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陵 编辑
显陵(The Xianling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又称明显陵 ,位于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城东北7.5千米的纯德山,地理坐标为北纬31°12’20”—31°13’00”,东经112°37’50”—112°38’09”。明显陵占地面积达183.15公顷,其中陵寝部分占地52公顷,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明显陵文化旅游景区的核心区域,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
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明睿宗兴献王)、母亲慈孝献皇后(章圣皇太后)的合葬陵寝。显陵由兴献王墓改造而来,历时47年建成,是中国中南地区唯一的明代帝陵和最大的明代单体帝王陵。明显陵在明代帝陵规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一陵两冢”的建制是中国历代帝陵中的特例。显陵是明朝中叶重大事件“大礼议”的产物,关联着明朝嘉靖初年的社会思想、信仰和一些政坛首脑人物的命运,具有相应的历史意义。
1988年1月13日,显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明显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4年2月6日,显陵所在的“明显陵文化旅游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显陵
外文名:The Xianling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
所属年代:明代
类别:古墓葬
占地面积:183.15 公顷
保护级别: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开放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景点级别:AAAAA级
门票价格:65元/人
文保编号:3-253-6-24
地理位置: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城东北7.5千米的纯德山
年份时期 | 相关历史沿革 | |
---|---|---|
明正德十四年 (1519年) | 六月十七日,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薨逝。明武宗朱厚照赐谥为“献”,在松林山选定吉地,按亲王规制坟园,翌年四月初三安葬于兴王墓。 | |
明正德十六年 (1521年) | 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无嗣驾崩,根据明太祖朱元璋“兄终弟及”的遗训,袭封为兴王不久的朱祐杬长子朱厚熜被迎往北京入继大统,四月二十二日登基,年号嘉靖。朱厚熜登基之后,压制朝臣谏议,十月初一追尊父兴献王为兴献帝。 | |
明嘉靖二年 (1523年) | 兴献王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二月二十五日,兴献王坟原覆黑瓦换为黄琉璃,并修筑神路、玉桥等。 | |
明嘉靖三年 (1524年) | 三月初一,明世宗嘉靖帝加尊为“献皇帝”。三月十二日,正式定陵名为“显陵”。七月,献皇帝神主奉安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八月十四日,显陵太监杨保邀宠进言“陵殿门墙规模狭小,乞照天寿山诸陵制更造”,被工部尚书赵璜以“陵制当与山水相称,恐难概同”为由谏止。然而朱厚熜出于私亲推尊。 | |
明嘉靖五年 (1526年) | 九月,明世宗嘉靖帝奉安“恭穆献皇帝”神主于世庙。 | |
明嘉靖六年 (1527年) | 十二月初四,明世宗嘉靖帝“命修显陵如天寿山七陵之制”,开始大规模改建,包括修筑显陵山即宝顶和宝城,重建香殿即享殿,增建方城明楼、睿功圣德碑亭、大红门等,还在棂星门前的神路两侧建置了望柱和12对石像生。 | |
