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 编辑
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新桥村西。
1950年11月中旬,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正式开工。1951年5月31日,竣工。1951年6月,通车。1952年6月、1955年4月,经受了2次7级左右的地震,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可以照常通车。1970年,在上游修建了双车道的双曲拱桥后,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就封闭备用。悬索桥经历和见证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和西藏农奴主势力的控制和掠夺,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大渡河悬索桥遗产体现了当时的“苏式风格”,并且由于其有的多个题记、碑记,更丰富了该地区的文化价值;大渡河悬索桥遗产还体现了建国初期的桥梁技术,具有其科学价值。大渡河悬索桥桥梁遗产价值丰厚,值得深入的保护和研究。
2019年10月,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中文名: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
地理位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新桥村西
所处时代:1951年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702-5-18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52年6月、1955年4月,经受了2次7级左右的地震,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可以照常通车。
1970年,在上游修建了双车道的双曲拱桥后,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就封闭备用。
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全景
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东西两岸门式索塔高约16米,桥长约132米,桥面宽4.5米。钢索是由27根直径约3厘米的钢丝组合成的主索,分布在索塔左右两侧,中间分别由45根钢制吊杆将桥身悬吊在大渡河上,桥身由无数钢架铆焊而成,钢架上铺0.5米见方的方墩枕木,枕木上再铺“人”字形拼木。桥上可通行一辆卡车,最高载重量为15吨。该桥总投资147.5104万元,实际支出占预算数的86.2%。
主缆:根据桥梁两岸地形条件的不同,主缆分跨跨径长度为25米+136米+41米,矢跨比为1/11。全桥共设置两根主缆,采用27根直径30毫米规格钢丝绳拧股为主缆。
吊索
吊索:采用90根直径为30毫米规格的单股钢丝绳作为吊索,吊索纵桥向间距为2.9米。边跨无吊索。
加劲梁
加劲梁:钢桁架梁为133.4米单跨简支梁,桁高3.175米,节间长2.9米,桁架中距为5.08米,主梁由若干工字钢及钢板用铆钉连接,在两跨之间再用钢梁剪刀支撑而成。
索塔及基础
左右岸索塔
锚碇
碉堡
两侧栏杆
题词
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
碑记
西岸碉堡左侧壁心、西岸碉堡右侧壁心
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西桥头正面竖有三道屏墙,左为18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撰写的碑文,中间是毛泽东《七律·长征》,右边为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建桥碑记。桥西门式索塔两侧有西康省政府主席廖志高题写的楹联。在桥西的正对面崖壁墙上,由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题撰的“大渡河桥碑记”,阴刻的文字清晰可辨。
地理位置
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新桥村西。
大渡河大桥
交通信息
自驾: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路程约1.3千米,用时约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