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子鹄(?—536年),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魏大臣,归义侯樊兴的儿子。出身荆州蛮族,勇猛敢战。六镇起义时,成为尔朱荣的部下,担任并州仓曹参军,入朝觐见胡太后,授直斋,册封南和县子,迁上党太守。建义初年,拜晋州刺史,册封永安县伯,累除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进封南阳郡公,抵抗北海王元颢进攻迁殷州刺史。太昌初年,拜左仆射、东南道大行台,平定元树之乱,迁西兖州刺史。东魏天平三年(536年),图谋叛乱,事败被杀。
2024/08/11
8032
-
贾显度,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北魏将领,沃野镇长史贾道监的儿子。形貌伟壮,有志气,起家薄骨律镇别将,六镇之乱时,归顺于尔朱荣,授直阁将军、左中郎将。建义初,汲郡太守,从破葛荣起义,册封石艾县公,参与平定邢杲起义、元颢之乱,迁广州刺史,转南兖州刺史。尔朱荣伏诛后,投奔梁武帝萧衍。普泰初年,还朝,授卫大将军、仪同三司、济州刺史,败于韩陵之战,参与诛灭尔朱氏。孝武帝即位后,除尚书左仆射、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大中正,迁徐雍二州刺史、大行台,赐死于关中。
2024/08/11
6909
-
叱列延庆(?~532年),代西部落人。北魏将领。
2024/08/11
6066
-
贾思伯(468~525年),字仕休,青州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人。北魏时期大臣,齐郡太守贾道最的儿子。出身武威贾氏,起家奉朝请。接待南齐使者,迁步兵校尉、中书侍郎。太和廿三年,参与撰写遗诏。宣武帝即位,历任河内太守、鸿胪少卿、荥阳太守。参加钟离之战,负责殿后事宜。历任南青州和兖州刺史、太尉(元怿)长史、廷尉卿、卫尉卿、太常卿兼度支尚书、殿中尚书、青州大中正,兼任太子侍读。孝昌元年,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获赠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右仆射、青州刺史。
2024/08/11
8764
-
冯元兴,字子盛,东魏郡肥乡县(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人。北魏大臣,济州刺史冯僧集从子。少有操尚,师从张吾贵和房虬,学通礼传,颇有文才。举秀才出身,起家检校御史,迁奉朝请,三次出使高丽。迁司徒(元继)记室参军,依附于权臣元乂,历任殿中郎、中书舍人、太子侍读。元乂赐死后,坐罪免官。交接高阳王元雍和仆射元罗,授东魏郡守。跟随太宰元天穆平定邢杲,授谘议参军。普泰初年,迁安东将军、左光禄大夫,领中书舍人。孝武帝太昌初年(532年),去世,追赠征东将军、齐州刺史。
2024/08/11
2559
-
董绍,字兴远,新蔡鲖阳(今安徽临泉鲖城)人也。北魏后期大臣,为宇文泰所杀。
2024/08/11
4775
-
鹿悆(生卒年不详),字永吉,济阴乘氏(今山东菏泽)人。北魏大臣,兖州刺史鹿生的儿子。爱好兵书、阴阳、释氏之学,起家彭城王元勰的馆客,成为真定公元子直中尉,跟随元子直出镇梁州。迁殿中侍御史,监察临淮王元彧军队,劝降南梁豫章王萧综,册封定陶县子。迁员外散骑常侍、青州(元劭)司马,平定境内叛乱,抵御南梁进攻,颇有功勋。孝庄帝永安年间,迁左将军、给事黄门侍郎,进爵定陶侯。出任散骑常侍、安东将军、六州大使,平定东徐州吕文欣叛乱,拜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左仆射、东南道三徐行台,联合都督贺拔胜抵御尔朱仲远进攻,兵
2024/08/11
3773
-
刘桃符,字桃符,中山郡卢奴县(今河北省定州市)人。北魏大臣。举孝廉出身,射策甲科,累迁羽林监,领主书,迎接萧宝夤归降,历任奉车都尉、长水校尉、中书舍人、豫州刺史。病卒,时年五十一,追赠后将军、洛州刺史。
2024/08/11
4677
-
范绍,字始孙,敦煌郡龙勒县(今甘肃省敦煌市)人。北魏大臣。年少聪敏,师从崔光,颇涉经史。太和十六年,起家门下省通事令史,历任门下录事、公车令、给事中、羽林监、奉车都尉、右都水使者、义阳太守、西道六州营田大使、主衣都统、前军将军、太府少卿、长兼太府卿、并州刺史,累迁太常卿。建义初年(528年),遇害于河阴之变。
2024/08/11
3233
-
成淹,字秀文,一作季文,上谷郡居庸县(今北京市)人。北魏大臣。皇兴年间,投奔济南王慕容白曜,担任著作郎,历任羽林监、主客令、都水使者,多次接待南朝使者。宣武帝即位后,加授骁骑将军。景明三年,出任平阳太守,卒于任上,获赠光州刺史,谥号为定。
2024/08/11
8989
-
张普惠(468―525年),字洪赈,中山郡九门县(今河北省藁城市)人。北魏大臣,中水县令张晔的儿子。容貌魁伟,精于《三礼》。孝文帝时,历任主书、制局监、尚书都令史。交好任城王元澄。宣武帝时,历任雍州录事参军、扬州主簿。参加钟离之战,迁相州司马、步兵校尉,转河南尹丞。孝明帝时,担任司空仓曹参军、尚书右丞、光禄大夫,出任东豫州刺史。孝昌元年,去世,时年五十八,追赠平北将军、幽州刺史,谥号宣恭。
2024/08/11
5175
-
路恃庆,字伯瑞,阳平清渊人也。祖绰,阳平太守。
2024/08/11
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