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田岩石刻 编辑
罗田岩石刻,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贡江镇楂林村丘屋组方圆约1.5平方千米的丹霞地貌上,时代为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罗田岩石刻包括石窟造像、天子万年石刻群、观善岩石刻群、别一洞天石刻、雩阳一览石刻、乳泉石刻6处石刻和罗田岩寺的观音殿、玄帝殿、地藏殿3处建筑,建筑部分占地约874平方米,石刻总刻面280.8平方米。现存共68品,可辨识文字1718个。石刻依寺分布,大部分在天子万年、观善岩两大石刻群中。 罗田岩石刻字体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其中以正楷和行书为主,个别使用篆书。石刻内容和形式繁多,有姓名、诗歌、佛龛造像记、匾额等。罗田岩石刻不仅是研究中国书法石刻艺术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赣南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宝贵资料。
2013年3月5日,罗田岩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罗田岩石刻
地理位置: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贡江镇楂林村丘屋组方圆约1.5平方千米的丹霞地貌上
所处时代:北宋至民国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538-4-04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虔州通判、理学鼻祖周敦颐在于都县御任县令钱拓、时任县令沈希颜、于都名士王鸿等的陪同下,游览了罗田岩,并赋七绝《游罗田岩》诗一首,刻于崖。是年五月,周敦颐又将创作的《爱莲说》以碑刻的形式发表在罗田岩。
天子万年 石刻
宋乾道四年(1168年),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任江西茶盐公事。来赣州察看灾情。朱熹一路上,一边了解灾情,一边在宁都的梅江书院、于都的濂溪书院、赣州的濂溪书院讲学,传授弟子。在罗田岩寺观音阁的石壁上镌刻有“居然仙境”四个大字,相传为朱熹所题。
清同治《于都县志》记载,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10率军抗元至于都,于戎马倥偬之际曾游罗田岩。为表达自己爱国爱民,忠贞不渝的坚强意志,他借物言志,大书集句,刻于罗田岩石壁上。
明正德二年(1507年),成化举人泰和七星居土刘鸿尝游罗田岩,赋七律《游罗田岩》诗一首。
明正德六年(1511年),邑人何春择“岩下天然可设讲肆处”建“观善岩”。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道明和尚延请庐陵石匠开凿窟龛,凿造摩崖佛像。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为“观善岩”题字并作序。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学者吉水罗洪先来于都采风,赋五律《同黄洛村宿罗田岩》诗。
清同治《于都县志》载:“寺右为悬崖,横列数十丈,瀑霏霏从岩洒洒淅堕,上勒唐宋以来诗歌游记,不下数十百首……又右为观善岩,大刻文山四言箴,其余石刻尤多。”
罗田岩
罗田岩,又名善山,位于贡江南岸,地处江西省于都县贡江镇楂林村丘屋组,北距县城约2.5千米。罗田岩石刻包括石窟造像、天子万年石刻群、观善岩石刻群、别一洞天石刻、雩阳一览石刻、乳泉石刻6处石刻和罗田岩寺的观音殿、玄帝殿、地藏殿3处建筑,建筑部分占地约874平方米,石刻总刻面280.8平方米。现存共68品,可辨识文字1718个,其中宋代石刻8品,明代石刻42品,清代石刻3品,民国石刻2品,时代不明的石刻13品。石刻依寺分布,大部分在天子万年、观善岩两大石刻群中。天子万年石刻群位于罗田岩寺东侧摩崖内凹部位,坐东向西;观善岩石刻群位于濂溪书院东侧摩崖内凹部位,坐南向北,刻面160.8平方米,前有空坪。罗田岩寺现存建筑为清末重建,呈前殿后窟格局,内有朱熹题刻“居然仙境”,并有明代石造像11尊。
罗田岩石刻
罗田岩石刻字体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其中以正楷和行书为主,个别使用篆书。石刻内容和形式繁多,有姓名、诗歌、佛龛造像记、匾额等。 如“于阳一览”“别一洞天”“光风霁月”“吟风弄月”“濂溪阁”“居然仙境”“观善岩”“白云深处”“乳泉”等。
罗田岩古寺,依岩而建,重檐翼角,一横数楹。
观音阁
石匾“居然仙境”
玄帝殿
