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州皮影 编辑
华州皮影,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华州皮影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关中东部的华州一带,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宋时期,在清末民初发展到鼎盛时期,是陕西东路皮影之代表。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华州皮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华州皮影
产地名称: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
品质特点:雕工细腻,线条明畅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2017年第117号公告
批准时间:2017年12月29日
华州皮影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影偶以秦川牛皮为原料,经过刮、磨、刻、染、熨、缀等20多道工序手工精雕细刻而成。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景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的处理。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息浓厚。是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家热衷的对象,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华州皮影
华州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经109°36′00″—110°2′48″、北纬34°12′27″—34°36′27″之间。南依秦岭与洛南县交界,北临渭河与大荔县、临渭区隔水相望,东与华阴市毗邻,西与临渭区接壤,西南一隅与蓝田县相连。华州区地势南高北低,落差较大,海拔高度2646米—334米。华州区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雨适量。 秦川(今华州区地域)盛产秦川牛皮,秦川牛皮制作华州皮影的原料。 华州是陕西东部的重州。历代建都于长安的帝王皆于华州置府衙、建驿亭,布重兵,遣要将,视为要冲。华州,南叠巍巍秦岭,北绕曲曲渭水,山水间,黄土陇原,碧野联川;沟壑里,清泉漫溢;在这块地貌叉错秀丽的州土上,孕育出了”纸影演故事”和皮革雕花冠饰和今日的“皮影戏”。 华州区是"中国皮影之乡", 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华县(古华州)是陕西皮影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华州皮影
华州皮影
华州皮影
华州皮影
近代战乱,华州皮影与中国各派系一样,时起时落,但一脉相传从未间断。表演社团全盛时百余家,后降到不足20家。新中国成立以后,华州皮影得到发展,成为中外交流的文化使者,走向了全球三十多个个国家地区。2006年6月,华州皮影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3月,"华州皮影制作工艺"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10月,华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7年5月,华州皮影应邀参加世界三大艺术展之首的威尼斯双年展,为全球慕名而来的嘉宾奉上了一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独特视觉盛宴。
2017年以后,在国家倡导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华州皮影艺术家们主动适应艺术发展的时代趋势,创作出了如卡通剧《鹤与龟》,芭蕾舞剧《白毛女》,现代皮影《迈克尔·杰克逊》等一系列皮影剧,让华州皮影这一古老的艺术实现历史与现代的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的融合。在雕刻技艺方面,将皮影与工笔画结合,以刀代笔,雕刻出的人物更有动感和活力。人物设计方面,增加了卡通形象,动物形象,现代人物等系列,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剧本创作上,大胆尝试传统剧目改编,国际元素的吸纳,纯音乐表现等内容。表现形式上,加入现代声、光、电、音乐等新元素,让舞台表现力更具有现代感。产业发展上,一改传统的侧脸人物刻画方法,从收藏装饰、观赏角度设计人物正脸,同时将皮影与高科技充分结合制作成皮影壁灯,让古朴典雅的皮影进入普通家庭装饰、收藏行列。
2018年,华州皮影远销加拿大、法国、日本、德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3亿元
华州皮影被誉为“国宝”和“世界电影鼻祖”,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华州区(华县)“中国皮影艺术之乡”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华州皮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华州皮影
地域保护范围
