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铸,字司化,河南洛阳人。性清介,不事生产。曾祖居卿,祖裼,父文蔚,在唐俱举进士。裼至翰林学士承旨、天平军节度、检校吏部尚书。文蔚,中书侍郎、平章事。铸,梁贞明三年举进士,补福昌卫、集贤校理,拜监察御史,迁殿侍御史。仕后唐,历起居郎、金部员外郎,赐绯,改右司员外郎。
2024/08/12
3217
-
张锡,字奉孝,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张文琮之子,张戬之弟,武则天时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2024/08/11
6930
-
李浣,字日新,李涛弟,京兆万年人。幼聪敏,慕王、杨、卢、骆为文章。后唐长兴初,吴越王钱騑卒,诏兵部侍郎杨凝式撰神道碑,令浣代草,凡万余言,文彩遒丽,时辈称之。秦王从荣召至幕中,从荣败,勒归田里。久之,起为校书郎、集贤校理。晋天福中,拜右拾遗,俄召为翰林学士。会废学士院,出为吏部员外郎,迁礼部郎中、知制诰。复置翰林,迁中书舍人,再为学士。时涛在西掖,缙绅荣之。
2024/08/12
6217
-
李涛(898年-961年),字信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大臣、文学家,唐敬宗李湛之后。李涛最初随父避祸于湖南,后于后梁任河阳县令。后唐时登进士第,累官右补阙、起居舍人。历仕后晋、后汉两朝,官至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成为宰相。后汉隐帝时被罢相。后周时起复为太子宾客,历刑部、户部尚书,封莒国公。北宋建立后,出任兵部尚书。建隆二年(961年),李涛去世,年六十四。获赠右仆射。李涛能言善辩,言辞诙谐逗趣。为人慷慨有大志,以社稷为己任。又工于诗文,“笔札遒媚”,与其弟李瀚均以文学闻名。《全
2024/08/12
9068
-
昝居润(908—966),博州高唐(今山东聊城市高唐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大臣。
2024/08/12
2552
-
王晖,太原(今属山西)人。性吝啬,家赀颇富,纵部曲贪求财物,百姓备受其苦。后周世宗以为先朝功臣之后代,知而不问,为右神武统军。建隆四年(963),以右领军卫上将军,卒。
2024/08/05
4950
-
张铎(915—986),河朔人,少以材武应募隶军籍。汉初,为奉国右第六军都指挥使,领澧州刺史。周祖以枢密使镇邺,铎以所部从行,及起兵,铎预焉。广顺初,铎为奉国左厢都指挥使,韩通为右厢都指挥使;俄并兼防御使,铎领永州,通领睦州。会改奉国为虎捷,铎仍领其职。是冬,出为密州防御使,改亳州。三年,授镇国节度。郊祀毕,加检校太傅。世宗初,移彰义军,未几,加检校太尉。显德三年,又移河中尹、护国军节度。
2024/08/12
6711
-
袁彦(907—972年),字号不详,河中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人。后周到北宋时期将领。早年跟随郭威,镇守邺城。投靠周世宗柴荣,历任亲事都校、开封府步直指挥使、外步军都军头、泉州刺史、岳州防御使。从征寿州,授武信军节度使,迁淮南道行营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参与攻打南唐。颇有功勋,出任步军都指挥使、彰信军节度使。周恭帝嗣位,迁保义军节度使。宋朝初年,加位检校太尉,镇守曹州、鄜州、邠州。开宝五年,罢镇归朝,因病去世,时年六十六。
2024/08/12
6847
-
刘重进,北宋初将领。本名晏僧,幽州(今北京密云东北)人。后梁末隶军籍。后晋初,因习契丹语,应募使北边。历事汉、周,屡从征,累建功,积官至武胜军节度使。后封燕国公,授右羽林统军,改左领军卫上将军卒。
2024/08/12
3239
-
字秉直,男,汉族,字秉直,焦继勋子,许州长社人。
2024/08/12
7914
-
焦继勋(901年-978年),字成绩,许州长社(今河南许昌)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焦继勋年少任侠,不事诗书,后被石敬瑭所喜,留于帐下听用,逐渐升迁为武德使。焦继勋参与击败安从进叛乱,因功拜齐州防御使,出镇襄阳,后迁宣徽使。在西北边患不断时,力主招抚夷酋,边境乃宁。后汉初年,焦继勋指挥平定阳彦昭叛乱,以功授保大军节度使,后累迁至右羽林统军。在郭威进京戡乱时,焦继勋于留子陂一役战败,遂归于郭威帐下。此后追随柴荣征讨淮南,累功拜为彰武军节度使。宋初,焦继勋被召为右金吾卫上将军,改右武卫上将军,判右金吾街仗事。
2024/08/12
6303
-
王仁镐(893年—961年),邢州龙冈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王仁镐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师。建隆二年(961年),王仁镐去世,年六十九。
2024/08/12
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