明嘉靖十年 (1531年) | 二月二十三日,明世宗嘉靖帝敕封松林山为纯德山,并立碑建亭。 | |
明嘉靖十一年 (1532年) | 十月,明显陵改建工程告一段落。 | |
明嘉靖十七年 (1538年) | 九月初一日,追尊“恭穆献皇帝”庙号为“睿宗”,即明睿宗。十二月初四日,朱厚熜的生母章圣皇太后病逝,朱厚熜亲赴北京昌平天寿山,在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卜定吉壤,准备将显陵北迁,并下命武定侯郭勋和工部尚书蒋瑶等督工建造新陵,并“欲迎皇考梓宫迁于此”。然而显陵改迁天寿山之议,从明嘉靖三年(1524年)以来一直遭到朝臣及章圣皇太后的反对,使朱厚熜夙存顾忌,从大峪山回宫后,又决定奉母后棺椁南下合葬显陵。 | |
明嘉靖十八年 (1539年) | 二月十六日,嘉靖帝朱厚熜南巡承天府。三月十二日,下踏承天府旧邸,次日视察显陵地脉。钦定新玄宫的“图式”。工部左侍郎顾麟等受命督工,按朱厚熜钦定“图式”兴建新的玄宫用一座称为“瑶台”的高大砖石平台,把新宝城同南面的旧宝城衔接,形成了明代帝陵中前所未有的特殊格局。五月,遣京山侯崔元护送章圣皇太后灵柩南祔,七月二十五日,章圣皇太后同献皇帝朱祐杬合葬于显陵新玄宫即后地宫内。 | |
明嘉靖二十一年 (1542年) | 嘉靖帝改荆州左卫为显陵卫,以正军李貌才等1200余人充之。九月,嘉靖帝命修显陵祾恩殿,遣内宫监太监黄锦,同巡抚湖广右侍郎陆杰提督工程。至此,明显陵的主体工程才告完竣。 | |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 | 明世宗朱厚熜将明睿宗朱祐杬神主供入太庙。 | |
明嘉靖三十三年 (1554年) | 四月,明世宗朱厚熜下命改建享殿即祾恩殿“如景陵制”,以工部右侍郎卢勋兼都察院右莶都御史提督工程。 | |
明嘉靖三十五年 (1556年) | 七月,明世宗朱厚熜诏修显陵二红门左角门、便路及御桥、墙等。 | |
明嘉靖三十八年 (1559年) | 九月,明显陵扩建工程最后完竣。 | |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 九月,明世宗朱厚熜遣工部左侍郎张守直重修明显陵祾恩殿。 | |
明万历七年 | ||
敕谕碑亭 | 纯德山碑东北天子岗脚下建有敕谕碑亭1座,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五月,由守备太监付霖奏请而建。平面呈方形,北出台阶,有回廊,亭已毁。内立龟趺碑,龟昂首远眺,坐南朝北。其北面碑身风化严重,碑文不清,南面碑文依稀可见。1999年清理周边环境,并恢复敕谕碑。 |
|
下马碑 | 下马碑位于敕谕碑亭北165米处新红门前,由汉白玉石雕琢而成,东西两侧各立1块。碑身两面均镌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8个楷体大字。碑身下部四隅各用抱鼓石倚戗。碑身两面的各八个大字,是嘉靖年间的大臣严嵩亲笔所书。因为在中国帝制社会,帝王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陵寝是神圣的禁地,不仅平常百姓不允许入内,即使朝中文武官员奉命到此谒陵,也必须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恭恭敬敬地进入陵区,因此下马碑是重要的警示标志。 |
|
外明塘 | 外明塘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位于新红门西侧,东西与外罗城连接,北面为九曲御河出水口。在这里设置明塘是起着防止龙气流失的作用,晋代风水理论家郭璞认为“龙气遇风则散,界水则止”,所以外明塘在这里是防止龙气流失,使千秋帝业永葆昌盛。外明塘在1999年维修复原。 |
|
新红门 | 新红门是进入陵区的第一道门户。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东依纯德山,西临外明塘,两侧与外罗城相连。单檐歇山顶建筑,琉璃、砖、石结构;有三个拱券式门,中高,两侧低,左右各有掖门和门房。 |
|
龙形神道 | 明显陵的龙形神道,全长1368米。中间以青石板铺就谓之“龙脊”,两侧以鹅卵石填充,相当于“龙鳞”,外边再以牙子石收束,所以称谓“龙鳞神道”。这种做法是为了满足陵寝建筑的功能需求,做到经济美观。 |