华州皮影产地范围为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10个镇(街道):华州街道、杏林镇、瓜坡镇、莲花寺镇、赤水镇、柳枝镇、下庙镇、金堆镇、高塘镇、大明镇。
华州皮影
质量技术要求
一、产品名称
华州皮影。
二、保护范围
华州区9个镇1个街道:华州街道、杏林镇、赤水镇、瓜坡镇、下庙镇、莲花寺镇、柳枝镇、高塘镇、金堆镇、大明镇。
三、生产加工要求
1.选皮:选用当地3-4岁秦川牛皮为原料,表面平滑光亮,无斑点,坚韧富有弹性。
2.制皮:将选好的牛皮放入保护区域范围内的水中浸泡5至7天,取出用刀刮制;去毛去脂肪,直到把皮刮薄刨亮,牛皮刮至5毫米-7毫米,每年农历2、8月份上架自然阴干10-15天。
3.雕工:基础雕刻技法是“推皮走刀”,即以手劲运转牛皮,以皮触刀,皮走刀不走,刀路光滑。断口茬应平齐,齐口应平直,尖口应锐,圆口应润。线条明畅生动,阳刻线条要齐整无毛茬,无断茬,暗刻只刻线不雕透。
4.花饰:影人衣装衣饰花纹以梅花、鱼鳞、星眼、雪花或者万字花图案为主。线条应连贯,不间断、不单列;花瓣、花型要对称,大小应均匀,无断茬。
5.染色:颜料加牛皮熬制而成,通过特有的三次加热敷彩法,工笔重彩,色彩鲜艳,色彩搭配大红大绿对比强烈。分色采用镂线,用固有色彩平涂分填,通过套染、晕染和勾绘等方法,多次烘染,自然调和,形象绚丽多彩。
6.出厂检验:检验人员,在自然光线充足的地方按相关技术要求对成品进行目测检查,合格后方可出厂。
四、质量特色
1.华州皮影多为正侧面,以轮廓勾画,造型别致,色彩艳丽,雕工细腻,线条明畅。艺术欣赏装框;表演用装签。
2.华州皮影厚度为0.5毫米-3毫米,含水率不大于7%。
3.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华州皮影尺寸根据作品大小而定。
专用标志使用
华州皮影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渭南市华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华州皮影的检测机构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华州皮影的表演
据史书记载,是汉武帝的痴情催生了皮影。话说有一天,汉武帝刘彻在宫中设宴,宫廷乐师李延年作为表演嘉宾在席间高歌一曲惊艳四座:“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感叹道:“世上真有这样的美人吗?我怎么从未听说过?”李延年回禀称:“微臣唱的人正是自己的亲妹妹,而且绝没有夸口。”汉武帝大感好奇,便立刻召见李妹妹。见到她后,发现她果然是美艳动人,倾国倾城。于是将她纳入宫中为妃。
李夫人不仅貌若天仙,更让人称奇的是,她心思缜密、聪慧绝顶,身为女流之辈却能熟练运用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李夫人的高明,还在于清醒自身的处境和了解帝王的心性,而且不幻想爱情,因此生前专宠死后哀荣。这才思,不仅陈阿娇、卫子夫、王夫人和钩弋夫人望尘莫及,如果放在唐朝,怕是也能成为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这么夸她绝对不是过誉,《汉书·外戚传》中对李夫人拒见汉武帝的事做了详细记载。书中说,李夫人深得汉武帝宠爱,可惜入宫享福没有几年就染病不起。汉武帝多次到她的寝宫探视病情,但李夫人自始至终拒绝面见汉武帝。每次听到汉武帝来看她,李夫人就急忙以被盖面。她伤心地说:“妾身长期卧病在床,容颜憔悴,不愿这样见陛下。我将死之时,只有一个心愿,希望陛下善待我的儿子昌邑王及兄弟们。”
汉武帝悲痛地说:“夫人都说自己快要死了,难道连最后一面也不愿意与朕相见吗?”李夫人还是婉拒说:“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身容颜倦怠,唯恐冒犯圣上。”汉武帝劝慰她说:“只要能见你一面,无论你提什么要求朕都答应。”李夫人再推辞道:“厚待我的亲人全凭您的心意,不在于见这一面。”汉武帝再三要求见面,但李夫人背过身去啜泣,再也不答话。汉武帝只得怏怏而去。
汉武帝走后,丫鬟们不解地问她:“您既然想嘱托陛下,为什么还要惹陛下不高兴呢?”李夫人叹气说:“因为容貌,我才能够从微贱的地位获得宠爱。以美色取悦人者,色衰则爱驰,爱驰则恩义断绝。陛下之所以还能念念不忘地来看我,只是因为我的容貌。现在如见到我容貌毁坏,颜色非故,一定会厌恶我抛弃我,还怎么会爱屋及乌厚爱我的儿子兄弟呢!”
正是因为看透现象见本质,李夫人至死也没让汉武帝见上一面。事情果然不出李夫人所料,她狠心拒见汉武帝,非但没有引起皇帝的愤恨,反而激起了他无限的怜悯和痛苦。李夫人病逝后,汉武帝对其思念不已,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皇宫内,日夜瞻顾,徘徊嗟叹。他还命人遍寻方士,想让李夫人复活重生。
一日,大臣李少翁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恍若真人。李少翁心生一计,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准备妥当,他禀奏汉武帝寻到了招魂的秘术。汉武帝迫不及待想要与李夫人相见。李少翁说:“魂魄怕阳光,必须要等到夜里才能现身。”夜里,他用布遮挡宫殿四周,点上灯烛,恭请汉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汉武帝看到烛影摇晃,隐约见一身影翩然而至,忙问:“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他欲进幕后与李夫人相会,李少翁连忙吹熄烛火,称李夫人的魂魄被惊扰,再也不会回来了。汉武帝后悔不已。招魂相见后,汉武帝更是相思难抑,修筑了“梦灵台”祭祀李夫人。
一个帝王不薄情的爱情故事载入青史,也因此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