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群力瓷厂旧址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醴陵群力瓷厂旧址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即红官窑旧址,位于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来龙门街道八里庵社区玉瓷路新村1号,总占地面积约10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

1958年,周恩来总理按照毛泽东主席指示批复拨款创建醴陵群力瓷厂前身醴陵艺术瓷厂。醴陵群力瓷厂旧址是一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灿烂辉煌的工业遗址。专门生产釉下彩瓷。旧址主要文物构成包括:原料仓库、制泥车间、成型车间、彩绘车间、花纸车间、窑炉车间、检验包装车间、成品仓库、五金车间、铁路运输专线遗址、办公楼等建筑。醴陵群力瓷厂旧址生产车间的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框架式,通过钢架把厂房的屋顶抬高,顶部留出通风的出口,由于没有承重梁,显得厂房非常敞亮。这种大平顶式的车间建筑在旧址随处可见,有些刷了灰色的泥浆,高级一点的会安装巨大的落地窗,以增加照明。醴陵群力瓷厂旧址保存着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始建、改建和扩建的厂房建筑,还保存着制瓷的各种原料、所需设施设备、工具,以及各种成品瓷器。醴陵群力瓷厂旧址是传承和发展当代釉下五彩艺术的典范,是当代湖南陶瓷工业的宝贵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旅游开发价值。

2019年10月,醴陵群力瓷厂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醴陵群力瓷厂旧址

地理位置: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来龙门街道八里庵社区玉瓷路新村1号

所处时代:1958年

占地面积:约 100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665-5-14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1958年,周恩来总理按照毛泽东主席指示批复拨款创建醴陵群力瓷厂前身醴陵艺术瓷厂。

1960年,国家在醴陵市北郊黄泥坳购买了约7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建设新工厂。1963年,工厂全部完成了搬迁任务。

1964年,醴陵艺术瓷厂更名为“湖南省醴陵群力瓷厂”。

1974年,醴陵群力瓷厂为毛主席特制了内外花面装饰的生活用瓷,简称‘毛瓷’,代表了当时醴陵釉下五彩的最高水平。2013年,这一批毛瓷在香港拍出了800多万元的高价。

2003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到醴陵群力瓷厂参观,并题写“红官窑”。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全景醴陵群力瓷厂旧址全景

2011年5月17日,醴陵群力瓷厂改制停产,曾经创造国瓷辉煌的老厂落下帷幕。

建筑格局

编辑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厂房醴陵群力瓷厂旧址厂房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是一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灿烂辉煌的工业遗址。占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其前身为醴陵艺术瓷厂。专门生产釉下彩瓷。旧址主要文物构成包括:原料仓库、制泥车间、成型车间、彩绘车间、花纸车间、窑炉车间、检验包装车间、成品仓库、五金车间、铁路运输专线遗址、办公楼等建筑。总占地面积约10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醴陵群力瓷厂旧址生产车间的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框架式,通过钢架把厂房的屋顶抬高,顶部留出通风的出口,由于没有承重梁,显得厂房非常敞亮。这种大平顶式的车间建筑在旧址随处可见,有些刷了灰色的泥浆,高级一点的会安装巨大的落地窗,以增加照明。

主要建筑

编辑
原料仓库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醴陵群力瓷厂旧址

原料仓库:用于存放烧制瓷器的原材料,现仓库内还存有大量的原材料。仓库为单层建筑,钢筋混泥土结构,平面呈长方形,长约42米,宽约24米,高6.3米,建筑面积约1008平方米。

制泥车间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醴陵群力瓷厂旧址

制泥车间:用于将瓷器原材料进行加工制备出合格的泥料,供应成型车间使用。车间内部为上下两层,一层存放有大量的制泥设备。屋顶为硬山式,木质梁架,墙体及地面均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平面呈长方形,长约68米,宽10.8米,一层高度2.8米,二层高度6.4米,最高8.78米,建筑面积734.4平方米。

成型车间

成型车间:用于将制泥车间送来的泥料进行成型加工,供应合格的胚体,并将其毛坯运输至上釉彩饰车间或胚烧车间。屋顶为硬山式,钢筋混泥土结构,平面呈长方形,长约66米,宽约43米,最高12.96米,建筑面积约2838平方米。

彩绘车间

彩绘车间:用于陶瓷表面及内部的装饰,将颜料在毛坯瓷器上进行加工绘制所需的纹饰。屋顶为硬山式,平面呈长方形,长约48米,宽12.5米,墙高7.4米,最高9.8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

花纸车间

花纸车间:用于生产贴花的花纸,手工彩绘和贴花花纸一起用于瓷器的表面装饰。屋顶为硬山式,平面呈长方形,长约48米,宽12.5米,墙高7.4米,最高9.8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

窑炉车间

窑炉车间:包括1号窑车间和2号窑车间,其主要用途是将上釉彩饰或未上釉的胚体烧制成瓷器制品,车间内现场放有大量的陶瓷器。窑炉车间是热车间,在北墙和南墙上线各设有32扇窗户,保证了良好的通风。1号车间为钢筋混泥土结构,顶部为钢筋梁架,平面呈长方形,长约100米,宽约27米,最高13.7米,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2号车间平面呈长方形,长约96米,宽约27米,建筑面积约2592平方米。

检验包装车间

检验包装车间:在窑炉车间烧制成型的瓷器制品进行检查规范后包装成箱后,便于后期的销售运输,车间内先保存有大量烧制完成以待包装的瓷器。其建筑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平面呈长方形,长约100米,宽约42米,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

成品仓库

成品仓库:用于检验包装后以待销售的瓷器,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长约42米、宽约18米,建筑面积约756平方米。

五金仓库

五金仓库:生产车间的辅助行车间,平面呈长方形,长约55米,宽约30米,建筑面积约1650平方米。

铁路运输专线遗址

铁路运输专线遗址:在生产时,每个车间都是独立的空间,大量的原材料、胚体、瓷器等都需要铁路来进行快速的运输,保证每个生产环节。

办公楼

办公楼:当时生产办公的场所,屋面为硬山式两层建筑,砖石混凝土机构,平面呈长方形,长42.9米、宽11.5米,墙高7.2米,最高9.78米,建筑面积约9867平方米。

文物遗存

编辑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厂房内部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保存着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始建、改建和扩建的厂房建筑,还保存着制瓷的各种原料、所需设施设备、工具,以及各种成品瓷器。

文物价值

编辑

醴陵群力瓷厂生产醴陵群力瓷厂生产

从1958年起,醴陵群力瓷厂先后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制生活用瓷,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等国家重要场所特制陈设瓷、专用瓷,为国家领导人特制馈赠给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二世等元首的国礼瓷而享誉世界。醴陵群力瓷厂旧址是传承和发展当代釉下五彩艺术的典范,是当代湖南陶瓷工业的宝贵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旅游开发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2019年10月,醴陵群力瓷厂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位于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来龙门街道八里庵社区玉瓷路新村1号。

群力瓷厂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醴陵群力瓷厂旧址,路程约3.9千米,用时约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