|
外罗城城墙 | 红墙黄瓦的城墙,是明显陵的外罗城城墙,整个外罗城城墙全长3600米,随着山势蜿蜒起伏。将整个陵园包围,从空中看整个外罗城呈“净瓶”形状,“净瓶”是观音菩萨手中的法器,寓意神圣、吉祥如意,在这里象征起着绕气护生的作用。 |
|
五座石拱桥 | 第一座:进入新红门,沿神路弯曲前行102米,有汉白玉单孔石拱桥并列3座,横跨九曲御河,中高两侧低。主桥长17米,宽7.95米。左右副桥长15.3米,宽6.1米。主桥望柱为狮子头,副桥望柱为素方头,连接主副桥望柱为莲花头。 第二座:旧红门北沿神路55米处,青石筑成,并列有3座单孔石拱桥,栏板、望柱均散落残缺。 第三座:御碑亭北沿神路41米处,青石筑成,并列有3座单孔石拱桥,栏板、望柱均散落残缺 第四座:过棂星门是第四道石拱桥,青石筑成,并列有3座单孔石拱桥,栏板、望柱均散落残缺。 第五座:接龙鳞神道的是第五道石拱桥,汉白玉石筑成,并列有3座单孔石拱桥。 |
|
旧红门 | 过第一道石拱桥38米处,为旧红门。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单檐歇山顶式,琉璃、砖、石结构。有券门3座,左右各有掖门和门房。 |
|
九曲御河河道 | 九曲御河,又俗称九曲河。九曲河是陵区的主要排水系统,砖石结构,全长1688米,从神路中轴的五座石桥下左右贯通整个陵园,上接松林山泉水,下连外明塘。这里的“九”数泛指河道弯弯很多。而“九”数通龙,表示天。“五”数居中,中为人,在古代“中间”是最重要的位置,是核心位置,充分表现古代天子唯我独尊的思想。九曲河是明显陵最为独特的景观之一,具有审美和实用价值。 |
|
睿功圣德碑亭 | 过第二道石拱桥41米处,为睿功圣德碑亭,俗称御碑亭、大碑楼。建成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毁于明末。为纪念性建筑,也是陵寝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建筑于2010年维修复原。睿功圣德碑亭平面布局为方形,汉白玉石须弥座,下设台基,墙体较完整,四边各开有券门,为重檐歇山顶,其木制结构无存。正中立龙首龟趺“睿功圣德碑”,碑首有4条高浮雕首尾交盘、头部下垂的蛟龙。 |
|
华表 | 跨过第三道石拱桥,迎面两侧为汉白玉华表,亦称望柱。通高6.5米,下为方形基石,上设八棱形须弥座,身饰云气纹,头饰云龙纹二层束腰。 |
|
石像生群 | 华表后依次排列着12对石像生群,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石象生有狮子1对,獬豸1对,骆驼1对,大象1对,麒麟2对,马2对,武将2对,文臣1对,勋臣1对。石像生群是皇权的象征,也是皇帝生前仪卫的缩影。 |
|
棂星门 | 棂星门称石坊或者龙凤门。是3门6柱4楼冲天式牌楼,方柱上悬云版,横梁覆莲座,莲座上各雕有1尊朝天犼,正中立火焰宝珠,故亦称“火焰牌坊”。坊身均仿木制设额枋、花板、抱框,上下设有门簪,坊柱前后夹有抱鼓石,影壁墙下设须弥座,上盖黄色琉璃瓦。 |
|
内明塘 | 过第五道石拱桥,便是内明塘,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内明塘为圆形,砖石结构,直径33米,内垣5级台阶驳岸,青石压面,四周用彩色鹅卵石镶有云龙图案。 内明塘与外明塘遥相呼应,除了有藏风聚气的作用,还可以降低地下玄宫的水位,同时也起到消防的功能,因为显陵的主体建筑大多都是木制建筑,如果一旦失火,可以就地取水。 |
|
纪瑞文碑亭 | 纪瑞文碑亭在内明塘东侧,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平面呈方形,西向居中开设券门,前出台阶,亭已毁,碑尚存,须弥座束腰形,碑文已不清。 |
|
祾恩门 | 内明塘北为祾恩门,面阔3间,进深2间,建有月台,前后三出陛,上部建筑已毁,台基保存完整,东西与内城连接。祾恩门两侧均设八字琉璃影壁,正面花心为琉璃琼花图案,背面为双龙戏珠。 |
|
琉璃影壁 | 明显陵祾恩门的内外两侧都设有精美的琉璃影壁。从现存墙体看,为琉璃仿木结构,正面为琼花图案。 |
|
