投顺北魏,授散骑常侍、征南将军、豫州刺史,册封兰陵郡公,食邑三千户。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2024/08/11
8602
-
崔光(450年—523年12月4日),本名崔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郡鄃县(今山东夏津县白马湖镇崔庄村)人。北魏大臣,乐陵太守崔旷之孙,长广太守崔灵延之子。崔光宽和仁善,博学多才。少年时期家贫,嗜书好学,通过撰写书稿,赚取润笔之资来赡养父母。太和六年(482年),出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跟随李彪共撰国史,迁给事黄门侍郎。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协助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被赐爵朝阳县子,拜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太子少傅,不久后,又兼任侍中、使持节、陕西大使,进爵朝阳县伯。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宣武帝元恪
2024/08/05
6634
-
张彝(461~519年),字庆宾,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北魏大臣,平陆侯张灵真之子。出身清河张氏,个性豪放,精通经史。孝文帝时,担任散令,奉使出巡,清廉干练,执法不阿,转任主客令、平陆伯。参谋迁都洛阳,累迁太常少卿、散骑常侍、尚书。宣武帝时,授侍中,出任秦州都督,颇得民心,使得羌夏畏服,授金紫光禄大夫。孝明帝时,加任征西将军、冀州大中正。神龟二年(519年),去世,享年五十九,获赠使持节、卫将军、冀州刺史,谥号为文,撰成《历帝图》五卷。
2024/08/11
4104
-
郭祚(449年~515年),字季祐,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魏大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和重要谋臣之一,曹魏名将郭淮弟郭亮七代孙。出身太原郭氏。少年孤苦贫困,姿貌不伟,涉历经史。尺牍文章,见称于世。二十岁时,为并州主簿,得到并州刺史孙小的赏识。孝文帝即位,举秀才出身,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领黄门侍郎。清勤在公,夙夜匪懈,颇得赏识。协助孝文帝谋划汉化改革,从事注疏典籍、铨衡评定门第和官位品级。跟随孝文帝南征,担任侍中,进拜尚书,进封东光县伯。孝文帝驾崩,经咸阳王元禧大力推荐,担任吏部尚书
2024/08/11
1912
-
杨敷(?-571年),字文衍,弘农华阴(陕西省华阴市)人,北魏、西魏、北周时期大臣。北魏华州刺史杨暄的儿子,隋朝名将杨素的父亲。杨敷出身于弘农杨氏,年少的时候就心怀大志,重信然诺。北魏建义元年(528年),杨敷承袭临贞县伯爵位,任员外羽林监。西魏文帝时期,杨敷历任奉车都尉、司士郎中、祠部郎中、丞相墨曹参军、帅都督、太中大夫、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北周时期,杨敷晋爵为侯,历任使持节、蒙州诸军事、蒙州刺史、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载师下大夫、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汾蒙二州刺史。在州任职期间,勤劳谨慎,团结
2024/08/11
2841
-
郑颐(?~560年),字子默,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北齐时期大臣,北魏彭城太守郑据后代。
2024/08/10
5909
-
燕子献(?-560年),字季则,广汉下洛(今河北宣化县)人。北齐大臣。初在宇文泰部下任典签,后投奔高欢,尚淮阳公主,待之甚善。天保九年,拜为侍中、开府。废帝高殷即位,加特进,改博陵郡公,除尚书右仆射。时高演、高湛等权威重,与杨愔欲除之,反为高演所杀。
2024/08/11
3549
-
杨播(453~513年),字元休,改字延庆,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北魏王朝将领,洛州刺史杨懿长子。出身弘农杨氏,仪表不凡,事亲至孝。举秀才出身,初授中散大夫,历任给事中、龙骧将军、员外常侍、卫尉少卿、太府卿,迁侍中、华州刺史,封华阴县开国伯。随军大败柔然,南征淮河,平定泉荣祖起义。直方居性,为外戚高肇所忌,令御史王基弹劾,罢官为民。延昌二年(513年),去世,时年六十一岁。高肇伏诛后,冤屈斯理。熙平年间,追赠镇西将军、雍州刺史,追复爵位,谥号为壮。
2024/08/11
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