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平巷矿井口 编辑
总平巷矿井口,又称总平巷旧址,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东安源镇境内,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总平巷矿井口旧址坐南朝北,呈牌坊形,是工人上下班以及煤炭输出的总巷道。总平巷内分东平巷、西平巷,因地面平坦,所以称为总平巷。巷深约2600米,是用红砖砌成的牌坊形建筑。解放前井口两侧设有岗亭,是当时矿警和工头监视工人的。工人进出班都要在此遭到监视和检查。总平巷总出入口一直沿用。总平巷矿井口上方塑有铁锤岩尖图案和“总平巷”三个大字。岩尖代表采煤工人,铁锤代表机械工人。 总平巷矿井口是中国较早的近代矿井工程,一直是安源煤矿生产矿井口。民国十一年(1922年)安源工人大罢工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总平巷矿井口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013年3月5日,总平巷矿井口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总平巷矿井口
地理位置:江西省萍乡市东安源镇境内
所处时代:1898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760-5-15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总平巷矿井口老照片
1954年,安源煤矿正式恢复并投入生产。
总平巷矿井口旧址
总平巷矿井口旧址位于萍乡城东面六千米处的安源镇境内,坐南朝北,呈牌坊形。总平巷井口是工人上下班以及煤炭输出的总巷道。总平巷内分东平巷、西平巷,因地面平坦,所以称为总平巷。巷深约2600米,高3.5米,宽约4米,是用红砖砌成的牌坊形建筑。总平巷背靠安源山,井口中间半月形建有大拱门为出入总口,通往距地面近千米深处的井下。解放前井口两侧设有岗亭,是当时矿警和工头监视工人的。工人进出班都要在此遭到监视和检查。总平巷总出入口一直沿用。
总平巷矿井口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开拓者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多次到总平巷下矿井考察。民国十年(1921年)秋,毛泽东第一次来安源考察。用工人亲身经历的事实向工人进行马列主义教育。毛泽东启发工人受苦不是什么“命里注定的”,而是帝国主义、军阀、封建势力和资本家压迫剥削的结果,工人阶级要改善自己的地位,就要靠自己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打倒剥削者、压迫者。为了说明团结的道理,他还拿小石子打比方:一块小石子一脚就踢开了,要是把很多小石子凝结在一起,就不容易搬动。教育工人只要团结起来,就什么都不怕了。民国十九年(1930年)9月下旬,红一方面军来安源时,毛泽东带领部分红军干部、战士又一次从这里下到矿井深处与工人交谈,进行革命宣传。
地理位置
总平巷矿井口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东安源镇境内。
总平巷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西省萍乡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总平巷矿井口,路程约8.6千米,用时约分19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旧址
上一篇 盛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