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统祠墓 编辑
庞统祠墓是安葬和纪念三国时代刘备的军师庞统的地方,位于德阳市罗江区鹿头山白马关,东距城区5公里。
建安十八年(公元214年)夏,庞统随刘备进攻雒县(今广汉市),庞统身先士卒,率众攻城,被守城的兵将用箭射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痛惜,将庞统厚葬于此 。2006年,庞统祠墓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庞统祠墓
外文名:pangtongcimu
2006年:庞统祠墓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09:00-17:00
建议游玩时长:1小时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四川省德阳市
门票价格:旺季:30.00元 淡季:20.00元
位置:罗江县西五公里
张飞点将台位于庞统祠墓西,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叠平台,据说点将台是张飞思念庞统,在夜梦中用赶山鞭赶石筑成。实为诸葛亮长子诸葛瞻抵御将邓艾点将布防处。站在点将台上远眺,方圆几十里山水尽收眼底,别有一番风光。
落凤坡古驿道傍祠而过,全部由石板砌成,车辙斑斑,苔藓密布,是古代自秦入蜀的大道,在罗江境内约4.7公里。
庞统祠墓周围古柏掩映,挺拔刚劲,苍翠葱郁,传说有为张飞亲手所植者。远望参天的古柏林,似绿云翻腾,气势壮观;近看枝叶,霜皮溜雨,黛色参天。据测祠内所存两株古柏,距今已一千七百余年。
庞统祠墓
庞统祠墓位于罗江城西五公里,古代由秦入蜀都最后一道关隘,是缀连在三国遗踪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
二师殿前有两株千年古柏,传说是张飞为悼念庞统所植,故名张飞柏,其树冠左呈龙形,右似凤状,又称龙凤柏。二师殿是奉祀庞统、诸葛亮的殿堂。塑像背景再现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战乱场景。二师殿后是栖凤殿,供奉的庞统坐像为侧身正面立像,再现了庞士元多谋善断,坚毅果敢的大将风度。
步出栖凤殿后墙的两侧耳门,庞统的墓园就出现在眼前。墓顶为石雕镂空宝顶,下压八角凤尾;墓体为石箍圆柱实体,总体宛如一顶巨大的将军盔。庞统墓的外观造型与庞统的身份十分相符,在名古墓中堪称一绝。听说前来参观凭吊者,手摸墓顶石雕角檐3下,再摸自己头顶并绕墓3圈,会免灾除病,许愿会显灵。
相关人物
庞统
诗文作品
后人对庞统之死作诗叹息: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
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三国演义》的庞统有更多的智谋表现。而史实的庞统则与法正先后为刘备在野战、军事方面的倚重的智囊。陈寿先生比法正为程昱郭嘉,比庞统为荀彧。
墓的由来
庞统祠、墓,原名汉靖侯祠,史料载:“《秦蜀驿程后记》上有诸葛公庞靖侯祠,有碑题汉代龙凤二师祠,又有古落凤坡碑,今名白马关”。
庞统祠墓
庞统的事迹被后人推崇。自刘备为庞统建祠后,庞统祠墓几经兴废。现存祠墓是清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在王屏藩乱蜀时(1682年)摧毁的祠墓原基础上重建的。古往今来,许多军事家、政治家、文人墨客常来此凭吊忠烈,并留下观感诗文。南宋诗人陆游《过庞士元墓》有“士元死千载,……父老岁时思,……”的咏叹。
民俗文化
据史志载,每年农历正月二十至二十八日为庞统祠庙会。初春日,人们络绎不绝,前往进香献帛,寄托哀思,遂成习俗。1980年,庞统祠墓恢复庙会。先后增建凤雏碑廊、狮雕、凤雏广场、庞统生平事迹展厅等。会期或相关节日表演民俗节目或举行大型古装祭祀。常年亦有各界人士入庙瞻仰、凭吊。祠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马竹琴”传唱庞统故事 。
1979年,罗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罗江县人民政府先后修建了石砌外围墙,兴建了知名书法家题写的“凤雏碑廊”,增建了南大门等。并将此列为从广元至成都三国遗踪旅游线上的重要一站。
2006年05月25日,庞统祠墓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