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史论丛 编辑
《中华文史论丛》创刊于1960年,是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古籍出版社主办的学术刊物。
据2020年第1期《中华文史论丛》期刊内页显示,《中华文史论丛》编委会有顾问10人、编委26人、执行编委4人,编辑部有责任编辑4人。
据2020年9月21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华文史论丛》共出版文献1023篇,总被下载284706次、总被引278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366、(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250。 据2020年9月2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华文史论丛》载文量为957篇、基金论文量为173篇,被引量为436次;2018年影响因子为0.28。
中文名:中华文史论丛
外文名: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语种:中文
类别:文史哲综合
主管单位: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古籍出版社
编辑单位:《中华文史论丛》编辑部
创刊时间:1960年
出版周期:季刊
国内刊号:31-1984/K
国际刊号:1002-0039
邮发代号:4-800
属性:中文核心期刊、CSSCI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72号
期刊领导:朱东润、李俊民、罗竹风
1960年,《中华文史论丛》创刊。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华文史论丛》被迫停刊。
1978年,《中华文史论丛》复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栏目方向
刊登内容
《中华文史论丛》内容涉及从先秦到五四时期的文学、史学、哲学、语言文字学、版本目录学、中国古代科技、敦煌学、民俗学和中外关系、文化交流等领域。
人员编制
据2020年第1期《中华文史论丛》期刊内页显示,《中华文史论丛》编委会有顾问10人、编委26人、执行编委4人,编辑部有责任编辑4人。
职务 | 名单 |
顾问 | |
编委 | 吕健、李伯重、李零、沈卫荣、茅海建、姚大力、秦晖、莫砺锋、奚彤雲、高克勤、陆扬、陈平原、陈来、陈尚君、章清、张国刚、葛兆光、傅杰、廖可斌、荣新江、熊月之、刘石、刘永翔、阎步克、罗志田、罗新 |
执行编委 | 张国刚、陈尚君、高克勤、吕健 |
责任编辑 | 胡文波、刘赛、乔颖丛、戎默 |
收录情况
《中华文史论丛》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收录。
出版发行
据2020年9月21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华文史论丛》共出版文献1023篇。
据2020年9月2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华文史论丛》载文量为957篇、基金论文量为173篇。
影响因子
据2020年9月21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华文史论丛》总被下载284706次、总被引278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366、(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250。
据2020年9月2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华文史论丛》被引量为436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华文史论丛》影响因子为0.28,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9种)中排第5438名。
办刊宗旨
《中华文史论丛》以“言之有物、不尚空论”为宗旨,倡导理论与考据相结合,重视把文史哲作贯通研究,注意发表海外中国学研究者的论文。
投稿须知
一、摘要与关键词:文章要提供100-200字的摘要,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提供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撰写的文章字数以2500-4500字为宜。
二、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职称、职务、学历、主要研究方向等(研究生须注明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三、注释:注释序号(上标)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附于文末。
四、非正式出版物(如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未正式发表的讲话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五、参考文献的格式:
1、参考专著: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参考报纸、期刊:作者.文题.报刊名,出版年,卷(期、版次),其止页码(具体情况可以参照中国国家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六、资助项目需注明资助者、项目编号。
职务 | 名单 |
主编 | 朱东润、李俊民、罗竹风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