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濬(?-1405年),和州(今安徽省安县)人,洪武燕山左护卫副千户李旺之子,明朝将领。李濬于洪武末年嗣其父之职。建文元年(1399年),从朱棣起兵,夺九门,据北平(今北京市),招募蓟州、永平(今河北卢龙)壮勇数千人,破耿炳文军于真定(今正定)。后又从收大宁。郑村坝(今北京东北)之战,率精骑突阵,大败李景隆军。建文四年(1402年),在小河(睢水)突与平安军遇,率敢死队先断河桥,使平安军不能争渡,朱棣兵至而大败平安军。迁都指挥使,封襄城伯。永乐元年(1403年),出镇江西,曾镇压永新起义。后被召还。永乐三
2024/08/13
7099
-
杨文(公元1350年—1406年),明代直隶和州含山(今安徽含山)人,出身行伍,以开国功官至左都督、总兵官。他是明初第二代将领,“胡蓝之狱”使他发迹成为洪武后期和建文时期重要将领;他又是明代第一任辽东总兵官,在靖难之役中,他多次率领辽东兵进攻燕永平、通州、保定等地,配合南路明军的行动,从而牵制了燕军主力的南下。
2024/08/13
2229
-
宋球,宋守约子,开封酸枣人。以荫干当礼宾院。条秦、川券马四弊,群牧使用其议,马商便之。再使高丽,密访山川形势、风俗好尚,使还,图纪上之,神宗称善,进通事舍人。
2024/08/13
9389
-
张宪(1446~1511),字廷式,号省庵,德兴县(今属江西)人,明朝成化八年(1472)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南京工部尚书。
2024/07/30
2187
-
张学颜(?-1598年),字子愚,号心斋,肥乡(今河北肥乡)人。明代官员。张学颜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由曲沃知县入朝任工科给事中,后改调山西参议、永平兵备副使等职。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辽镇边长二千余里,三面临敌,军饷严重不足,士马逃者三分之二,又遇饥荒,饿莩枕藉。张学颜请赈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与大将李成梁等精心治理,通力守战,成绩卓著,进右副都御史,加兵部侍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张学颜拜户部尚书。他精心计,曾采取一系列得力
2024/08/13
9743
-
李汶(1535—1609),字宗齐,今河北省任丘市城西陈王庄人。嘉靖朝进士。累官至兵部尚书。
2024/08/10
7379
-
余寘,字奠邦,别号青野翁,父余子俊。余寘生于明天顺已卯年(1459年)四月十四日申时,卒于明正德丁丑年(1517年)二月十二日卯时。明成化庚子年(1480年)举人,就武廕为锦衣千户、执金吾,终指挥同知。授锦衣卫指挥佥事,赠怀远将军。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余子俊长子。葬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西四十里之祥麟乡(又名长泉乡,今四川省夹江县青州乡)麒麟莹(又名西坝子),有碑记。
2024/08/13
1682
-
孙燧(1460年12月14日—1519年7月10日),字德成,号一川,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横河镇孙家境村)人,祖籍浙江杭州府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明朝中期大臣。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历刑部主事,再迁郎中。正德中,任河南右布政使。正德十年(1515年)十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正德十三年(1518年),七次上疏论证宁王朱宸濠必将谋反,都被朱宸濠同党中途缴截。朱宸濠设宴毒孙燧,未成。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朱宸濠谣言武宗朱厚照抱自民间意图谋反,孙燧等人出言维护,被害
2024/08/13
7839
-
明朝太保陆炳之父。承袭父职,跟从兴献王到他的封国安陆,被选为仪卫司典仗。世宗入承皇位大统后,陆松以随从龙恩,被升为锦衣卫副千户。后来累升到后府都督佥事,协理锦衣卫事务。
2024/08/13
3913
-
马永成(?—1518年),明武宗时的宦官。明朝八虎之一。
2024/08/13
7984
-
张鹏(1420~1491),字腾霄,号拙庵,涞水(今属河北保定)人,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卒谥懿简。
2024/08/13
2309
-
韩邦奇(1479-1556),字汝节,号苑洛,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朝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吏部员外郎,以疏谕时政,谪平阳通判。稍迁浙江按察佥事,宦官强征富阳茶、鱼,他作歌哀之,遂被诬奏怨谤,逮系夺官。嘉靖初起山西参议,再乞休去。自后屡起屡罢终,以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嘉靖三十四(1555)年,因关中大地震,死于非命。韩邦奇文理兼备,精通音律,著述甚富。所撰《志乐》,尤为世所称。
2024/08/13
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