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鹏翮诗选 编辑
《张鹏翮诗选》,胡传淮编选,2006年6月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清代光绪八年(1882)刻本《张文端公全集》为底本,精选出张鹏翮诗歌288首,并附录有关研究资料,是第一部关于张鹏翮的诗歌选本。
中文名:《张鹏翮诗选》
作者:胡传淮
出版时间:2006年6月
出版社:银河出版社
ISBN:9624751986
开本:32 开
朱则杰
胡传淮(右)与朱则杰在苏州
四川省蓬溪县奎阁广场张鹏翮塑像
胡传淮编选《张鹏翮诗选》封面
张鹏翮能够遇到有志的学者,乘宣传地方文化的东风,以单家诗选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对于整个清诗研究来说同样也是一件好事。但愿有更多的清代诗人,也像张鹏翮这样不断进入单家诗选的行列,这样人们对清代诗歌的了解也就越来越多了。
2005年国庆节写于杭州玉泉浙江大学
胡传淮
蜀中张氏,有清望族,文章德业,代有闻人。康熙、雍正朝重臣名臣张鹏翮,尤足称杰。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宽宇,清代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今属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官苏州知府、浙江巡抚、江南学政、两江总督、河道总督、刑部尚书、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子太傅,几乎担任过清王朝从建立到走向鼎盛时期内政、外交的各种重要职务。卒谥“文端”,著有《张文端公全集》。《清史稿》《清史列传》《锦里新编》《四川通志》《辞海》等有传。
胡传淮主编《张鹏翮研究》
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
张鹏翮现存诗600余首,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清新,格调刚健。七言律绝,佳句络绎。诸如民间疾苦、旅思羁愁、离怀别绪、英雄肝胆、儿女柔情、山川景色、乡土民俗、历史人文、异域风光等在其诗中均有呈现。尤其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张鹏翮出使俄罗斯,往返百余日,写下不少纪行诗,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毅顽强的意志,词精句美,诗意浓郁,气格高亢,盛世英气,勃勃有声;俄罗斯异国风光,历历在目,这在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是前无古人的。
张鹏翮论诗主性情,开清代性灵派先声。张鹏翮比清代性灵诗派主将袁枚早60余年,其诗论主张直接影响到其玄孙性灵派大诗人张问陶。著名学者吴庚舜说:“张问陶的诗歌理论一般文学史只着眼于袁枚对他的影响,而忽略了他的高祖张鹏翮对他的直接影响”。由此可见,张鹏翮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是不小的。
胡传淮在南岳衡山
本书作为三百年来第一本张鹏翮诗歌选本,希望在介绍张诗和推动张诗的研究上起到一定作用。这仅仅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希望抛砖引玉,以待来哲。因编选者学识所限,兼之时间仓促,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殷切希望广大专家、学者及本书所有读者批评指正。
在编选和出版本书中,承蒙浙江大学教授、清诗研究专家朱则杰博士赐序;四川省遂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吉泰,中共四川省蓬溪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孝富等同志,鼎力玉成兹举,谨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2005年11月15日
标题 | 作者/出处 | 页数 |
---|---|---|
序言 | 朱则杰 | 1 |
五言律诗 | - | - |
旅夜书怀 | - | 1 |
晚次彭市河 | - | 1 |
夜泊漳脊有怀三弟 | - | 1 |
涪江夜雨 | - | 2 |
兵书峡 | - | 2 |
西塞山闻雁 | - | 2 |
池州道中作 | - | 2 |
古佛寺双松 | - | 3 |
鲍营夜雨追思张梦臣 | - | 3 |
过黄天荡顺风安澜而渡竟不知其险赋此 | - | 3 |
