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本佛教 编辑
根本佛教,由日本佛教研究学者所提出的佛教史分期法,主要指释迦牟尼在世时期,以及这段时间的佛教。认为公元前五百年在古印度示现成佛的释迦牟尼佛在人间的时间订为后世佛弟子第一次结集佛所说法的内容范围的佛教。这个概念经常与原始佛教或初期佛教混用。
中文名:根本佛教
外文名:Fundamental Buddhism
内容: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赤沼智:原始佛教之研究
1910年日本著名佛教学者姊崎正治出版《根本佛教 》,首次使用根本佛教之词,根本一词,可能源自于梵文:mūla。这时期由佛陀直传教义给佛家弟子,内容多为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法数。根本佛教止于第一次结集的完成。
从根本佛教到佛灭后的三十年之间则称为原始佛教,另一说原始佛教止于部派佛教的形成,可以视为根本佛教的变迁,但在大体还能保持佛世时的原始状态。
赤沼智善《原始佛教之研究 》:“根本佛教,是释尊在世时的佛教。……原始佛教,是由释尊入涅槃至阿育王之百年间的佛教。”西义雄《原始佛教之般若研究 》︰“原始佛教资料的最古层之佛说,或视为世尊所说,总称之为‘根本佛教’;以佛弟子所说为始,由佛灭后以至于部派分立以前,亦即阿育王在世时代为止,称为‘原始佛教’。”
^中村元《广说佛教语大辞典》 :“根本佛教:作为佛教发展之根本的佛教。一般是与“原始佛教”同义(如姊崎正治《根本佛教》 ),但狭义的是指释尊在世时代的佛教,或释尊证悟的内容、所说的教义。或限于指释尊与其直接弟子时代的佛教(宇井伯寿《印度哲学研究 》第二至四卷)。佛典之中,并无“根本佛教”一词,这是明治以后之佛教学者所造之词。最近之研究者已不太使用它。”2.
^宇井伯寿《印度哲学研究 》第二卷,页116至117, 东京·岩波书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