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 编辑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原名“龚氏宗祠”,又名“新屋”,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小布村委会赤坎村小组,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于此正式成立,并同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穿斗式木作梁架,青砖风火墙,小青瓦屋面。整个院场占地2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21.55平方米,由前厅、前厢房、中厅、后厅、后厢房、东西横屋16间、前后围墙、院场组成。 旧址内设《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历史陈列》,项英、徐特立、曾山、周以栗、古柏旧居复原陈列。 旧址前厢房外墙上“争取江西首先胜利”的红军标语是“马背上的书法家”舒同所写。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小布村时期为加强各苏区党与苏维埃政权、革命武装、群众团体建设,解决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组织动员苏区军民开展反“围剿”战争,胜利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努力向外扩展苏区,大力开展苏区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见证了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2013年3月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
地理位置: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小布村委会赤坎村小组
所处时代:1931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768-5-16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国十九年(1930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为加强对苏维埃区域的领导,决定在各苏区分别设立中央一级的代表机关——中央局和中央分局。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小布赤坎村龚氏宗祠成立,同时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这两个机构是全国苏维埃区域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执行“管辖全国苏维埃区域内党的工作”和“统一全国红军指挥”的任务。这也标志着中央苏区实际形成,宁都由此成为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任弼时、余飞、曾山及湘赣边特委和少共中央各1人组成,周恩来任书记,未到任,由项英代理书记。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后,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随即撤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由项英任主席,朱德、毛泽东任副主席,叶剑英任参谋长。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至2月间,毛泽东、项英、曾山、徐特立居住于龚氏宗祠。毛泽东住在后厅右厢房。他在此与朱德等一道,指挥红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转入战略进攻,并挥笔写下《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胜利》诗的上半阕:“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于此期间,他开始着手整理此前在寻乌和新余所做调查笔记,写下《兴国调查》和《寻乌调查》两个调查报告的前言。
因处于战争环境,中共苏区中央局暨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机关随红一方面军总部先后移驻宁都黄陂、青塘、东韶,永丰龙冈,兴国长龙,赣县白鹭等地。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底,移驻瑞金叶坪。11月25日,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后,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即行撤销。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至瑞金后,与中共苏区中央局合并,组成新的中共中央局。
2014年,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修缮。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小布村委会赤坎村小组,原名“龚氏宗祠”,又名“新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穿斗式木作梁架,青砖风火墙,小青瓦屋面。整个院场占地2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21.55平方米,由前厅、前厢房、中厅、后厅、后厢房、东西横屋16间、前后围墙、院场组成。 旧址内设《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历史陈列》,和项英、徐特立、曾山、周以栗、古柏旧居复原陈列。
厅堂内红军标语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前厢房外墙上“争取江西首先胜利”的红军标语是“马背上的书法家”舒同所写。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遗址碑
地理位置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小布镇小布村委会赤坎村小组。
小布镇小布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路程约59.1千米,用时约62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上一篇 寻乌调查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