祾恩殿 | 祾恩门北为祾恩殿,位于院落中央,是重檐歇山后抱厦宫殿式建筑。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现仅存基址,面阔5间,进深4间,四周有宽2米的回廊及汉白玉石雕栏板、望柱。须弥座式台基上有全浮雕排水龙头共60个,四隅各有螭首4具。前出月台,两隅各有螭首2具,台基完好。祾恩大殿是仿皇宫金銮宝殿修建,是供奉帝后神牌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 |
|
石五供 | 石五供是一组象征性建筑。中间为石香炉,香炉两侧各一石烛台和石花瓶,后面为石供案。石五供并没有实际用途,但它却象征着陵前香烟永旺、神火不灭、仙花常开,让长眠于地宫之内的皇帝、皇后时刻都在饱纳着后代子孙们的供养。石供案为须弥座式,上枋刻缠枝莲花,上下刻仰覆莲瓣,束腰为绾花结带图案。 |
|
方城明楼 | 方城明楼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方城面阔为22.2米,进深设有券门甬道,门前有御道礓礤,门券后左右两则均设礓礤,以供至明楼上下。方城之上东、西、南三面为雉堞,北面砌女墙,东西外垣设散水龙头各1具。正中碑楼1座,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四面券门。南向双檐之间悬挂楷体“显陵”牌匾。内供圣号碑,须弥座束腰,碑首刻“大明”篆体,碑身镌刻“恭睿献皇帝之陵”楷体大字。 |
|
参考资料: |
相关人物
献皇帝朱祐杬
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的异母弟、明武宗朱厚照的叔父。生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七月初二日,生母为朱见深的邵宸妃(孝惠邵皇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七月十一日封为兴王,明弘治七年(1494年)九月十八日就藩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七日,薨逝,享年44岁。明武宗朱厚照赐谥为“献”,以亲王之礼葬于松林山的兴献王墓(即明显陵)。明世宗嘉靖帝继位后追封为皇帝。
献皇帝朱祐杬
慈孝献皇后
慈孝献皇后蒋氏是兴献王朱祐杬的王妃,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生母。生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二月初三日。明弘治四年(1491年)十二月,册立为兴王妃。明世宗嘉靖帝继位后尊封为章圣皇太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十二月初四日病逝后与其夫朱祐杬合葬于明显陵。
慈孝献皇后
古代诗文
诗文类型 | 朝代 | 作者 | 部分诗文名称 |
---|---|---|---|
诗赋 | 明朝 | 朱厚熜 | 《麦浪》《躬诣显陵渡河》《初阅纯德山喜而自得》《再阅显陵小歌》《南诣显陵命驾出京自述》 |
《大驾南巡赋》《恭和御制初阅纯德山喜而自得诗》《谒显陵乐章二阕》《扈驾谒显陵》 | |||
《送贾南坞先生奉使安陆恭题兴献帝神主》《送成国朱公奉使安陆恭上兴献帝册宝》 | |||
童承叙 | 《谒显陵》 | ||
《谒显陵》 | |||
《显陵五章送严介溪宗伯》 | |||
潘希曾 | 《送周太常璧安陆祭告》 | ||
《从幸显陵三首》《恭谒显陵二首》《和蒲汀显陵道中柳阴小慰四首》《回銮歌四首》 | |||
《恭谒显陵》 | |||
清朝 | 卫良佐 | 《松林山上》 | |
周渭 | 《兴献遗陵》 | ||
碑文 | 明朝 | 《御制兴献王圹志文》《御制睿功圣德碑文》《圣号碑文》《加上皇考尊谥记》《纯德山祭告文》《纪瑞文》《敕谕碑文》 | |
清朝 | 《清咸丰十一年示禁碑文》 | ||
参考资料: |
陵区活动
“三月三”庙会
明显陵是中国古代丧葬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体现了当时的经济状况
