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慢 编辑

词牌名

卜算子慢,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以柳永词《卜算子慢·江渐老》为正体,双调八十九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九十三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的变体。代表作品有张先词《卜算子慢·溪山别意》等。

基本信息

编辑

别名:卜算子

词牌名:卜算子慢

始兴年代:唐代

流行年代:清代

正体字数:八十九字

代表作品:《卜算子慢·溪山别意》等

词牌沿革

编辑

最早见《全唐诗·附词》录五代钟辐词。词调中有“慢”字者,唐五代词仅此一首。北宋时盛行《卜算子》,宋人词或省“慢”字,径名《卜算子》,例见柳永《乐章集》。毛先舒《填词名解》云:“唐骆宾王诗好用数名,人称为卜算子,词以取名。”《词律》则谓“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歇指调(林钟商)。《钦定词谱》:此调以《卜算子慢·江枫渐老》为正体。

格律说明

编辑

正体,双调八十九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以柳永词《卜算子慢·江枫渐老》为代表。钟辐《卜算子慢·桃花院落》词与此同。若张词之添字,乃变格也。 按钟辐,五代时人,在柳永之前,因其前段第六句脱一字,故以柳词作谱。 钟词前段第四句“风拂珠帘”,“风”字平声。第五句“还记去年时候”,“还”字平声。第七句“倚屏山、和衣睡觉”,“屏”字、“山”字俱平声。第八句“醺醺暗消残酒”,“消”字平声。后段第五句“万般自家甘受”,“般”字平声。第六句“抽金钗、欲买丹青手”,“抽”字平声。第七句“写别来、容颜寄与”,“来”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张词。

变体,双调九十三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以张先词《卜算子慢·溪山别意》为代表。此与柳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以下各添二字押一短韵,前段结处摊破句法异。

格律对照

编辑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江枫渐老,汀蕙半雕,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  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中、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 离肠万种,奈归鸿难寄。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中仄平中仄。中平平、中仄平平仄。仄仄中、 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

变体

格律对照例词:《卜算子慢·溪山别意》

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蘋春晚。欲上征鞍,更掩翠帘回面。相眄。惜弯弯浅黛长长眼。奈画阁欢游,也学狂花乱絮轻散。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水影横池馆。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一晌凝思,两眼泪痕还满。难遣。恨私书、又逐东风断。纵梦泽、层楼万丈,望湖城那见。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作品

编辑

唐·钟辐《卜算子慢·桃花院落》

宋·张先《卜算子慢·溪山别意》

宋·柳永《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清·俞士彪《卜算子·夏日访王丹麓兼读峡流词》

清·储宪良《卜算子慢·落花》

清·叶绍本《卜算子慢·五人墓和谢椒石观察韵》

清·周之琦《卜算子慢·画帘微雨追往悼今率成此解时咸丰丁巳仲秋六日也》

下一篇 织花

上一篇 夜厌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