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街古建筑群 编辑

云南省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门街古建筑群西门街古建筑群

西门街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金华镇剑川古城中心区北部的西门街中片区。 古建筑群建造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至崇祯二年(1629年),是云南省现保存较完整、数量相对较多又集中的珍贵明代历史建筑。

西门街古建筑群由九组明代建筑院落组成,占地面积5287.45平方米,建筑面积5452.42平方米。分别为昭忠祠、何可及故居、张勉宅院、王英家宅、何桂枝宅院、段学颜宅院、陈家大院、张时宜家宅及赵将军宅院。各院落历史格局原貌保存完好,平面布置紧凑,功能分区主次分明,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和地方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2006年5月25日,西门街古建筑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西门街古建筑群

地理位置: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金华镇剑川古城中心区北部的西门街中片区

所处时代:明

占地面积:5287.45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0752-3-45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赵将军第始建。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张勉于其父亲所建宅院西北建宅,形成东西两院,张勉宅院的两进院落格局形成。

明嘉庆十一年(1532年),张时宜宅院始建。嘉靖二十年(1541年),王英家宅始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何桂枝宅院始建。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段学颜宅院始建。

明天启四年(1624年),何可及始建其宅院,该宅为西门街何姓古民居群核心建筑,为四合院。天启六年(1626年),陈家大院始建。

明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皇帝颁旨称段高选“满门死难,忠义可风”,除照例典外,惟于照品造坟营葬,建祠立坊,并由朝廷依例拨付银两,派出督理谕莹分道窦绍仁至剑川现场督造施工。

清代,何可及故居、张勉宅院,由住户负责检修,昭忠祠由段高选后裔负责维修。

清代末期,张勉宅院大门年久失修坍塌。

1966年,昭忠祠大门牌坊被金华镇居民委员会拆除。

1970年,在昭忠祠大门牌坊原址建平房一幢,建猪圈两间。在第二院落西侧增建平房一幢。

1972年,昭忠祠后阁因坍塌被拆除。

1987年,何可及故居门楼东西两侧平房升为楼房。

2004年4月,何可及故居正房台明、大门地坪重修时,将原有糯米浆、石灰三合土地坪改为老君山粗面页岩石材地砖。

2014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剑川西门街古建筑群修缮工程的勘察、测绘及设计工作。

建筑格局

编辑
西门街古建筑群由何可及故居、张勉宅院、昭忠祠、王英家宅、何桂枝宅院、段学颜宅院、陈家大院、张时宜家宅和赵将军第九个明代建筑群组成,占地面积5287.45平方米,建筑面积5452.42平方米。古建筑群建造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至崇祯二年(1629年),是云南省现保存较完整、数量相对较多又集中的珍贵明代历史建筑。

西门街古建筑群

主要建筑

编辑

何可及故居

何可及故居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为四合院民居,坐北朝南,由正房、门楼,东、西耳房组成,东西长16.62米,南北长21.96米,占地面积364.97平方米。整个建筑木构件保存完好,均为小青瓦屋顶,土基筑版墙。

正房面阔五间,通面阔16.3米,通进深7.8米,砼地坪,二层楼房,穿斗式木构架,土基筑版墙,小青瓦屋顶。木构件保存完好,梁头雕精美狮纹等纹饰,楼下明间安雕花格子门。东耳房,面阔三间,通面阔8.37米,通进深4.14米,重檐悬山顶,二层楼房,青色筒板瓦,抬梁式木构架。土基筑版墙,木构件保存完好。楼上左右梁架均施两棵短金柱,明间及次间为豆腐块心屉木槛窗木槛墙。西耳房,与东耳房对称,结构等现状基本一致。倒厅、门楼连为一体,面阔五间,通面阔16.3米,通进深4.5米,抬梁式木构架、土基墙、青色筒板瓦,其中保留明代狮纹勾头及滴水20余件。木雕雀替等装饰构件保存完整。大门门楼,单檐歇山顶,面阔一间,大门两侧各置一粗大木墩,墩头刻卷云,与门楼连为一体。斗拱、斗拱挑檐等雕饰保留完整。

张勉宅院

张勉宅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现存格局为两进院,坐西朝东,由正房、倒厅、南耳房组成。占地面积404.61平方米。

