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舒 编辑
王小舒(1953年8月-2017年12月17日),男,出生,上海人。现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基地兼职教授,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有过下乡插队七年的经历。198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山东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经一度在无锡教育学院任职。1993年获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以后留校任教。1995-1996年曾担任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客座教授。另有主持山东公共频道《新闻3家谈》节目。
2017年12月17日,王小舒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享年64岁。
中文名:王小舒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53年8月
逝世日期:2017年12月17日
毕业院校:扬州师范学院山东大学
职业:教师
出生地:上海
代表作品:《中国文学精神的轨迹》、《神韵诗史研究》
性别:男
2000年以来成果获奖情况(成果名称、授奖单位、获奖名称及等级、获奖时间、本人位次)及产生社会影响的情况 《中国审美文化史》获2001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山东教育厅社科成果二等奖,200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排位并列第二);2007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新编中华传统文学精要》获2004年度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位第二),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文学精神》获2005年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排位第二)。2012年获教育部多媒体课件大奖赛一等奖。
2008年被评为山东大学第四届教学名师,2010年获评山东大学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2011年第六届山东省教学名师。
神韵诗史研究
作者名称 王小舒
作品时间1994-6-1
《神韵诗史研究》是1994年6月1日文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王小舒。
小学教育学第二版
作者名称 王小舒
作品时间2007-08
《小学教育学第二版》是200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小舒。
中华传统文学精要
作者名称 王小舒
作品时间2004-2
《中华传统文学精要》是2004年2月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小舒。
新编中华传统文学精要
作者名称 王小舒
作品时间2006-6-1
《新编中华传统文学精要》是一本书籍,作者王小舒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神韵诗学
作者名称 王小舒
作品时间2006-2-1
本书对中国古代神韵诗歌史及其理论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王小舒:男,1953年8月出生,上海人。有过下乡插队的经历。198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山东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经一度在无锡教育学院任职。1993年获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以后留校任教至今。1995-1996年曾...
中国审美文化史
作者名称 王小舒
作品时间2000-10
《中国审美文化史:唐宋卷元明清卷》介绍了中国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美学发展史。内容包括初唐:万象更新、盛唐:恢弘壮阔、中唐:五光十色、北宋:人文荟萃、元代昌盛的舞台大观、文人畸士的翰墨风骨、明代奇艳的市俗世界、清代典雅的末代文化等。通过这些,您将会看到一个美丽的中国。
中国诗歌研究史:清代卷
作者名称 王小舒
《中国诗歌研究史》(清代卷)全面梳理了20世纪清代诗歌研究的成就。全书分清诗研究、清词研究两编,以时代为序,分别考察了清初、清中期、晚清近代诗歌研究和清前期、清后期词研究和清代女性词人研究。全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20世纪清代诗歌研究的历史,对于当下的清代诗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现当代传统诗词研究
作者名称 王小舒
作品时间1900-1-1
查看更多书籍
2002.6-2005.10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 艺术批评学研究
2003.6-2005.10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
《中国审美文化史》 获2001年度山东省优秀图书奖
2002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2002年度山东省教委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3年度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文学精神》 获2004年度中国优秀图书奖
2005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华传统文学精要》获2004年度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2005年度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研项目
2000年以来承担项目情况
名称 批准单位 立项起止时间 立项批号 结项编号 本人位次
学校艺术教育体制与实施方案研究 教育部文艺美学中心 2002-2004 第一
中国诗歌史 国家社科基金委员会 2004-2006 并列第三。
目前正在进行的专题研究情况及近期(3—5年内)的科研计划 一,《审美艺术教育论》二,《中国诗歌史》“清代卷”。
明清之际山左诗人家族群体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 责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