“天子万年”
罗田岩古寺右侧为玄帝殿,今称“南禅古寺”,内设三宝殿,窟内十一尊摩崖佛像,若言若行。殿右有一倒嵌于窟顶的小穴,状似倒挂的漏斗,此为“米岩”。“米岩”东,悬崖屏立。崖上岳飞的正楷题刻“天子万年”及周敦颐、文天祥、王守仁等数十位名人的题刻。
地藏殿
罗田岩古寺左侧昔为地藏殿,今称西竺禅林。 有联曰:“不尽烟云过眼去,无边智慧矢心来”。
周敦颐《游罗田岩》
文天祥《集句大书罗田岩石壁》
罗田岩石刻
刘鸿尝《游罗田岩》
明正德二年(1507年),成化举人泰和七星居土刘鸿尝游罗田岩,赋七律《游罗田岩》诗一首,行书阴刻于崖。诗人以欢快潇洒的笔触,描述了胜地的景色和今昔变迁,表达了自己沉湎山泉的旷达情怀。诗曰:路转罗岩一径微,吟鞭敲到白云扉。山花笑午留人醉,野鸟啼春傍客飞。馄饨凿来尘劫老,姓名空在旧游非。洞前惟有元公草,贻我余香满袖归。
罗赋五律《同黄洛村宿罗田岩》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学者吉水罗洪先来于都采风,游罗田岩。赋五律《同黄洛村宿罗田岩》诗,行草阴刻于壁:古人不可见,空谷有遗音。一卧白云上,方知静者心。林风开霁色,岩月下峰阴。怅望千年后,庭前草自深。
薛甲《念庵洛村招游罗田岩》
明嘉靖进士,江阴薛甲和诗一首,赋五律《念庵洛村招游罗田岩》,行草阴刻于岩:茲行有佳趣,山水自知音。幽壑生虚籟,高峰下夕阴。烟梦人去远,苹藻意何深。剩有闲风月,年年足赏心。
黄宏纲《奉陪畏齐念庵宿罗田岩夜话》
于都举人黄宏纲赋五律《奉陪畏齐念庵宿罗田岩夜话》,行草阴刻于岩:岩径无人到,幽期集上宾。为劳采风至,因得聚星频。留赋惊山鬼,探元静谷神。何期霜月夜,偏向洞中春。
张鏊《同嘉禾韩思古于都何廷仁游罗田岩作》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南昌张鏊来于都,偕嘉禾韩思古于都何廷仁游罗田岩。胜地花草树木,亭轩寺阁以及鸟啼水流,都勾起游者无限的怀古情思,因赋七律《同嘉禾韩思古于都何廷仁游罗田岩作》诗,行书阴刻于壁:我思昔人获我心,洞壑窈窕云中寻。松桂交加发新意,禽鸟咿嚶遗好音。图书不见庭草绿,衣裳空照山花阴。岩户高歌黯惆怅,海月江风无古今。
重建濂溪阁记事石刻
濂溪书院右侧崖壁上有一品有关于都知县周颂重建濂溪阁记事的石刻。刻文为:“嘉熙庚子首夏,濂溪阁成,勒先生诗。周颂叔成、趙師價孚仲、邹盘藻卿、廖邦杰怀英、□崇姻睦卿,客羅景□□甫、刘炎昭甫、邑□□□祖先□山民□刘師□、鲁颂子寿祺会于岩,访张令尹、王需岩题字,幽讨竟日而归”。
王守仁题额
王守仁题额 “观善岩”3字,阴镌横书楷体。末有竖书小引:“善,吾性也。曰‘观善’,取《传》所谓‘相观而善’者也。阳明山人王守仁書”。
何春《观善岩记》题刻
何春《观善岩记》题刻,文曰:“宏治壬戍(1502年)游罗田,阅及三先生祠右,正德辛未(1511年)始获其故址,建庙主焉。寻拓斯岩,题曰‘观善’。构数楹以藏修游息,数十年景仰之心乃遂。为之记曰:仰观法乎天,俯观法乎地,□观法乎人,泛观法乎万物,以善乎其身家、天下及后世,夫是之谓‘止於至善’。罗岩别号善山,取相观而善以发其义,是故冠之以‘观’也。又明年,阳明先生嘉惠以大书、小序。自廷仁、正之来,余复何词?论者以为立意命辞,悬如合圭,箴无心也。可见天下之道一。人性之善,皆可以为尧舜。且记斯举之本末也。长松山人何春谨题”。
陈懋学题刻
陈懋学题刻,文曰:“□□三日同邑师友謁元公和□濂洛先公源□舟如经游祠外灵阴山诗杨怀图中意□人□□邑□又和□□□□稽□韻(每)问幽境崖荡松增巅泉□龙舞霁风。万历戊申秋日知县□□□福清陈懋学题,刘会书。学博士李联芳、高体明,庠生舒□□、李睦明、温□□、萧廷翰書”。
李涞《游罗田岩次韻》题刻
李涞《游罗田岩次韻》题刻,文曰:“重访山岩胜,依然樵采音。盘中黄独味,物外紫芝心。岩壁生云气,藤萝下夕阴。昔贤巾拂在,秋色古祠深。邑人李涞”。
罗洪先题刻
罗洪先题刻,文曰:“嘉靖辛丑十月十八日吉水罗洪先同黄弘纲于罗田岩数日。兵□江阴薛甲行县闻之见□□□□□有作遂□石间宿罗田岩謁濂溪先生□祠。古人不可见,空谷有遗音。一卧白云上,方知静者心。林风开霁色,岩月下峰阴。怅望千年后,庭前草自深”。
薛甲题刻
薛甲题刻,文曰:“念庵罗洪先宿罗田岩謁濂溪祠月韵。兹行有佳趣,山水自知音。幽壑上虚籁,高峰下夕阴。烟萝人去远,萍藻意何深。剩有闲风月,年年足赏心”。
《登濂溪阁》
清代浙江上虞严时中游罗田岩时,抚今思昔,触景生情,因以怀古笔触赋五律《登濂溪阁》诗,行草阴刻于壁:先哲祠堂古,时闻万籁音。一真无绝续,千载自晴阴。诗蚀荒苔合,山封古木深。高贤重有契,信宿话知心。
遗址碑
地理位置
罗田岩石刻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贡江镇楂林村丘屋组方圆约1.5平方千米的丹霞地貌上。
罗田岩-古寺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罗田岩石刻,路程约4.2千米,用时约1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