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慰祖宅 编辑
巴慰祖宅,又称巴慰祖故居,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渔梁中街77号,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巴慰祖宅始建于明末,坐北朝南,分东西厅,前中后三进。前进是客厅,中后两进为住房,分别是清康熙年间、清顺治年间和明代万历年间的建筑,客厅梁柱雕刻精美,中进肥梁瘦柱,均为明清时期儒商居家的典型建筑。巴慰祖故居内有巴慰祖的“巴予籍”“下里巴人”“栎阳张氏”等印章;《黄海永秋录》《四香堂摹印》《百寿图印谱》等诗画。客厅“莲淑长春”匾额为清康熙皇帝所赐,中进大厅所挂的“南极凝晖”匾额是“父子宰相”曹文埴所赠,后进“星璨南天”匾额为清乾隆皇帝所赐。巴慰祖宅是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民间祖宅,对研究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巴慰祖的篆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了解明清时期审美、家风等在建筑上的体现有重要的意义。
2019年10月16日,巴慰祖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巴慰祖宅
地理位置: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渔梁中街77号
所处时代:明、清
占地面积:约 1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311-3-11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巴氏后人从1995年开始,几次进行修茸。
巴慰祖宅
巴慰祖故居坐北朝南,二层三进,有9个天井,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前进是客厅,中后两进为住房,分别是清康熙年间、清顺治年间和明代万历年间的建筑,客厅梁柱雕刻精美,中进肥梁瘦柱,均为明清时期儒商居家的典型建筑。
正门的墙上,隐约可辨“官盐”字样。前进用材为银杏木,三楹,有天井、两庑及门厅;中、后进为住房、书房,皆为带楼阁的三合院。另有东、西厅和后花园。客厅瓜柱柱托雕刻精美,角檐柱上端有丁字拱,中进为梭柱,柱础呈覆盆状。该建筑现辟为“巴慰祖故居博物馆”。
印章
巴慰祖故居内有巴慰祖的“巴予籍”“下里巴人”“栎阳张氏”等印章;《黄海永秋录》《四香堂摹印》《百寿图印谱》等诗画。客厅“莲淑长春”匾额为清康熙皇帝所赐,中进大厅所挂的“南极凝晖”匾额是“父子宰相”曹文埴所赠,后进“星璨南天”匾额为清乾隆皇帝所赐。
巴慰祖篆刻作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巴慰祖宅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渔梁中街77号。
巴慰祖故居
交通信息
自驾:自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巴慰祖宅,路程约4.6千米,用时约14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