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汉武:秦始皇和汉武帝。出处: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第四十八:“昔《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则韩囚而马轻,岂不明鉴同时之贱哉!”【示例】毛泽东《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根据《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名,秦始皇是中国排名最高的中国皇帝。
2024/08/06
6370
-
铁铉(1366年—1402年),字鼎石,邓(今河南邓州)人,元代回回人后裔。明朝初年名臣,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并召集溃败的士兵坚守济南,击退燕王朱棣,在朱棣夺位后被施以磔刑,时年37岁。后人尊敬其忠义不屈,在各地建立铁公祠来纪念他。南明朝廷追赠他为太保、加谥号忠襄,清乾隆时重新谥为忠定。在山东各地,有很多“铁公”祠庙,皆是祭奉铁铉,济南人民更视他为乡土神或城隍爷。河南荥阳、陕西西安、辽宁沈阳等地铁姓回族都是铁铉后裔。
2024/08/13
6652
-
卜万,祖籍不详,明朝军事将领。靖难之役时,燕王朱棣部队袭击大宁,卜万担任大宁都指挥,与都督刘真、陈亨帅兵扼松亭关。陈亨欲降燕,畏万,不敢发。朱棣采用反间计,给卜万写信,盛赞卜万而诋毁陈亨。且故意厚赏传密信的士兵转信给卜万,并让其他士兵看到;没有得到赏银的士兵于是告发。刘真、陈亨搜身后得此信,于是逮捕卜万并下狱致死。
2024/08/13
9251
-
平安(?-1409年),小字保儿,滁(今安徽滁州全椒)人,明朝早期将领、官至北平都指挥使。明太祖养子,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之子。早年随朱棣出塞作战,父亲死后,继任为济宁卫指挥佥事。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以列将的身份随耿炳文北上平乱。建文二年(1400年)至建文三年(1401年),在靖难之役中屡败朱棣,斩杀其将数人。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大败南军,平安被俘,同年朱棣命其为北平都指挥使。永乐七年(1409年)三月,被逼自杀。
2024/08/13
9016
-
庆阳公主(?~1404年)蒙城王朱重五之女,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女,洪武元年(1368年)与南昌王朱兴隆的女儿福成公主一起册封为公主,下嫁黄琛。洪武四年(1371年)改庆城郡主。琛本名宝,以帐前参随舍人擢兵马副指挥。太祖爱其谨厚,配以王女。累从征讨,积功至龙江翼守御千户。永乐二年(1404年)庆城郡主薨。
2024/08/13
6162
-
暴昭(?~1402),潞州(今山西长治)人,《国朝献徵录》作平阳府浮山县(今属山西临汾)人,官至刑部尚书,死于靖难之变。
2024/08/13
8060
-
王骥(1378年-1460年5月30日),字尚德。保定府束鹿县(今河北省辛集市)人。明朝前期重要的军事将领。王骥刚毅有胆,晓畅戎略。永乐四年(1406年),登进士第,授兵科给事中。明宣宗时升迁至兵部尚书。正统三年(1438年),与蒋贵分道夹击,转战两千余里,击破扰边的阿岱汗军,迫使阿岱汗、朵儿只伯远逃。正统六年(1441年)至正统十三年(1448年)间,王骥主导对麓川思氏政权的战事,率军进行了三次征讨麓川之役。因功封靖远伯,成为明代首位,亦是仅有的三位因军功而封爵的文官(另外两位是威宁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
2024/08/07
7781
-
周鼎瀚,字浩若,江西安福人。都御史□□之孙也。以荫官南京刑部主事。家藏书数万卷,多诸秘本。南曹简暇,鼎瀚开水阁于秦淮,辇藏书其中,四方人士借读者皆得就读,仍为资给之。以是得交游誉闻。北都陷,思宗皇帝讣至,鼎瀚恸哭投淮水,人吏掖救之,不死。南都陷,走归里。
2024/08/13
2261
-
杜铭(1418~1496),字敬修,成都金堂(今属四川)人,明朝正统十年(1445)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刑部尚书。
2024/08/13
1517
-
顾清(1460~1528),字士廉,号东江,松江华亭(今上海)人,明朝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僖。
2024/07/30
6923
-
叶普亮,字广熙,号静庵,明代同安县嘉禾里莲坂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先后官南京御史、北京巡城御史、河道监察御史。后归家,游洪济山,在留云洞留有“两阶有苔三春湿,半岭松风六月寒”之句。五十岁卒。
2024/08/13
4144
-
汪师韩(1707—1780),字抒怀,号韩门、上湖,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清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湖南学政等职。著《上湖纪岁诗编》《诗学纂闻》等。
2024/08/13
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