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汤 编辑

福建传统小吃

兜汤兜汤

兜汤,福建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是端着喝的汤。 由于兜汤味道清甜爽口,适合下饭,时间长了,兜汤便成为客家人的家常汤,将之纳入家常食谱,并作为早餐的必选汤,也成为大街小巷的风味美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兜汤

分类:客家美食

口味:清甜爽口

主要食材:瘦肉、牛肉、鱼肉

食品用料

编辑

瘦肉、牛肉、鸭肉、鱼肉等任选一种,食盐、味精、酱油和香油、地瓜粉、葱花、香辛料包

做法

编辑

兜汤的制作很简单又很有讲究,主要有“猪兜”和“牛兜”两种,猪兜,取上等猪瘦肉,切成指头大小,采用横切法,切断肉纤维。将切好的瘦肉拌入食盐、味精、酱油和香油,用手抓匀后下芡粉。芡粉为地瓜粉,适量撒入猪肉里,用双手用力搓匀,直到将芡粉深深芡入猪肉纤维内为止。煮“猪兜”用滚水,将搓好芡粉的肉放入翻滚的水里,水再开一次就好了,将火撤去不能再煮,否则就不脆嫩了。当然,水里有盐、味精、料包和鱿鱼、墨鱼等,起锅后放入麻油、葱末、香菜都可。牛兜的制作工艺与猪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可以一煮再煮,直到煮烂为止,牛肉也不一定是上等牛肉。

营养价值

编辑

清早吃碗兜汤,配上油饼、油条、小笼包、卷蒸(簸箕粄)等,就可以应付一上午,冬日来碗微辣的兜汤可暖身子,晚间要碗兜汤,权当夜点充饥。

菜品特色

编辑

在长汀、宁化、上杭、永定、清流、武平和连城,还可以吃到兜汤,只是各县的做法有所不同,风味也各异。

食用须知

编辑

兜汤稍许熟了,一定要趁烫吃,汤鲜肉滑,引人垂涎。

相关习俗

编辑

客家人居住在山区,生活清苦,不可能顿顿鱼肉,于是生意人煮了肉汤,用火炉煨着与碗筷凑成一担,挑着走街串市,现做现吃,用网兜兜着烫熟即可,大受欢迎。由于条件所限,汤一般只能或站或蹲端着吃,“端”在客家语中为“兜”,也就传音曲意地成了“兜汤”一词。受偏爱的小孩由父亲带着去吃上一碗兜汤,解馋,也是莫大的幸福和满足。兜汤成了客家劳动人民补充蛋白质的重要来,也渐渐发展为一种风味。

在客家话里说端为“兜”,便按端着取食的形式,将此小吃取名为“兜汤”。另一说法是把兜汤放进担子里,有兜着卖的意思,而叫“兜汤”。

在素来讲究美食的汀州,以鱼、鸡、鸭肉打片做成的兜汤也大行其道。

兜汤源于街头小吃,酷爱美食的客家人,于是将之纳入家常食谱,并作为早餐的必选汤。因为源于草根,因此以其平实美味,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龙岩城无数小店的招牌,堂而皇之地书写着它的大名以招揽顾客,即是明证。

下一篇 四星望月

上一篇 碗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