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岭山古墓群 编辑
八岭山古墓群,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40多平方公里。山中古墓葬密集,现封土堆尚存特大型、大型及中型古墓560余座,其中以楚墓居多,明藩王墓次之。不少墓冢雄踞山头,宛若山峰,构成了八岭山的壮观奇景。史载楚庄王墓在山中,前后陪葬有数十冢,皆列成行。明藩辽简王及肃、靖、惠、恭、庄等诸多王墓俱在山北。
八岭山古墓群,山上有平头冢、换帽台、落帽台、马跑泉等胜迹。八岭山现为国家森林公园,山上乔木参天,茶海松涛,烟云笼罩,兼有雄奇幽深之胜,故有不到八岭山,不算到荆州之说。
中文名:八岭山古墓群
面积:40多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城
类别:国家森林公园
八岭山古墓群
八岭山古墓群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城西北20公里的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八岭山,又称龙山。这里风景优美,现已探明,大型封土堆古墓葬就有498座。
八岭山古墓群现有大中型有封土堆古墓葬467座,其他无封土堆古墓不计其数,以东周时期楚墓和明代藩王墓最为著名。史载“楚庄王冢在城西龙山乡”,“前后陪葬十冢,皆成行列”。
五代“南平武信王高季兴墓、文献王高从晦墓、餐懿王高保融墓”三代墓俱在龙山,明“辽简王墓城西北八岭山、松滋安惠王墓、益阳安熹王墓、麻阳悼喜王墓、应山悼恭王墓、枝江庄惠王墓”俱在八岭山,“肃王贵绶墓、靖王豪盛墓、惠王恩稽墓、恭王宠绶墓、庄王致格墓俱在八岭山”。
八岭山古墓群
八岭山古墓群中还有明代藩王墓葬,这不仅明史上有较多记载,而且明辽简王朱植墓已正式发掘,因该墓早在明末就遭到严重破坏,陵园布局也毁掉了,随葬器物大都散失,所以遗存文物不多。
该古墓群延续年代上至东周时期,下至明清,前后达2000年之久。
八岭山古墓群景观
南方的楚文化与北方的中原文化一道,构成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两大渊源,楚文化在中华民族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已知的发掘成果和历史记载来看,楚国在南中国的广大国土首先实现了统一和民族融合,吸收了南至五岭,东至吴会,西至巴蜀的各族先民创造的优秀成果,创造了与古希腊文化同时并肩的楚文化,但楚文化的发展水平到了怎样的程度,谁也难以说清,因为楚王墓至今一个也未发掘。尤其是八岭山上的东周楚墓,至今还是一个迷。
历史记载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楚国在八岭山以东5公里的纪南城为都,先后长达411年;在以纪南城为中的周围丘陵岗地和八岭山、纪山、马山、雨台山等山脉,有一条呈带状分布的古墓密集区域。先后有二十个楚王以纪南城为都,那么楚王和楚国的高级贵族的陵寝应当在这条呈带状分布的区域内。
八岭山古墓群
以目前调查的资料看:最大的封土堆古墓(指现存墓冢封土直径和高度),在八岭山上(如平头冢、冯家冢等),东周时期的楚王墓应该在这些封土直径最大(80米)高度很高的封土堆古墓之中,据此将八岭山古墓群作为东周时期楚王墓群申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八岭山古墓群
第二,紧邻八岭山已发掘的楚国中小型墓葬的出土文物,其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极高,如紧邻八岭山的马山砖瓦厂一号楚墓,仅仅是一座小墓,出土了大量的丝绸制品闻名于世,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是东周时期兵器中的精品,以及随葬的大量精美漆器如双凤悬鼓,彩绘鸳鸯豆,双鱼耳杯和彩绘木雕蛙蛇龙凤座屏等。
八岭山古墓群
墓室内总面积一百零二平方米。墓室的前、中、正殿还装有大型石门和两道木门,石门上有九排九行石制门钉。墓道长十七米,墓室门前竖有墓志铭、分底盖两块,中间用四个圆形铜片分隔,并用三道铁箍包扎。
盖面上刻有“故辽简王之墓”六个大字,底面上刻有辽简王的生平。整个墓志铭全被城砖密封。
公元1404年改封于荆州,公元1425年病逝后葬于八岭山,墓区占地60余亩,墓室系砖石结构,呈“王”字型,共有5室。墓室总面积102平方米,5室均为拱形顶,墙裙为磨砖对缝,工艺精细,室内地面铺有陶质方砖。前室安有大型石门,门上为九排九行石制门钉,前室与中室、中室与后室之间装有两道木门。墓道长17米,墓室门前立有墓志铭,辽王墓的规模、格局均不失为一座精美的地下宫殿。
又名龙山,属荆山余脉,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西北部,总面积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拨39.6米,最高海拨109米,位于北纬30°23′57″~30°28′58.8″,东径112°04′14.9″~112°06′23″之间。八岭山属丘陵地形,其山势宛若八条蛟龙,呈西北东南走向,因此又称“龙山”,山上物产丰富。
八岭山位于荆州城西北20公里,八岭山因有起伏回环的崇岭八道而得名。又因八岭逶迤状如游龙而称龙山。
八岭山风景优美,林木葱郁,“纵岭八道,蜿蜒若游龙”,因此被古人视为风水宝地。山中古墓密集,现已探明大型封土堆古墓葬就有498座。八岭山地处荆州城、纪南城、万城三大古城之间,其人文景观极为丰富,每一座大型古冢都有一篇神奇的故事,每一个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据史书记载:“楚庄王葬于古龙山。
前后陪葬十冢,皆成行列。”此冢高大似山,陪冢成行,气势非凡。位于八岭山中部的平头冢亦为八岭山特大封土堆古墓,相传蜀国名将关羽得到青龙偃月宝刀后,欣喜若狂,跃身上马,挥舞宝刀,当马驰过此冢时,关羽兴起,对准冢子上部平削一刀,此冢即成平顶,“平头冢”因此得名。类似这样与关羽生平业绩有关的还有系马冢、落帽冢等古墓葬。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鸡公山遗址
上一篇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