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玄,字子真,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大臣,范阳太守卢邈的儿子。出身范阳卢氏,颇有学问,历任中书博士、中书侍郎、幽州大中正,册封固安县子。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多次出使南朝,回国后,病逝于家中,获赠幽州刺史、固安侯,谥号为宣。
2024/08/11
8896
-
萧大圜(542年-580年代),字仁显,南兰陵(今江苏省武进市)人。南朝梁宗室、北朝官员,梁武帝萧衍之孙,简文帝萧纲第二十子。生性聪慧,诵读经史。简文帝即位,册封乐梁郡王,授丹阳尹。梁元帝继位后,册封晋陵郡王,出任琅琊彭城二郡太守。承圣三年(554年),进入西魏,受到太师宇文泰优待。北周时期,降封始宁县公,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滕王(宇文逌)友。隋朝开皇初年,拜内史侍郎,迁西河郡守,卒于任上。
2024/08/11
9052
-
萧圆肃(539年-584年),字明恭,南梁宗室,北周官员。梁武帝萧衍之孙,武陵王萧纪之子。宽宏有风度,聪明好学。552年(承圣元年),萧纪在成都僭称帝号,伪封萧圆肃为宜都郡王。萧纪率军沿长江而下,命萧撝留守成都,萧圆肃为辅佐。553年(承圣二年),西魏尉迟迥率军攻打蜀地,萧撝守城五十天后降伏,萧圆肃入西魏,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安化县公。五年后,晋爵北周棘城郡公。581年(开皇元年),隋朝建立,任贝州刺史。因母亲年老,需要奉养而辞职,隋文帝准许。584年(开皇四年)去世,终年46岁。
2024/08/11
1301
-
萧㧑(515年-573年),字智遐,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武进)人,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兰陵),追尊梁文帝萧顺之之孙,安成王萧秀之子。
2024/08/11
7594
-
萧正表(508年-550年1月26日),字公仪,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南朝梁宗室大臣,梁文帝萧顺之的孙子,临川靖惠王萧宏第六子。身材魁梧,面目俊朗。南梁建立后,受封封山县侯。起家给事中,历任东宫洗马、淮南晋安二郡太守、北徐州刺史、南兖州刺史,赐爵南郡王。武定七年正月(549年),内附东魏,册封兰陵郡公,累迁侍中、车骑将军、特进、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吴郡王。武定七年(550年1月26日)冬,去世,时年四十二,获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司空公、徐州刺史,谥号昭烈,安葬于邺城西面。
2024/08/11
9692
-
萧赞(502年或501年~531年),一作萧缵,本名萧综,字德文,小名缘觉,出生于建康县(今江苏省南京市)。南朝齐宗室大臣,东昏侯萧宝卷遗腹子,梁武帝萧衍养子(名义上的次子),母为吴景晖。永元三年(501年)十月,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得到怀孕的皇妃吴景晖。梁朝建立后,生下萧赞,受封豫章王。普通四年(523年),出任徐州刺史,政刑酷暴。后来改任都督、南兖州刺史。普通六年(525年),得知身世后,流亡北魏,以为司空、太尉公、高平郡公。建义元年,迁司徒公、太尉,迎娶孝庄帝元子攸的姐姐寿阳公主,迁骠骑大将军
2024/08/05
8417
-
司马叔璠,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北魏大臣,河间景王司马昙之之子。东晋末年,跟随兄长司马国璠投奔南燕慕容超、西秦姚兴、胡夏赫连夏。胡夏灭亡后,归降北魏,授安远将军、丹阳侯。去世后,追赠平西将军、雍州刺史,谥号为简。
2024/08/11
7915
-
司马裔(507~572年),字遵胤,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将领,琅琊康王司马楚之曾孙,豫州刺史司马悦之子。北魏时期,起家司徒参军,屡立战功,迁员外散骑常侍,迎娶襄城公主。西魏建立后,率众归顺,拜河内太守,跟随丞相宇文泰征战四方。北周建立后,拜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巴州刺史,累封琅邪郡公。率军击破信州蛮夷,迁信州刺史。不置产业,律禄多供亲友。北周天和七年,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五,追赠大将军、怀州刺史,谥号为定。
2024/08/11
2030
-
刘尼(?—474年),本姓独孤氏,字侯尼须,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大臣,并州刺史刘娄之子。身材健壮,颇有膂力,勇果善射,深得道武帝拓跋珪称赞,任羽林中郎,赐昌国县子,进号振威将军。拥立文成帝拓跋濬即位,授内行长、东安王,拜侍中、尚书右仆射,外任征南将军、定州刺史。征为殿中尚书、侍中、司徒。献文帝即位后,以先朝有大功,弥加尊重。孝文帝延兴四年(474年),去世。
2024/08/05
1994
-
源贺(407年~479年),原名秃发破羌,鲜卑名贺豆跋,西平郡乐都县(今青海省乐都县)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名臣、将领,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之子。南凉亡国后,源贺随众投降西秦,父亲秃发傉檀被杀后,源贺逃往北凉,后又投奔北魏,得到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赏识,赐姓源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屡立军功,拜平西将军,封西平郡侯。太延五年(439年),大破北凉有功,封为西平郡公,迁征西将军、殿中尚书,赐名源贺。正平二年(452年),参与诛杀宗爱和迎立皇孙拓跋濬的行动,迁征北将军、给事中,封为西平郡王。转征南将军、冀州刺史,封陇
2024/08/11
4607
-
陆俟(392年~458年),本姓步六孤氏,代郡(今山西省代县)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将领,上党太守陆突之子。出身代北豪族,世代部落首领。少时聪慧,很有策略。起家侍郎、内侍,袭爵关内侯,迁龙骧将军、给事中,掌吏部和御史台事务。任职期间,履行职责,从不退缩。始光三年(426年),太武帝亲征胡夏时,受命统军镇守大漠,以防柔然进犯。联合西平公安颉攻克虎牢关,赐爵建业郡公。迁冀州刺史,治理有方。深谋远虑,决断非凡,屡次平定叛乱,恩威关中地区。正平二年(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因第七子陆丽定策拥立之功,拜征西大
2024/08/11
3579
-
寇俊(474~563年),字祖隽,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区)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大臣,南雍州刺史寇赞之孙,郢州刺史寇臻之子。个性宽雅,好学强记。选为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请,授员外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正光三年,拜轻车将军、司空主簿,督造永宁寺,除左军将军。永安初年,迁华州司马,抵抗梁军进攻。永安二年(529年),拜为梁州刺史,大力发展农业,安定社稷。大统三年(537年),拜为洛州刺史,迁秘书监,收集经籍,群书完备,迁镇东将军,封西安县男,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赐姓若口引氏。武成元年,迁骠骑大将军
2024/08/11
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