张勉宅院门厅张勉宅院门厅

正房坐西朝东,西阔三间,通面阔13.4米,通进深8.7米,重檐悬山顶,二层楼房,穿斗式木构架,肥梁瘦柱。前檐正面木构件雕狮纹、仰莲、卷草纹、万字纹、如意纹等草纹,制作精美,保存较完整。倒厅坐东朝西,面阔三间,通面阔13.4米,通进深6.6米,重檐悬山顶,二层楼房,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现存78件狮纹勾头和86件莲纹滴水。穿插枋雕卷草纹图案,楼上左右明间梁架拱眼各由五道叠梁相连垛成列屏,屏面上雕卷草纹图案,梁架下施卷云纹雀替。次间两山面梁架施两落地金柱,以增强稳定性。南耳房,坐南朝北,面阔二间,通面阔3.5米,通进深4.9米,重檐悬山顶二层楼房,穿斗式木构架。现存40件纹饰勾头,纹饰有狮纹、八卦、寿字、莲花等。厦承重及穿插枋中间施一拱形梁垫。

昭忠祠

昭忠祠保护碑昭忠祠保护碑

昭忠祠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为三进院。东西宽17.41米,南北长62.39米,占地面积1086.2平方米。为明天启间四川巴县县令段高选殉节御建祠堂,由祠堂、过厅、门楼及厢房组成。建筑群主次分明,威严雄壮,为一处主要建筑构架和始建格局基本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祠堂和过厅均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单檐悬山顶。

祠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通面阔12.6米,通进深12.5米,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单檐悬山顶。中开间抬梁木构架,山面均穿斗式木构架,屋架大构件基本完整,雕花雀替等装饰构件大多数保存完整。过厅坐北朝南,面阔三间,通面阔12.7米,通进深8.6米,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单檐硬山顶,青石垒砌台基,覆盆形青石柱础。中开间拾梁式木构架,山面穿斗式木构架。柁墩草莲纹图案,古朴大方,线条流畅。过厅以北至祠堂为第二院,天井西建六开间平房,院内种植柏树、海棠各一棵。门楼旧址上建有一幢土木结构平房。

王英家宅

王英家宅屋面王英家宅屋面

王英家宅位于金华镇西门街,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正房坐北朝南,现保存格局为典型四合院民居。

何桂枝宅院

何桂枝宅院位于剑川县金华镇西门街51号,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一进院,由大门、正房、面房、东西耳房组成,大门及东耳房为现代建筑,明代建筑仅存正房和面房。

段学颜宅院

段学颜宅院位于剑川县金华镇西门街20号,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一进院,由大门、正房、面房、北耳房组成。

陈家大院

陈家大院大门陈家大院大门

陈家大院始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为一进五院,由第一院、第二院、东院、西院和南院组成。第一院由大门、过厅、东西厢房组成。陈家大院第二院是一个四合院。由正房、东西耳房和过厅组成。东院由正房、东西厢房组成。西院由正房、北房、南房和过厅组成。南院由正房、南北厢房、倒座共同组成一个四合院。

张时宜家宅

张时宜家宅西院大门张时宜家宅西院大门

张时宜宅院位于剑川县金华镇西门街张家冲10号,始建于明嘉庆十一年(1532年),五进院格局,现存三个院落。第一个院落为二进院,由大门、二门、正房、倒厅、前院南北耳房、后院南北耳房组成。清代晚期由于失火,正房、倒厅、南耳房皆烧毁,现仅存的明代建筑为大门、二门、前后两院北耳房,其于建筑为清代晚期重建。

赵将军第

赵将军第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格局为四合五天井。由大门、二门、正房、面房、南北厢房及四处漏角组成。

文物价值

编辑
西门街古建筑群,为国内保存较好的民居木构建筑,时代特征突出,格局完整,布局合理,是研究云南乃至中国明代民居建筑发展、街区演变历史的重要实物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与建筑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2003年,剑川古城被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金华镇人民政府开始对古城内的明、清及典型民国居民实行挂牌保护。

2004年,张勉宅院、昭忠祠和何可及故居被剑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西门街古建筑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西门街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金华镇剑川古城中心区北部的西门街中片区。

剑川古城

交通信息

大理汽车北站至剑川客运站,42元/人。

丽江客运站至剑川客运站,25元/人。

剑川客运站距离剑川古城约1千米,步行前往即可。

下一篇 沙溪兴教寺

上一篇 石钟山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