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岭墓群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网岭墓群网岭墓群

网岭墓群,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网岭镇,面积约21平方千米,是东周至汉晋时期的古遗址。

网岭墓群分布在杨家洲、慈头岭、荷叶塘、洞井、宏市、里旺等村和湖南省网岭监狱园艺场。墓群主要为东周时期的土著越人墓和随军事占领而来的楚人墓,均为土坑墓,汉代早期的土坑墓,东汉和晋代流行的砖室墓。其中洞井一带的东周和战国时期土坑墓数量最多,杨家洲船形堆大型汉墓、慈头岭船形堆大型汉墓、下铺樟树岭大型汉墓规模最大。网岭墓群出土器物有陶器、青铜器、滑石器。器物大多残损严重,可辨完整器较少。陶器多为软陶器,器形有鬲、钵、罐、鼎、敦、壶等;青铜器主要为青铜兵器,有剑、戈、矛等;滑石器均为璧。网岭墓群分布范围大,延续时间长,墓葬数量多,在湖南省少见。大型汉墓的存在,为研究长沙国王侯分封和汉代湘东地区县域设置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为湘东地区东周时期越楚文化研究提供丰富资料。

2013年3月5日,网岭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网岭墓群

地理位置: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网岭镇

所处时代:东周至汉晋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626-2-11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1985年,文物普查中发现杨家洲船形汉墓群。

1985~2010年,对网岭墓群进行过4次考古发掘。

遗址特点

编辑
综述

网岭墓群地理位置图网岭墓群地理位置图

网岭墓群位于攸县网岭镇,分布在杨家洲、慈头岭、荷叶塘、洞井、宏市、里旺等村和湖南省网岭监狱园艺场。墓群南北长5千米,东西宽4千米,面积约21平方千米。墓群主要为东周时期的土著越人墓和随军事占领而来的楚人墓,均为土坑墓,汉代早期的土坑墓,东汉和晋代流行的砖室墓。其中洞井一带的东周和战国时期土坑墓数量最多,杨家洲船形堆大型汉墓、慈头岭船形堆大型汉墓、下铺樟树岭大型汉墓规模最大。

东周时期墓葬

TM3平、剖面图

已发掘的东周墓葬主要为中小型墓葬,墓距疏密不等,未见有封土堆。所有墓内填土多为黄色或红褐色为主的五花土,葬具和人骨全朽不存,葬式不明。墓葬形制多样,依其墓葬宽度可分为两类。A类15座。窄坑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其中无头龛、二层台墓葬4座;有二层台墓葬1座;有头龛墓葬5座;有二层台和头龛墓葬5座。典型墓葬介绍如下。TM3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被破坏。方向175°,墓口长2.08米、宽0.6米、残深0.45米。墓内葬式不明。墓底南侧有一头龛,头龛与墓同宽,高0.3米、进深0.24米。TM12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被破坏。方向348°,墓口长2.28米、宽0.9米、残深1.3米、墓底宽0.6米。墓内葬式不明。墓底东西两侧有二层台,高60厘米、宽15厘米。XM7墓口长方形,墓东壁竖直,西壁内斜。方向250°,墓口长3.77米、宽0.87米、深1.75米、底长3.34米、宽0.83米。墓内葬式不明。墓西壁含两个头龛,其中K1呈圆形,直径0.15米,内放铜削1件;K2呈长方形,长0.24米、宽0.12米、高0.2米。墓底中部突起,长1.22米、宽0.83米、高0.04米。

TM12平、剖面图

B类17座。宽坑墓,且多为长方形斜壁土坑墓。其中无二层台、头龛和墓道的墓葬10座,有二层台的墓葬4座,有头龛的墓葬1座,有墓道的墓葬2座。TM13墓口呈长方形,墓四壁内斜。方向357°,墓口长2.9米、宽1.9米、深3.1米、底长2.75米、宽1.75米。XM4墓口呈长方形,墓四壁内斜。方向98°,墓口长4.1米、宽3.6米、深6.1米、墓底长2.9米、宽2.2米。东侧有一斜坡墓道,坡度24°,墓道距墓底1.9米。XM24墓口呈长方形,墓四壁内斜。方向85°,墓口长3.74米、宽2.54米、深2.1米、墓底长2.4米、宽0.8米。墓壁有铲平加工痕迹。保留有两层台阶,一级台阶距墓底0.8米、宽0.14~0.4米,二级台阶距墓底0.7米、宽0.16~0.22米。

XM7平、剖面图

东周时期墓葬出土的大多是楚式器物,并放置头龛。个别长方形竖穴窄坑墓无头龛无二层台,但出土器物为楚式兵器,可见该墓群为楚文化遗存。出土器物陶器为主,铜器较少,不见铜礼器,说明这批东周墓的墓主身份应是平民。古墓葬中未发现彼此存在打破关系的东周墓葬,所出土的陶器中存在着仿日用陶器和仿铜陶礼器两种陶器组合。

杨家洲船形汉墓群

杨家洲船形汉墓群杨家洲船形汉墓群

杨家洲船形汉墓群,呈椭圆形,周长约2500米,宽约200米,中间盆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在这块土地上,保存着西周至两汉时期的文化遗址,发现有篮纹灰陶陶拍、陶罐等器物残片。有近100座大小古墓葬,其中有3座特大墓葬。墓葬凸于地面,呈“L”形,东西向。经测量,墓群总面积达23.75万平方米,东向墓葬呈半圆形,在封土堆四周农民取土时暴露出有夯土痕迹的断面,东、南部亦有夯土痕迹。上层为红色,二层为黄色,三层为红色,四层为灰白色夹青炭土等。现有封土堆高2.7米,底径约60米,面积约450平方米。正西方的墓葬较大,农民在附近建房挖沟,但封土堆保存完好,并满植杉林,封土堆底径约32米,高6.9米,面积约1925平方米。在大墓旁有一暴露的券顶砖石墓,底径约24米,券顶已损坏。上述三座墓葬面积最大,形状特殊,现保存完好。

文物遗存

编辑
网岭墓群出土器物有陶器、青铜器、滑石器。器物大多残损严重,可辨完整器较少。陶器多为软陶器,器形有鬲、钵、罐、鼎、敦、壶等;青铜器主要为青铜兵器,有剑、戈、矛等;滑石器均为璧。

研究价值

编辑
网岭墓群分布范围大,延续时间长,墓葬数量多,在湖南省少见。大型汉墓的存在,为研究长沙国王侯分封和汉代湘东地区县域设置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为湘东地区东周时期越楚文化研究提供丰富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网岭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网岭墓群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网岭镇。

杨家洲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网岭墓群(杨家洲船形汉墓群),路程约33.6千米,用时约28分钟。

下一篇 渌江桥

上一篇 茶陵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