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恩塔 编辑
报恩塔,又名泸州白塔,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报恩塔文化广场,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为安抚使冯楫为报母恩而建;历经明弘治年间、清光绪四年(1878年)、1985年三次维修;其特有的“白塔朝霞”为泸州八景之一。
报恩塔坐西向东,为砖石结构,双檐七级楼阁式,通高33.2米。塔身呈八边形,层层上收,107级踏道经塔心盘旋至顶,塔内有90龛256尊深浮雕石刻造像。
报恩塔是南宋砖石古建筑之一,其繁缛的兽头枋、细致的补间铺作装饰融合了宋代砖石建筑之大成。 1991年4月,报恩塔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报恩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报恩塔
地理位置: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报恩塔文化广场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门票价格:免费
景观类型:人文景观
批准文号:7-1308-3-60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南宋建炎年间,各地战火纷飞,寺院经藏皆毁,冯楫多捐资兴修。
《直隶泸州志》卷四·寺观:“(报恩塔所在)治平寺,旧志注今名开福寺,在州城正中,有明以来官僚朝贺皆在此。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知州夏诏新于寺前建万寿戏楼一座,榜曰:“普天同庆”。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知州沈绍兴改建万寿亭于龙神祠侧以朝焉。
清光绪四年(1878年),塔砖间有剥落,僧能喜出钱千五百缗培修,州人捐资成之。于是加以黝恶,换以金铃重铸铁绳牢系其顶以及正殿偏堂皆为补葺,人来瞻仰,焕然一新。
《永乐大典》卷二二一八·寺观和《大清一统志》卷四百十二·故碛记载与之类似,并且《永乐大典》卷二二一七·图考,可清楚看到白塔立于城正中。
明弘治辛酉年(1501年),报恩塔涂饰塔身。
清光绪四年(1878年),报恩塔涂饰塔身。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涂饰塔身,并于塔内放置五百瓷佛像。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解放初期、1983年至1985年均有修缮,大体轮廓保持当时原状。
1999年,泸州实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投资4100万元,对报恩塔进行包装,拆除和迁走报恩塔周围的房屋,恢复了一些古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2000年,报恩塔进行修葺。
2004年9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报恩塔、古城墙等具有游览价值的历史性地段及街区严格进行保护的通知。
2016年,报恩塔再次进行修葺。
2015年10月,泸州组织施工人员对报恩塔外立面的损坏现状及缘由展开了调查研究,便于保护性修葺。
2016年7月,报恩塔文物维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报恩塔
结构
报恩塔
报恩塔坐西向东,为砖石结构,双檐七级楼阁式,通高33.2米。塔身呈八边形,层层上收,107级踏道经塔心盘旋至顶,塔内有90龛256尊深浮雕石刻造像。塔基为八边形,边长4.1米。底层高4.5米,檐下砖砌仿木斗拱,第二、三层檐下有负重鸟兽类雕塑,保存完整。
报恩塔
塔身八角隅设仿木圆柱倚墙,而“圆形依柱用在砖塔,唐以后盛行,圆柱之上有额枋,其在角柱出头处斫齐”。莲瓣装饰束腰柱头,用平板枋承攒斗拱。斗拱出两跳华拱,角柱上的转角铺作。在大斗之旁,用附角斗,补间辅作一朵,用四十五度斜拱。塔各层各隅砌圆柱上施阑额,阑额之上为砖砌斗拱,各层斗拱之上用菱角牙子出檐。
报恩塔从底层到第三层上下檐口出檐基本相同,第四层到顶层,上檐出檐则明显小于下檐,断面微凹,层层上收。檐下的装饰内容,如仙灵鸟兽,山水花木,吉祥文字,几何图案,如第二级檐下浮雕吉祥灵兽,文房四宝等装饰。第三级下施猪、牛、羊、犬和农田山林图像。
塔顶以莲座立金属刹,刹基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有四尊铜铸力士像。刹由基座,束腰莲台,覆钵相轮,华盖,宝光,圆光,仰月等组成,与宋代流行塔刹式样基本相同。报恩塔相轮五重,中国塔刹相轮皆为奇数层,究其原因,实为“天在上,是圆的,向高发展用天数”。
报恩塔
特点
报恩塔
另据民国《泸县志》记载,7层的报恩塔内,每层东南西北方位还放有佛像;外部为灯光照明设施,依托泸州现有的山水、现代、人文,打造泸州“醉”美夜色景观。
塔内有莲花宝座观音像等佛教雕塑,此外塔下还设有地宫,尚未进行挖掘。
报恩塔
相关人物
宋朝有学子叫冯楫,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他还有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哥哥,兄弟俩靠母亲一人养育成人。冯楫自小克苦读书,而其兄只爱劳动不爱读书。这样母亲也多了个帮手,为小冯楫学习创造了一定条件。小冯楫由于学习努力,不足二十岁就考取了功名,并被派遣到泸州当安抚史。在宋朝安抚史不只管军队,还兼任地方长官。由于冯楫勤政,将泸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受到泸州人民的爱戴。
传说轶事
有一年,冯楫原籍岀现传染病,哥哥病死,母亲离家出走,沿路乞讨来到泸州。一日冯楫抚慰难民,在难民中看到了母亲。但老母已双眼失明,认不岀跪在面前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冯楫痛哭失声,自言自语地说:儿子不孝,让母亲受苦了。冯楫想用眼泪和舌液医治老母的眼疾,他这一举动感动了当时的泸州名医,名医将冯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久使冯母复明。复明后的母亲,对冯楫要求更加严格,冯楫更加勤政,将泸州治理的更好。在冯母去世后,当时泸州乡绅百姓想集资为冯母建塔,但冯楫不准。到冯楫去世后,泸州人民才修建了报恩塔,报答冯母养育了好儿子,使泸州人民过了一段平安富裕的好日子。
报恩塔
孝文化
宋代是儒家学复兴时代,并产生了新儒学—理学,宋代理学堂基于北宋,南宋是理学的发展时期。宋代理学的产生,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的结果,是一个以儒学思想为本,吸收佛道两家为一庞大体系。
报恩塔内有楫跪舔其母之目的故事和建塔事迹等大量关于“孝”的题材。孝作为中华传统的重要美德,而冯楫更是身体力行。因此,为报母恩而建报恩塔,后人屡次修缮,绝非仅仅为此,而是缘于报恩塔这一“孝”文化历史丰碑。报恩塔所倡导的“孝”文化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活动建设
2013年5月21日,四川省第十六届摄影大会开幕式暨摄影展在泸州报恩塔文化广场成功举行。
2016年9月,大型原创川剧《报恩记》在四川泸州首演,该剧以宋代泸州“报恩塔”的相关传说为原型进行创作而成。曾在宜宾、重庆等地巡演。
2019年10月,第三届2019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况场朱德旧居、报恩塔等建筑遗产参展,展示历史文化名城泸州风采。
景观价值
报恩塔以其绝对的凌空姿势,从其它事物中“突出”出来,外部轮廓线直指天际线,而大雄宝殿及其它小木作只起“退出”去的陪衬作用,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报恩塔对于附近的景观也自然起到保护。河流、绿树、建筑富有生机的环境,可以说它深层地对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
报恩塔
2013年3月5日,报恩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恩塔
地理位置
报恩塔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报恩塔文化广场(报恩塔商圈)。
白塔广场
门票信息
免费。
交通信息
报恩塔位于泸州市市中心,可乘做214路、148路公交车在水井沟下车即可到达。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