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桥墓群 编辑
藤桥墓群,为三亚伊斯兰教徒古墓群,地处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东溪村1千米番岭坡海滩。
藤桥墓群占地范围大约为东西长200米、南北宽80米。已发现百余座墓,其中地面上竖立墓碑的有60座。 古墓群一直延伸到陵水与三亚市交界的陵水湾畔海滩上,共发现墓葬45座,以其特殊造型、丧俗、文字、图形等以及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闻名于世。是一处迄今为止在中国南方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延续时间较长的阿拉伯伊斯兰教徒墓地。
2006年5月25日,藤桥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藤桥墓群
地理位置: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东溪村
所处时代:唐至明
占地面积:占地20.1亩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无
编号:6-0272-2-5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土福湾墓葬群位于陵水县英州镇土福湾村东500米处的涉海沙滩防风林里。
番岭坡墓葬群
番岭坡墓葬群位于土福湾村西约2000米的低威湾,墓葬就分布在东西长200米、南北宽80米的番岭坡沙滩上。
干教坡墓葬群
干教坡墓葬群位于土福湾村西约1000米的干教坡沙滩上,墓葬南面距海岸约300米。
梅山八人轿墓葬群
梅山八人轿墓葬群位于三亚市西南角的酸梅铺(今梅东、梅西、角头村一带),墓葬就分布在长约1000米、宽约500米的沙滩上。
藤桥墓群
在三亚发现的伊斯兰古墓群不仅数量多,而且十分集中,墓碑雕刻精良。由此可见,这里曾经是当时外地穆斯林的主要聚居区。藤桥古墓群接待过来自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学者和友人,其发现对研究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回族历史及古代三亚商贸史等等均有着十分珍贵的科学价值。
1990年1月藤桥墓群被公布为三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1月2日,海南省政府将藤桥墓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新划定遗址保护范围为20.21亩。
2006年6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其列入其中。
2012年市政府拨出专款50万元编制《藤桥墓群保护规划》。2012年10月,三亚拨专款41万元作为藤桥墓群保护围栏经费,长约470米,高1.9米的护栏建成后,为藤桥墓群撑起“保护伞”。
葬俗特殊,墓葬集中,排列有序,都没有葬具和随葬品,遗体安葬在沙滩上的坑道里,头朝西北(或北),脚向东南(或南),侧身屈膝,面向西,表示面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是典型的伊斯兰葬俗。
墓葬形制
墓葬形制简朴独特,都是竖状土坑墓穴,没有封土,只在前后各竖一珊瑚石墓碑作墓穴的标志。据查阅资料,这种形制的穆斯林墓葬只在伊斯兰教的发祥地阿拉伯半岛,阿曼南部海岸佐法尔古城遗址被发现过。这里的伊斯兰教徒古墓群的墓葬形制明显是直接来源于东非和阿拉伯半岛,与其他各地伊斯兰教流传地区的穆斯林墓葬相比,保留有早期性因素。
墓碑风格
墓碑碑面朝西北,风格基本一致。这批墓碑大小差异不大,规格一般高36—61厘米,宽35—58厘米,厚10—13厘米,前碑相对于后碑要高大些。在形制、纹饰、碑文书写习惯上又有变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