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风雨桥 编辑

湖南省益阳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化风雨桥安化风雨桥

安化风雨桥,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境内17个乡镇,现有29座,其中永锡桥、思贤桥、马渡桥、十义桥、燕子桥、仙牛石桥、复古桥等7座风雨桥比较有代表性,修建于清至民国时期。

安化风雨桥均由青石桥墩、木质桥身和小青瓦桥顶三部分组成。桥身为长廊式通道,鹊木抬梁,全部采用卯榫结构,不用一颗铁钉,桥面用木板铺成,两旁有固定的双边木凳供行人休息,桥身两侧都是竖式木栏杆,通风采光极好,视线通透。歇山重檐,小青瓦桥顶檐角飞翘,顶上有塔或宝葫芦等装饰。安化风雨桥是多种文明元素浓缩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当时的建筑和人文有重要作用。

2013年3月5日,安化风雨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安化风雨桥

地理位置: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境内17个乡镇

所处时代:清、民国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268-3-56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安化风雨桥十义桥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

思贤桥始建于清代。

2015年3月24日上午,安化县召开关于“安化风雨桥”保护规划编制征求意见座谈会,对永锡桥、思贤桥作为重点进行维修保护。

2019年11月,安化风雨桥十义桥维修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2022年3月,安化县文旅广体局对思贤桥拟进行招投标程序。

建筑格局

编辑
安化风雨桥现有29座,其中永锡桥、思贤桥、马渡桥、十义桥、燕子桥、仙牛石桥、复古桥等7座风雨桥比较有代表性。 存在的还有双桥、福星桥、何家桥、平溪桥、卧龙桥、溪桥、万善桥。

安化风雨桥

安化风雨桥均由青石桥墩、木质桥身和小青瓦桥顶三部分组成。桥身为长廊式通道,鹊木抬梁,全部采用卯榫结构,桥面用木板铺成,两旁有固定的双边木凳供行人休息,桥身两侧都是竖式木栏杆,通风采光极好,视线通透。歇山重檐,小青瓦桥顶檐角飞翘,顶上有塔或宝葫芦等装饰。

主要建筑

编辑

十义桥

十义桥位于梅城镇十里村,南北横跨洢溪,大桥整体为穿斗式木结构,下加小坡檐,双坡小青瓦屋顶,桥跨为伸臂梁木结构,两台三墩,全长65米,两侧为歇亭。

思贤桥

思贤桥由于水灾、年久失修等因素,其两根桥梁损坏严重,当地已对损坏的两根桥梁进行了维修。现桥体有两根桥梁是混凝土结构,与桥体和周边的环境风貌不一致,后将混凝土桥梁通过技术处理恢复原木质色调,恢复整体风貌。

历史文化

编辑

名称由来

安化风雨桥是安化先民在县域境内一些交通要道上逢溪架设的便民交通设施,供过往行人歇脚、避风躲雨,故名风雨桥。有的风雨桥旁还建有免费为过往行人提供茶水的茶亭。安化风雨桥是由当地一些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人士捐资修建,通常在桥头立碑或在桥梁上铭有记载捐资、建桥情况的文字。

文物价值

编辑
安化风雨桥地域特征明显,建筑艺术独特,承载着古梅山地区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纯朴的民俗民风,是多种文明元素浓缩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当时的建筑和人文有重要作用。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安化风雨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为以桥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控地带为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30米处。

2023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及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计划开展廊桥保护三年行动,安化风雨桥被列入综合保护展示项目。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安化风雨桥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境内17个乡镇。

十里村十里七组

交通指引

益阳市一平洞高速一二广高速一乌海线一进入安化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