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线油塔 编辑
金线油塔是陕西三原地区的一种名贵的传统小吃。它层多丝细、松绵不腻,其形状“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故而得名。它的制法,在清代的《素食说略》中有详细记载。据传是唐代做过丞相的段文昌家中的一位厨娘创制,原名“油塌”,清代时有了改进,选用上等面粉、猪板油等原料,增加油饼层次,把饼状改为塔形,将烙制改为蒸制,名称也由“油塌”改为“金线油塔”,成为上乘美点。油塔蒸好下笼食用时,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盘里,佐以葱节、甜面酱等,别有风味。
中文名:金线油塔
流行区域:陕西西安地区
性质:传统小吃
原料:面粉、猪板油等
始于朝代:唐代
荣誉:中华名小吃
金线油塔历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当时,称为“油塌”。相传,唐代段文昌丞相家里一老女仆擅长制作此品。据《清异录》记载,唐穆宗时,宰相段文昌家里有一号称“膳祖”的老女仆擅长制作这种油塔,且技艺精湛。在40多年的时间里,她曾将此技艺传授给100多名女婢。据说,得其真传的只有9个女仆。西安民间传说,真正能够继承段丞相家老女仆制作“油塌”技艺的,只有一人,足见其此制作技艺不易掌握。
金线油塔
金线油塔
金线油塔
金线油塔经过千余年的变化,制作技术更加考究。金线油塔,现已成为宾馆、饭店招待外宾的上乘美点。
原料准备
面粉500克,猪板油200克,五香粉、精盐、葱段、甜面酱等。
制作步骤
金线油塔
2.拉丝、盘形。把面团擀成三分厚的大方片,将撕去皮膜、切碎的猪板油丁和拌匀了调料面的食盐,均匀地抹在面片上,然后将面片卷起,切成长条块,每条再擀成一分半厚了片,再切成细面丝,用手扯开,拉成细丝,卷起盘成圆塔形,即成油塔;
3.笼蒸。在笼蓖上铺一层薄面片,将油塔有次序地摆好,上面再盖一张薄面片,旺火上笼蒸约30分钟熟。
上桌的金线油塔通常装在盘子里,看起来像个小馒头,用筷子提起塔尖抖一抖放到自己的碗里,瞬间就看到油塔变成一碗松散的金线,闻一下喷香扑鼻,吃到嘴里松松软软,面粉和猪油竟然这样协调。
制作要领
金线油塔
2.抹猪油要均匀;
3.绕盘面丝时应轻缓用力,不使其断;
4.熟后拍打用力适宜,以蓬松为度,不能使其散碎。
金线油塔
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养心,益肾,除热,止渴;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等。
金线油塔
层多丝细,松软绵润,油而不腻,清爽利口,营养丰富,久负盛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