追思六飞兄 | - | 3 |
河间 | - | 4 |
梦大人 | - | 4 |
赤崖山读书处口占 | - | 4 |
南园 | - | 5 |
海棠花有感 | - | 5 |
东明道中 | - | 5 |
顺风渡江 | - | 5 |
燕湖关晚眺 | - | 6 |
赤崖旧宅 | - | 6 |
韩忠臣祠 | - | 6 |
落霞 | - | 7 |
仪征渡江 | - | 7 |
抵巫山 | - | 7 |
七言律诗 | - | - |
恭和圣制淮黄告成韵 | - | 8 |
恭和圣制挽大学士张玉书 | - | 8 |
丁酉诞辰 | - | 8 |
寄二弟 | - | 9 |
留别舍弟 | - | 9 |
过重庆寄弟 | - | 9 |
寄夫人 | - | 9 |
苏坟夜雨次韵 | - | 10 |
吊二苏坟用原韵 | - | 10 |
汉口感怀 | - | 10 |
愁怀 | - | 10 |
荆州清明 | - | 11 |
题太晖观 | - | 11 |
黄陵大士阁 | - | 11 |
旅次书怀 | - | 11 |
香溪 | - | 12 |
黄陵怀古 | - | 12 |
桓侯庙 | - | 12 |
黄州怀古 | - | 12 |
九日 | - | 13 |
下钟寺 | - | 13 |
感怀 | - | 13 |
题观音山阁 | - | 13 |
张王庙 | - | 14 |
飞云楼 | - | 14 |
海船口夜泊 | - | 14 |
黄鹂峡阻风雨 | - | 14 |
江上雨霁 | - | 15 |
登岱岳 | - | 15 |
过风后故里 | - | 15 |
题虞帝琴堂 | - | 15 |
忧旱 | - | 16 |
奉命出使俄罗斯口占 | - | 16 |
早发居庸关 | - | 16 |
弹琴峡 | - | 16 |
鸡鸣山怀古 | - | 17 |
归化城谒关夫子庙 | - | 17 |
登归化城楼口占 | - | 17 |
归化城郊原蒙古持献清茶炒麋伏迎道左喜而赋之 | 17 | |
昭君青冢 | - | 18 |
驻军拉拉克泰有作 | - | 18 |
中秋前一日同陈掌科使还 | - | 18 |
杨林矶 | - | 18 |
登南高峰 | - | 19 |
邳州道中口占 | - | 19 |
泾川道中 | - | 19 |
游茅山 | - | 19 |
吴门访李光禄故宅 | - | 20 |
皂河化险为平 | - | 20 |
鸡头关怀古 | - | 20 |
潼关 | - | 20 |
登明远楼 | - | 21 |
自叹 | - | 21 |
思家 | - | 21 |
星驰过泰安 | - | 21 |
陆漫堤春雨 | - | 22 |
奉使诣上海 | - | 22 |
紫薇花 | - | 22 |
镇江秋夜感怀 | - | 22 |
中途遇雨 | - | 23 |
渡黄河 | - | 23 |
中山晓望 | - | 23 |
登楼 | - | 23 |
思乡 | - | 24 |
己亥十月朔观堂中黄花有感 | - | 24 |
题大佛寺 | - | 24 |
瞿唐 | - | 24 |
丹河 | - | 25 |
铜雀台 | - | 25 |
闻河南水灾 | - | 25 |
雪夜斋居 | - | 25 |
乞还 | - | 26 |
大樟祖居 | - | 26 |
如意而归 | - | 26 |
元日在重庆 | - | 26 |
连枝会 | - | 27 |
哀鸿 | - | 27 |
黑柏沟祖茔被楚民侵占蒙制军清还读罢檄语感而泣下 | 27 | |
万里桥 | - | 27 |
月山 | - | 28 |
题鹤鸣山 | - | 28 |
黉宫古柏 | - | 28 |
遂宁城 | - | 28 |
题灵泉寺 | - | 29 |
书台应瑞 | - | 29 |
龙山晓钟 | - | 29 |
仙井晴霞 | - | 29 |
涪江晚渡 | - | 30 |
鹤鸣夜月 | - | 30 |
梵云春晓 | - | 30 |
云灵仙迹 | - | 30 |
旗山钟秀 | - | 31 |
灵泉圣境 | - | 31 |
五七言绝句 | - | - |
辋川桂花 | - | 32 |
己亥除夕梦中得句 | - | 32 |
清明雨 | - | 32 |
水仙花 | - | 32 |
巫山 | - | 33 |
岳武穆祠 | - | 33 |
范县看卫河 | - | 33 |
太行堤 | - | 33 |
凉夜中元望雨 | - | 33 |
秋后百日红花盛开 | - | 34 |
使节驻江宁闻长孙女没于含山 | - | 34 |
南旺寄富主事 | - | 34 |
梁真定祠 | - | 34 |
夏日经通州驿 | - | 34 |
五龙口 | - | 35 |
新滩 | - | 35 |
巴东 | - | 35 |
巫山 | - | 35 |
虾蟆泉 | - | 35 |
自叹 | - | 36 |
吊德吾庞氏 | - | 36 |
寄懋文 | - | 36 |
白云 | - | 36 |
咏柳 | - | 36 |
初夏藤花始开 | - | 37 |