明朝同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提倡“厚葬以明孝”,每临皇帝死去,不惜用大量的财力、人力为其建造巨大的陵墓。这些陵墓是中国封建时代对灵魂信仰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一个时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同时,这种动用国家力量建造的陵墓,也体现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营造工艺水平,是中国丧葬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建筑典范。
明显陵对于研究明朝嘉靖初年的历史、政治环境具有重要价值
明显陵的建造是明中叶重大事件“大礼议”的产物,关联着嘉靖初年的社会思想、信仰和一些政坛首脑人物的命运,见证了明世宗嘉靖帝皇权巩固的过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明世宗嘉靖皇帝
明显陵对于明代帝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意义
明显陵继承延续了前代明陵已有的形制,例如“哑巴院”“前朝后寝”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建制。例如明显陵的排水系统与北京天寿山明十三陵的前七陵形成显著的区别。明显陵的前后宝城各有向外悬挑的散水螭首16个,将宝城上的水直接排向城外。此前,天寿山七陵宝城是向内排水的,而其后修建的明永陵、明定陵继承了明显陵这一排水方式。明显陵作为独立的陵区,其外围建有一条长达约3.5千米的外罗城,平面成“金瓶”形状。此前,天寿山七陵只有陵宫区有围墙,并无单独的外罗城。明显陵之后,明永陵、明定陵便建有外罗城,这一做法还为后世的清代帝陵所继承。
年份时期 | 文物保护事项 |
---|---|
1956年 | 明显陵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81年 | 湖北省政府拨专款对祾恩门城内进行废虚清理,归位部分汉白玉栏杆。 |
1984年 | 明显陵管理处对陵寝门残垣进行清理,对坍塌的墙体用旧城砖按照传统的工艺进行修补;对前、后月牙城进行清理,归位。对宝顶挡土墙倒塌、鼓闪部分进行修补;湖北省政府拨款清理神道和内明塘基础环境。 |
1988年 | 明显陵先后修缮复原方城明楼、新红门、旧红门、棂星门、九曲御河、双茔城等几处保存较好的建筑物,在修缮文物的同时,着力周边环境整治。 |
1989年 | 从1989年开始,钟祥市政府先后3次将显陵内40余户300余人迁出陵区,改善了陵区内和核心保护范围内的环境风貌。 |
1984年—1999年 | 明显陵管理处自筹资金先后3次对神道进行清理、调整下陷石板。 |
1988年 | 1月13日,明显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93—1994年 | 1993年10月至1994年10月间,明显陵管理处对新、旧红门及其两侧红墙罗城进行修理。 |
1994年 | 8月,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明显陵石像生化学保护方案》,同年9月13日正式开工,由中国文物研究所专家全面指导,对石像生群进行科技保护。首先,用化学药剂进行表面清洗,然后用有机硅聚合物整体涂刷,使其强度提高,延缓自然风化侵蚀,同年10月下旬完工。石像生保护经费共用22万元,其中国家拨款20万元,自筹资金2万元。 |
1994—1995年 | 1994年冬至1995年春,钟祥市政府安排三个乡镇的民工开挖疏通了九曲御河及外明塘,清除泥土26万立方米,修缮九曲御河河道近2000米,并沿九曲御河两岸栽植垂柳、红叶碧桃树500余棵。 |
1996年 | 7月,明显陵管理处将散落的须弥座等构件归安,少量断裂残破的以环氧树脂粘接,缺少部分以同样质地的石块按原样制作补齐。 |
1999年 | 明显陵管理处对内明塘周围进行铺地保护。 |
2000年 | 11月30日,明显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2005年 | 5月,启动双茔城(前后宝城)的修缮工程。恢复了前后宝城的地墁、女儿墙及前宝城东西两侧部分雉堞。次年12月竣工,工程总造价约236万元。 |
2006年 | 明显陵管理处对前月牙城琉璃照壁进行修缮,同时对后月牙城琉璃照壁进行加固处理,用木构进行着顶保护。 |
