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尔康 编辑
冯尔康,男,1934年出生于江苏仪征,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文名:冯尔康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34年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职业:教师
出生地:江苏仪征
职称:教授
性别:男
1955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系,
1959年毕业,留校在古代史教研室任助教,旋为中国古代史·明清史研究生,毕业后仍在教研室任教职,历经“文革”,而后晋升讲师、副教授,
1985年为教授,一度为台湾暨南大学客座教授,
2002年退休。
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
中国谱牒学会副会长
现兼任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冯尔康
清代史学
一是政治史及人物传记,撰著《雍正传》(1985),系我国大陆学者第一部较系统地论述雍正帝及其王朝的政治改革与历史地位,兼述清代历史分期。
二是清代社会史,有专书三部:论文集《顾真斋文丛》(《清代社会群体史论》,2003),
为清代社会经济史、社会史方面的论文汇集,所收《清代地主层级结构及经营方式述论》、《清代的婚姻制度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述论》等文,均较全面地开展地主、婚姻、妇女史的论述;《清人社会生活》(合著,主要作者和设计者,1989),
20世纪下半叶第一部断代社会史之作,探索写作断代社会史的结构和方法;
《清人生活漫步》(1999,《生活在清朝的人们》2005)。
三是宗族史,著有《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2005),除了讲述清代家族史,还讨论20世纪的近当代家族的走向。
四是文化史,发表《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红楼梦>》(1974)
曹雪芹和<红楼梦>(1986)两个小册子,
《清世宗的<悦心集>与曹雪芹的“好了歌”》(1988)等文。
五是清史史料学研究,前后作有《清史史料学初稿》(1986)
《清史史料学》(1993)
《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2000),
皆系较全面、较系统的研讨断代史史料学专著。
中国社会史研究是新时期倡导、推动社会史研究者之一,认为社会史是历史学的一门专史,属于交叉学科研究,是历史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联系桥梁,此种研究给予历史学以新的活力,促使史学功能从政治向社会文化方面转化。著有《中国社会史概论》(2004),著重理论探讨,并提出关于社会史史料的新概念和搜集方法。主编并撰写《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1988),在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初期起过积极作用。
(1)中国社会结构史。主编并主撰《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1994),
在长达近20万字的绪论中,概括中国古代至近代前期的社会结构模式及其变化,同时写出探讨文章《社会结构理论与中国社会结构史研究》(1994)论文。
在社会结构中特别关注古代农民与地主的历史,著文《关于中国封建时代自耕农的若干考察》(1989)
《中国古代农民的构成及其变化》(1998),
认为自耕农在相当长的历史中是农民的主体,而农民包括自耕农、佃农和平民地主,不赞成笼统地说封建社会的矛盾是农民和地主构成的,强调自耕农与国家的关系。
(2)中国宗族通史的清理,写作《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1996);
主持并写作《中国宗族社会》(1994),将中国宗族史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先秦的贵族、典型宗族制,中古的士族宗族制,宋元的官僚宗族制,明清的绅衿宗族制,发展趋势是平民化和民众化;
参与编辑《中国家谱综合目录》(1997),
为该书写出长篇序言,论证谱牒的学术价值。近年著有《中国宗族制度与谱牒编纂》(2011)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和,近当代宗族史和谱牒学的论文集。
(3)文化史研究,也有三方面:伦理修养,作《砥砺篇》(中华文化集粹丛书之一,1991);
论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强调国家、政府、民人三者间互有义务的关系,写有《论历史上爱国思想的发展与实践》(1996)、
《关于历史课的爱国主义教育》(2002)等文;
论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作《略论当代中华文化建设与资源利用》(2003)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2003)等文。
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05-2
古人生活剪影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03-01
徽学研究
作者名称 冯尔康
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10-9
清代人物三十题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12-10
清人生活漫步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04-1
去古人的庭院散步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05-01
史料学研究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19-9
雍正传—中国历代帝王传记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03-9-1
雍正皇帝全传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1994-11
雍正继位新探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08-5-1
中国古代宗族与祠堂-2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中国历代帝王传记:雍正传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1998-10-1
中国社会史概论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04-1
中国通史(第十册)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1992-3
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砥砺篇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1991-10
中国宗族社会
作者名称 冯尔康
雍正传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1985-9-1
清史史料学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04-3
生活在清朝的人们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05-1-1
顾真斋文丛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2003-6
清人社会生活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1990-7
雍正继位之谜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作品时间1990-10
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
作者名称 冯尔康
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
作者名称 冯尔康
查看更多书籍
对历史认识论,主张历史学是“说故事”的陈述史事学问,重视时(时间)、空(地点)、人(人物)、事(情节、制度)和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人文环境)五个要素,以此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学,就此写有《“说故事”的历史学与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2004)。史学研究理论方面,重视等级理论的运用,因为等级既是制度的规定,又是习惯形成的,贯彻到各个社会层级、各种社会领域,因此用等级制度和观念观察历史,可能对历史现象解释得多一些,就此撰文《审视“定论”与等级分析——以关于封建时代农民、地主的理论为例》(1998)。研究法方面,多年从事微观的实证研究,不过认识到实证研究应提升到理论层次,宏观研究应向实证研究靠拢,应有实证研究的本事。关于史学研究的社会功能,审时度势,似乎是从政治功能向社会文化功能转化,史学工作者要使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有益的休闲读物,为此撰写《古人社会生活锁谈》(1992,《古人生活剪影》1999,《去古人的庭院散步》2005)、《雍正继位之谜》(1990)等书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