偶题 | - | 37 |
忆涪水端阳 | - | 37 |
今年海棠未开 | - | 37 |
天署新槐 | - | 38 |
早梅 | - | 38 |
署中藤花 | - | 38 |
七夕 | - | 38 |
春柳 | - | 39 |
桃花寺 | - | 39 |
楝树 | - | 39 |
万寿菊 | - | 39 |
古北口遇雨 | - | 39 |
尧亭古柏 | - | 40 |
石闸 | - | 40 |
仙鹤 | - | 40 |
柳 | - | 40 |
庚子七月二十五日出塞偶作 | - | 40 |
万里骏 | - | 41 |
庚子九日 | - | 41 |
戴村坝 | - | 41 |
雨夜 | - | 42 |
清贫 | - | 42 |
送人 | - | 42 |
柳 | - | 42 |
即景 | - | 42 |
莫愁湖 | - | 43 |
清闲 | - | 43 |
贡院百日红 | - | 43 |
夜雨 | - | 43 |
辛丑季夏三日 | - | 43 |
红梅 | - | 44 |
斋宿容台归梦 | - | 44 |
思乡 | - | 44 |
再过荆州 | - | 44 |
秋日感怀 | - | 44 |
下弦月 | - | 45 |
桓侯庙 | - | 45 |
峡行苦雨 | - | 45 |
筒酒 | - | 45 |
旅夜书感 | - | 45 |
泊凤凰滩 | - | 46 |
石宝矶 | - | 46 |
平都山 | - | 46 |
访何羽圣不遇 | - | 46 |
大渠夜泊口号 | - | 46 |
怀两弟 | - | 47 |
云安道中 | - | 47 |
韩忠臣祠 | - | 47 |
纪梦 | - | 47 |
宿舌口 | - | 47 |
旅店口占 | - | 48 |
题田家 | - | 48 |
白云 | - | 48 |
金山 | - | 48 |
皋亭道中 | - | 48 |
云楼 | - | 48 |
湖上 | - | 49 |
晓行曲 | - | 49 |
宿重兴集 | - | 49 |
观河图 | - | 49 |
兴福院乘凉 | - | 49 |
徐州道中 | - | 50 |
奉圣寺古树 | - | 50 |
高邮道中 | - | 50 |
澄城道中 | - | 50 |
潼关 | - | 50 |
太白骑驴处 | - | 51 |
寇莱公故里 | - | 51 |
郭汾阳祠 | - | 51 |
赵城娲皇陵 | - | 51 |
水帘洞 | - | 51 |
思亲 | - | 51 |
浣花溪 | - | 52 |
盆梅 | - | 52 |
署前藤花盛开口占 | - | 52 |
雨后芍药鲜妍可爱 | - | 52 |
崓山古柏 | - | 52 |
新春见梅花 | - | 53 |
人日过泰安 | - | 53 |
枫桥 | - | 53 |
元宵 | - | 53 |
晴日梅花 | - | 53 |
驻节苏台梦见大人 | - | 53 |
惜紫薇花 | - | 54 |
枇杷 | - | 54 |
羊叔子故里 | - | 54 |
饶阳道中思六飞 | - | 54 |
黄鹤楼 | - | 54 |
紫薇花 | - | 55 |
大文 | - | 55 |
翠鸟 | - | 55 |
田家 | - | 55 |
怀柔道中 | - | 55 |
夫人七十寿 | - | 56 |
新开岭白云 | - | 56 |
重经山店有感 | - | 56 |
读孙冕七十诗有感 | - | 56 |
碧桃 | - | 56 |
喜雨 | - | 57 |
阿喜塞口 | - | 57 |
对藤花怀富太宰 | - | 57 |
通州道中大风 | - | 57 |
凯歌 | - | 57 |
合州冷泉 | - | 58 |
怀刘了庵先生 | - | 58 |
又题温泉 | - | 58 |
官溅溪 | - | 58 |
庆元山 | - | 59 |
暮春归赤崖旧居 | - | 59 |
渔矶 | - | 59 |
交河莲窝偶题 | - | 59 |
牛栏山 | - | 59 |
人日 | - | 60 |
春日重游灵泉寺 | - | 60 |
悼故光禄卿李子静 | - | 60 |
成都青羊宫青羊 | - | 60 |
题昭君青冢 | - | 61 |
喀尔喀曲 | - | 61 |
塞下曲 | - | 61 |
附录 | - | - |
张文端公传 | 彭端淑 | 62 |
张文端公事略 | 66 | |
张鹏翮世传 | 《遂宁张氏族谱》 | 73 |
张鹏翮传 | 《遂宁县志》 | 75 |
张鹏翮世系 | 胡传淮 | 78 |
庆元山张鹏翮父子墓 | 吉成轩 | 92 |
为张鹏翮的人品与文品一辩 | 李朝正 | 95 |
遂宁张氏家族诗人 | 胡传淮 | 108 |
《遂宁张氏族谱》初探 | 胡传淮 | 122 |
后记 | 胡传淮 | 135 |
胡传淮在上海外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