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垸遗址 编辑

湖北省荆门市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垸遗址马家垸遗址

马家垸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显灵村,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城址,其城垣、护城河保存之完整,在湖北省同期考古发现的城址中是保存最好的。

马家垸遗址南北略呈梯形,长约740米,宽约300~4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以上。遗址高出周围田地约4.7米,东、南、西三面城墙保存较好,北部仅西段存在,城墙宽度不等,外围有护城河,西护城河段利用一天然南北向河流建成。遗址内文化层厚约1.5米,采集有石斧和石锛,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红陶次之。该遗址对研究新石器时代城址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06年5月25日,马家垸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1月,马家垸遗址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马家垸遗址

地理位置: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显灵村

所处时代:新时器时代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0158-1-15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面积:约 300000 m²

历史沿革

编辑
1989年10月,马家垸遗址被发现,为新石器时期古城遗址。

2015年,沙洋县政府投资建设马家垸遗址公园。

马家垸遗址

遗址特点

编辑

马家垸遗址挖掘现场马家垸遗址挖掘现场

马家垸遗址营筑在高山周围地面约2~3米的岗地上,其四周为宽阔的稻田。城址至今保存完整,南北略呈梯形,长约740米,宽约300~4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以上。城垣为土筑,夯层清楚。据南城垣东端断面解剖情况可知,夯层一般厚约20厘米,最厚处的为30厘米、最薄处为14厘米。城外东、南、北三面护城河相连。城内一河道自西北城门曲经城内至东南城门流出,长约850米,宽约30~50米,河床距地表约3~5米。护城河似为人工河道与自然河道相结合而成。城垣东、南、西、北各辟一城门。其中西城垣及东城垣各设一水门,宽度均约为40米,南城门现存遗迹宽约6米,北城门遗迹据断面暴露情况分析较为明显。

城内东北为平岗地,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150米,其上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陶片,文化层经断面解剖约1.5~2米。这些新石器时代陶片,属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存。从城内鱼塘的断面上,可见文化层堆积厚约1.5~2米,其中属屈家岭文化层最厚。

文物遗存

编辑
马家垸遗址采集的陶(片)有红陶、黑陶、灰陶、橙黄陶141件,其中红陶约占10.7%,黑陶占34.8%,灰陶占34%,橙黄陶约占20.5%。红陶中以夹砂陶为主,黑陶、灰陶和橙黄陶则以泥质陶为主。陶片上施纹饰主要有弦纹、绳纹、篮纹及附加堆纹等。采集的标本有生产工具(如石锛、石斧等)、生活器皿(如鼎、碗、豆、高领罐、盆、瓮、管形器、钵、缸等)。

文物价值

编辑
马家垸遗址对研究新石器时代城址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保护碑保护碑

2006年5月25日,马家垸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1月,马家垸遗址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旅游信息

编辑

位置信息

马家垸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显灵村。

马家垸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从荆门市出发经月亮湖路—二广高速—X020—马家垸遗址。

下一篇 钟祥文风塔

上一篇 纪山楚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