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组蛋白 编辑
非组蛋白是细胞核中组蛋白以外的蛋白,包括以DNA 为底物的酶以及作用于组蛋白的一些酶,如组蛋白甲基化酶,此外还有DNA 结合蛋白、组蛋白结合蛋白和调控蛋白。非组蛋白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不同组织细胞中其种类和数目都不相同。非组蛋白对DNA 具有识别特异性,识别信息来源于DNA 核苷酸序列本身,识别位点存在于DNA 双螺旋的大沟部分。识别与结合靠氢键和离子键。在不同的基因组之间,这些非组蛋白所识别的DNA 序列是保守的。非组蛋白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包括基因表达的调控和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形成,如帮助DNA 分子折叠,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域协助启动DNA 复制,控制基因转录,调节基因表达。
未结合蛋白的自由DNA在凝胶上迁移最快,而与蛋白质结合的DNA迁移慢,一般结合的蛋白质分子越大,DNA分子的延滞现象越明显,然后通过放射性自显影分析,即可发现一系列DNA带谱,每条带分别代表不同的DNA-蛋白质复合物。每条带相对应的结合蛋白随后再通过细胞抽提物组分分离方法被进一步分开。
2、多样性:非组蛋白占染色质蛋白的60%~70%,不同组织细胞中其种类和数量都不相同,代谢周转快。包括多种参与核酸代谢与修饰的酶类如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HMG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染色体支架蛋白、肌动蛋白和基因表达蛋白等。
3、特异性:能识别特异的DNA序列,识别信息来源于DNA核苷酸序列本身,识别位点存在于DNA双螺旋的大沟部分,识别与结合靠氢键和离子键。在不同的基因组之间,这些非组蛋白所识别的DNA序列在进化上是保守的。这类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形成与DNA结合的螺旋区并具有蛋白二聚化的能力。
4、功能多样性:虽然与DNA特异序列结合的蛋白质在每一个真核细胞中只有10 000个分子左右,约占细胞总蛋白的1/50 000,但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包括基因表达的调控和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形成。如帮助DNA分子折叠,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域;协助启动DNA复制,控制基因转录,调节基因表达等。
α螺旋-转角-α螺旋模式
(helix - turn - helix motif)
α螺旋-转角-α螺旋模式
锌指模式
(zinc finger motif)
锌指模式
亮氨酸拉链模式
(leucine zipper motif,ZIP)
亮氨酸拉链模式
螺旋-环-螺旋结构模式
(helix - loop - helix motif,HLH)
螺旋-环-螺旋结构模式
HMG框结构模式
(HMG-box motif)
在发现一组丰富的高速泳动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以后,首先命名HMG框结构模式。该结构由3个α螺旋组成 boomerang-shaped 结构模式,具有弯曲DNA的能力。因此,具有HMG框结构的转录因子又称为“构件因子(architectural factor)”,它们通过弯曲DNA、促进与邻近位点相结合的其他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而激活转录。SRY是一种HMG蛋白,在人类男性性别分化中具有关键作用,HMG蛋白由Y染色体上一个基因编码,在诱导睾丸分化途径中一些相关基因的转录活性被HMG蛋白所激活。
2、遗传信息的保持和表达调节(HMG14,HMG17及许多酸性染色体蛋白质);
3、染色体的结构支持体(matrix protein,基质蛋白质等;scaffold protein,支架蛋白质)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