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及第汤 编辑

汉族传统小吃

三及第汤三及第汤

三及第汤是一道汉族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 在科举取仕时代,状元、榜眼、探花为殿试头三名,合称三及第。林召棠(清朝状元)用猪肝、瘦肉、猪肚子三种猪内脏比作三及第,三及第汤由此而得名。

客家人将三及第配上枸杞叶、咸菜等辅料,再加上几滴酒糟,便做成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三及第汤。一碗三及第,加上一大碗的腌面,这样丰富的早餐是许多惠州、梅州客家人的最爱 。

2015年,蕉岭三及第被列入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三及第汤

分类:传统小吃,客家菜

口味: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主要食材:猪肝,瘦肉,粉肠,枸杞叶

首创者:林召棠

配料:糟汁、咸菜、盐、味精

流行地区:惠州、梅州

简介

编辑

“三及第”是广东省蕉岭县民间传统特色小吃,是本地人民在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以及对饮食文化的理解,充分利用本地的菜肴资,而创造形成的佳肴。距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三及第在蕉岭人民眼里,不仅是可口的佳肴,更是包涵了一种落地生花的文化,寄托了蕉岭人民对尊儒重教、立身功名、报效社稷的思想。

三及第这种平民化、民俗化与营养化的清爽小食,已经在千千万万家中生根开花。它既是美味食品,又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俗话有“早上一碗三及第,上山打虎有力气”的说法。

2014年,蕉岭县三及第被广东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南方日报评为“广东省传统特色小吃”。 2014年,在蕉岭县长寿食品评比会上,“三及第”被评为十大长寿菜肴之首。

蕉岭县已经在2010年把这一传统特色小吃批准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针对它的传承和保住,制订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把它列入长寿食品,作为蕉岭长寿之乡的品牌。同时,对它的传承技艺进行了一系列的挖掘和保护。

三及第已经成为蕉岭饮食的代表性佳肴。

“蕉岭三及第”已分别被蕉岭县和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11月,由梅州市旅游局、梅州日报社、梅州市餐饮协会共同举办的“十大客家健康美食”评选活动结果揭晓,醋溜鱼榜上有名。

配料

编辑

三及第:猪肝+猪颈肉+粉肠

五及第:猪肝+猪颈肉+粉肠+猪心+猪腰

六及第:猪肝+猪颈肉+粉肠+猪心+猪腰+生肠

做法

编辑

原料:猪肝二两,猪粉肠二两,猪颈肉三两,枸杞叶若干。

配料:糟汁10克、咸菜20克、盐5克、味精5克。

制法:先将猪肝、猪颈肉切成薄片,猪粉肠 刮净,肠内异物洗净,切成段,把切好瘦肉拌入薯粉。起镬放入汤水,加咸菜、糟汁待汤水滚沸时加入枸杞叶,再加入猪肝、猪颈肉、粉肠调味,滚煮到刚熟时上碗即成。

也时兴煮三及第汤时加“一点红”、“萝卜青”、“甜菜叶”等蔬菜。还可加点红粬,起暖胃之功效。

注意:猪肝、猪颈肉、粉肠等一定要新鲜,最好不要过水。

下一篇 白斩河田鸡

上一篇 三杯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