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擂鼓墩古墓群 编辑
擂鼓墩古墓群,位于随州市西北2.5公里。这里曾经是战国早期曾国君主曾侯乙墓所在地。古为隋国领地。
擂鼓墩古墓群,建在红砂岩坡之上,凿石为穴, 墓室面积220平方米,深约20米。主棺分内外两层,全为彩绘。另发现殉葬棺21具,殉葬人多系13-25岁的青少年女性。
擂鼓墩古墓群,随葬物品有礼乐器、兵器、车马器、金玉器、漆木竹器及竹简等达7000多种。
中文名:擂鼓墩古墓群
墓室面积:220平方米
深:20米
位置:随州市西北2.5公里
擂鼓墩古墓群
据编钟下层中央的一个甬钟的铭文记载,这套编钟是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3)送给这位毕生爱好音乐的曾侯乙做殉葬品的,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这批珍贵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现墓地已加盖厅庑,保存了墓坑、棺室及大部分棺木,并陈列着相应的文物及其复制品等。在距曾侯乙墓约500米的地方, 又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初步查明为24座,出土文物200余件,主要是铜器、仿铜陶礼器和兵器, 尤以青铜剑为最多。据考证,这座墓群很可能是当时的一个公族墓,即古文献所说的“族坟墓”。
擂鼓墩古墓群文物
擂鼓墩古墓群,以九鼎、八簋为中心的铜礼器,品类齐全,造型奇妙,浮雕、透雕、细镂,错金嵌玉,巧夺天工。金杯、金盏,光灿夺目。壁、环、璜、佩等玉器玲珑璀璨,刻技精湛。漆器造型新颖,图案繁缛,蟠龙、卧鹿,栩栩如生。
在随州市城关西北2.5公里的擂鼓墩。擂鼓墩古为随国领地,北望桐柏,南面涡山(即大洪山),东临极水,山岭绵亘,古冢森森。曾侯乙系战国早期曾国君主,其墓营建于红砂岩坡之上,凿石为穴,墓扩面积220平方米,深近20米,停分四室,均以巨木镶隔。
擂鼓墩古墓群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的西北郊。传说春秋时期楚庄王讨伐随国,曾在这里筑台擂鼓指挥将士作战,故而得名“擂鼓墩”。擂鼓墩一带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墓地,已探明古墓70多座,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是其中最大的一座,该墓以出土大量的珍贵文物,特别是举世罕见的、完整的古代乐器编钟而闻名于世。
擂鼓墩古墓群曾侯乙墓
擂鼓墩出土的古代乐器中,还有鼓、瑟、琴、排萧和横吹竹笛,制作精致,造型美观,为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史提供了绝佳的实物资料。
擂鼓墩古墓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并在原地加盖亭楼,保存了墓坑、椁室及大部分的棺木,还陈列着相应的文物和复制品。
2022年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结果,随州市擂鼓墩古墓群获批立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