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古建筑群 编辑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诺尔古建筑群诺尔古建筑群

诺尔古建筑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旧城区内,建筑年代为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至清光绪年间。

诺尔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16平方米。该建筑群包括山西会馆、兴隆寺、碧霞宫、城隍庙、清真南寺、清真北寺、清真中寺、清真西寺及清代商号宅院9个建筑组群,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兼有多民族建筑特色。 诺尔古建筑群是多伦诺尔镇作为北方清代商业重镇昔日商贸繁华的见证。 诺尔古建筑群(山西会馆)是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在中国封建后期社会发展和重构的历史见证,它用实物而非文字的形式,向后人真实而形象地述说着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兴隆寺建筑特点、雕刻、彩绘均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典型的汉式建筑。 碧霞宫整体建筑布局紧凑、结构典雅,是典型的中原古建筑艺术风格,而且是多伦城内仅存的一座坐西朝东的汉式庙宇。 清真寺反映了当时回族经济文化之发达。

2006年5月,诺尔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诺尔古建筑群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旧城区内

所处时代:清朝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493-3-19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诺尔古建筑群建筑年代为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至清光绪年间,多伦会盟后,清政府对多伦旅蒙商较重视,并给予较多优惠政策,直隶、山西、陕西、山东等地的商人蜂拥而至,尤其随着汇宗寺、善因寺两座寺院的兴建而日益昌盛,多伦诺尔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座典型的旅蒙商城、蒙古高原贸易都会。其中山西会馆是山西旅蒙商在多伦留下的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从乾隆后期到清末,山西商人一直是多伦商业城的最主要的经营队伍。

兴隆寺

兴隆寺始建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兴隆寺香火最盛在清咸丰年间,有和尚近百名。“文革”期间,正大殿和鼓楼被拆毁。

清真寺

清雍正年间修建第一座清真寺,即清真南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真南寺进行过扩建; 清真北寺始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清嘉庆三年(1798年),清真北寺进行过修缮;清真东寺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清真西寺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清真中寺始建于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回族群众捐资扩建清真中寺。

碧霞宫

碧霞宫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碧霞宫在清咸丰年间香火最盛,每年旧历四月十八开办庙会,当时每天的香客可达数百名。

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由山西籍商人集资兴建。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清道光两年(1822年),民国初年,先后进行多次重修和扩建。

2008年,再次重修山西会馆。工程内容包括复建五座牌楼、竖旗杆、拴马桩、重置钟鼓,彩绘钟鼓楼,檐头、走马版,恢复原有匾额、楹联,重塑关公等人物像金身,填充厅事用具,新建博物馆,开办旅蒙晋商文化文物展。

建筑格局

编辑
诺尔古建筑群位于多伦县旧城区内,总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16平方米。该建筑群包括山西会馆、兴隆寺、碧霞宫、城隍庙、清真南寺、清真北寺、清真中寺、清真西寺及清代商号宅院9个建筑组群,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兼有多民族建筑特色。

主要建筑

编辑
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大戏楼

山西会馆坐北朝南,坐落于多伦县旧城的西南角。原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00平方米。现剩原有建筑的一半,它基本属于中轴建筑,是由住宿区、娱乐区、商业议事区、关帝庙四个部分组成的。山西会馆除古建筑外,还有万斤铜钟、铁铸香炉、砖雕木刻。 会馆大戏楼:会馆大戏楼是会馆的一座“明星”建筑。这座大戏楼全由方形条石砌成,恰好是一个“凸”字型。台上有粗粗的明柱支撑着戏楼的前半部分,楼顶四角鸟嘴似的正檐斜刺苍穹。前面大横梁上悬挂两面明镜,在台下找准位置观看,可映出数里外的善因寺。

兴隆寺

兴隆寺兴隆寺

兴隆寺位于多伦诺尔镇兴隆街,又称“佛殿”,是北京延庆县龙昌寺和河北怀来县龙潭寺之下属寺院,由多伦商民募捐集资,龙潭寺老方丈主持筹建,属汉传佛教系统。兴隆寺座北朝南,四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建有硬山式山门、阁楼式配房、钟鼓二楼及硬山式大殿、配殿、过殿等,该寺曾藏有大小金、银、铜佛像近千尊。兴隆寺建筑群落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布局紧凑。现存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尚存山门、过殿、钟楼、东配殿。

碧霞宫

碧霞宫

碧霞宫位于多伦县多伦诺尔镇东盛街,俗称“娘娘庙”。碧霞宫整体建筑坐西朝东,原占地月6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殿4间,偏殿2间,配殿6间,钟鼓楼各1座,牌楼一座,建厢房6间。院内古树参天,庄严肃穆。大殿是砖木结构,南北两面皆为窗隔,东面是正门,前抱厦为卷棚歇山式结构,底座由长方形条石砌成。大殿正面供奉着云霄、琼宵、碧霄三位娘娘,传说是财神赵公明的三个妹妹。其形态端庄,朱颜丰肌,眉目传神,文静多姿。手持金斗、金剪专来人间生育、转劫。殿内南北墙下站立泥像四尊,各有名讳。旧时习俗,患病之人,叩拜祈祷以求祛病。正大殿左右有偏殿,各殿供有神灵。庙前的牌楼别具一格,呈双重檐歇山式木质结构。

清真寺

清真南寺

自清雍正年间修建第一座清真寺——清真南寺,到清光绪年间,多伦诺尔已经建起了五座清真寺,分别为清真南寺、清真西寺、清真东寺、清真北寺和清真中寺。因历史原因,清真东寺已消失。清真南寺是多伦最早的清真寺院。由回族商人莫天明、马桂芳发起修建,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包括礼拜大殿、邦克楼、南北讲堂、沐浴室等; 清真北寺是多伦城内最大的一座清真寺。由来自宁夏、甘肃的回族商人捐资兴建,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清真寺;清真东寺位于县城东南之南靖堡外,已消失;清真西寺由宁夏、甘肃籍回族商人李宪五、王吉晨等人发起募捐建造,原占地面积约2852平方米,现存礼拜大殿;清真中寺由多伦县回族卫国富、闪云兴等人发起集资兴建,整体占地约1600平方米。多伦的清真寺皆属于伊斯兰古行教派,现存古匾4块,悬挂在清真中寺,分别为“独慈后世”“清真古教”“福佑一真”“仁风普被”。

文物价值

编辑
诺尔古建筑群是多伦诺尔镇作为北方清代商业重镇昔日商贸繁华的见证。 诺尔古建筑群(山西会馆)是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在中国封建后期社会发展和重构的历史见证,它用实物而非文字的形式,向后人真实而形象地述说着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它也是中国古代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实物宝库和实物载体,作为中华民族古文明的一部分,无论是现在和将来,都会成为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认同传统民族文化的纽带。它也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客观的认识历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史为鉴、发扬光大、振兴中华。 兴隆寺建筑特点、雕刻、彩绘均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典型的汉式建筑。 碧霞宫整体建筑布局紧凑、结构典雅,是典型的中原古建筑艺术风格,而且是多伦城内仅存的一座坐西朝东的汉式庙宇。 清真寺反映了当时回族经济文化之发达。

保护措施

编辑

遗址碑遗址碑

2006年5月,诺尔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诺尔古建筑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旧城区内。

多伦县山西会馆

交通信息

自驾: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诺尔古建筑群,路程约4.5千米,用时约8分钟。

下一篇 汇宗寺

上一篇 贝子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