2010—2013年 | 2010年9月—2013年10月,明显陵管理处分3期对外罗城进行保护修缮工作,分别修缮了旧红门东侧以北200米外罗城的西段800米,东侧向北外罗城1000米,西侧向北1130米,整个外罗城维修保护工程(含外明塘清淤工程)投资约为3490万元。此次外罗城维修保护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外罗城的安全隐患。 |
2014年 | 明显陵管理处对祾恩门地墁进行了修复;对祾恩门两侧影壁,进行清理加固及设置护栏,以防安全事故;用钢构对对陵寝门歪闪墙体进行局部加固。同年8月,将明楼琉璃瓦屋顶、木质架构重新拆卸,对白蚁危害严重的构架进行更换,然后喷洒药物进行处理。 |
2017年 | 《明显陵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审批,下拨经费360万元,主要对外罗城外150米保护范围内环境进行土地征收、土地平整、退耕还林、绿化植树,以及对必要的游步道、排水系统进行清理修缮等基础设施建设。 |
参考资料: |
2024年2月6日,明显陵所在的“明显陵文化旅游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地理位置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城东北7.5千米的纯德山,地理坐标为北纬31°12’20”—31°13’00”,东经112°37’50”—112°38’09”。
明显陵
开放时间
明显陵在明显陵文化旅游景区内,通用景区开放时间。明显陵文化旅游景区入园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门票价格
购买票种 | 门票价格 | 优惠购票政策 |
---|---|---|
全价票 | 65元/人次 | ①、6周岁(不含6周岁)至18周岁(不含18周岁)未成年人。 ②、全日制在校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 ③、60周岁(含60周岁)至70周岁(不含70周岁)的老年人。 ④、钟祥籍居民凭证件半票。 |
半票优惠 | 32元/人次 | |
免票优惠: ①、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 ②、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的儿童。 ③、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④、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票(重度残疾人陪护一人免票)。 ⑤、朱姓、蒋姓公民凭证件免票。 享受门票优惠的游客须出示有效证件,本人证件仅限本人使用 参考资料: |
交通路线
自驾出行
钟祥市外区域到达达明显陵景区:
①、襄荆高速公路从该市城区驶入襄(樊)荆(州)高速公路约40分钟;武(汉)至荆(门)高速公路在2010年5月28日建成通车,从该市城区上该公路约20分钟,至武汉140千米,到武汉约需1个半小时。由高速公路向东通向武汉、合肥、南京;向西通往荆门、荆州、宜昌、重庆、成都。
②、枣石高速钟祥东收费站距离景区约10分钟,沪蓉高速钟祥收费站距景区约20分钟,二广高速陈安收费站距景区约35分钟。
钟祥市区方向到达明显陵景区:
明显陵景区距离钟祥城区约5千米,现有两条旅游公路与钟祥城区相连接,即郢皇公路和沿湖路。
①、郢皇公路等级为二级,系黑化路面,宽14米,行车速度为40—80千米/小时;
②、沿湖路系二级白化路面,双向两道设计。宽7—9米,行车速度为40—80千米/小时;
明显陵在湖北省内的区域交通展示图
铁路交通
钟祥火车站在钟祥境内全长67千米,穿越5个乡镇,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重庆、成都、宜昌、荆门、襄樊等城市客运列车。
经停钟祥站的火车:
K8102荆门——汉口
K8103汉口——荆门
K8093武昌——荆门
K8094荆门——武昌
K1257温州——成都东
K254荆门——上海南
K253上海南——荆门
K530成都东——杭州
K358重庆西——广州
公交线路
钟祥市区6路公交车直达明显陵文化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