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分子 编辑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从整个分子来看,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这样的分子为极性分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为极性分子,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视结构情况而定,如CH4就不是极性分子。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极性分子

外文名:polar molecule

应用学科:化学(一级学科)

定义:偶极矩μ≠0的分子

定义

编辑
如果分子的构型不对称,则分子为极性分子(polar molecules)。如:氨气分子、HCl分子等。

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编辑

化合价法

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如:CH4、CCl4、SO3、PCl5等。

受力分析法

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2H4、BF3等。

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不是非极性分子的就是极性分子。

键与分子

编辑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极性键与极性分子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即极性键是形成极性分子的必要条件,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即极性分子内不仅含极性键,而且分子结构不对称。若分子中的键全部是非极性的,这样的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1.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如CO2、CS2、CH4等。

2.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如H2、Cl2、N2、O2等。

3.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如H—O—O—H等。

4.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如H—C≡C—H等。

一般从结构和溶解性上可以做出判断:有暴露的羟基,暴露的羧基,暴露的氨基的物质极性可能很大;然后溶解性实验,溶剂的极性一般与物质极性一致。看点的扩散,如果点很凝聚,那么该物质极性可能比溶剂高,随溶剂扩散那么极性可能低一些。

分子极性对性质的影响

编辑

溶解性

分子的极性对物质溶解性有很大影响。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也即“同类互溶”。

熔、沸点

在分子量相同的情况下,极性分子比非极性分子有更高的沸点。这是因为极性分子之间的取向力比非极性分子之间的色散力大。

下一篇 水合作用

上一篇 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