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 编辑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张之洞主持创办,旧馆址设于武昌兰陵街西侧(今解放路) 。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六月开工,同年九月竣工落成 。
该馆建筑造型庄重、风格鲜明,为新旧交融、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2013年5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
馆藏地点: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号
所属年代:清代
始建时间:1936年
文物级别:国家级
编号:7-1808-5-201
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特点:造型庄重考究、风格鲜明
湖北省图书馆旧址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迁入兰陵街东侧原博文书院校舍(今武昌区公安局)。
民国十三年(1924年),湖北督军萧耀南将个人实业股款即其在官督商办石膏公司之银2万两之股份捐作省馆基金。
民国十六年(1927年),钱介磐、李汉俊、章伯钧等筹建的革命文化图书馆附设在馆内,钱介磐、李达先后兼任两馆馆长;同年,湖北图书馆改名湖北省立图书馆。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二月,原湖北省政府决定筹建新馆,同年6月,选址武昌蛇山抱冰堂下空地(即现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十月一日,新馆奠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七月,建成,建筑面积2572平方米,由袁瑞泰营造厂承建。9月竣工落成。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于此。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此楼建成不久,抗战爆发,图书馆西迁秭归,南京国民政府迁至武汉。武汉会战期间,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在地。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由迁恩施的湖北省图书馆派人协同省教育厅接收“省立图书馆”,时有藏书12万余册。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八月,湖北省图书馆迁回武昌,改名湖北省武昌图书馆。次年初开放临时阅览室;
湖北省立图书馆奠基纪念碑
武汉解放后,该馆先后改名湖北省立人民图书馆和湖北省武昌人民图书馆。
1951年8月,改属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领导,更名中南图书馆。
1958年,新建馆舍2000平方米。
1980年,建成10层书库大楼,面积为5000平方米。 同年10月,中南行政机构撤销,仍由湖北省文化局领导,定名湖北省图书馆。整个馆舍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藏书480余万册,其中珍贵文献45万余部,善本5174部49211册,名列全国十大图书馆。
1993年,武汉市政府将省立图书馆里的历史文献楼列为一级保护建筑。
1995年,又将该楼确定为“武汉市历史优秀建筑”。
2002年11月7日,湖北省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
湖北省图书馆东西长66米,中部进深20米,高155米,占地1450平方米。中部主楼前廊,三开间,4根大圆柱通贯2层,两翼为狭小长窗,顶层为歇山碧瓦飞檐翘角的大屋顶。
该馆外形为中国古典宫殿式结构,中部三开间凸出为主楼,前廊有4根通贯2层的朱红顶檐圆柱,外墙假麻石饰面,两翼为狭小长窗,顶层为歇山碧瓦,分檐翘角,下施斗拱,极具古风。在四周的横梁与墙面上饰有精美的雕塑图案。有祥云、飞龙、凤凰,还有屹立在碧瓦上的仙人走兽,檐下书“东壁灵光”匾额。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
一楼
湖北省立图书馆
二楼
二楼两翼的结构与一楼基本相似,为大厅式书库。一排排书架上存放着十分珍贵的线装古籍,漳显着湖北省图书馆悠久的历史与珍贵的藏品。二楼厚重的木门上的雕塑美轮美奂,制动弹簧强劲有力,铁制窗户上有推拉装置与锁环。
书库
主楼的阁楼,是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因为民国时期图书馆是一幢独体建筑,主楼的后部就是整个图书馆的书库。坚固的钢板将本是2层的楼房隔成了4层,布局十分紧凑,从而使书库空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据说这些钢板是当年从美国进口的,造价极其昂贵。
军事委员会旧址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南京失守后,国民政府迁到武汉,武汉成为战时首都,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就设在这幢楼里。军委会下设办公厅、军事处、总务处、秘书处、高级参谋室及机要室等6个核心机构。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照
图书馆为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复兴式近代建筑,其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外形则极具传统建筑特点,歇山琉璃瓦大屋顶,碧瓦飞檐,檐下设有石质的斗拱、梁枋造型构件;而在立面中出现的壁柱、檐口线脚等元素,又反映出西方形式的融入。图书馆主楼为凸字形,坐北朝南,正立面中间为三层,对称的两侧为二层。建筑外墙采用水刷石,木门钢窗,建筑一层使用井字形梁架,且在井格中做彩绘,使天花板呈现出类似古建筑中平棊做法的效果。室内墙裙、楼梯栏杆和地面均用彩色水磨石装饰。整栋楼古朴壮观,是当时新材料、新技术与中国传统形式相结合的典范。
湖北省立图书馆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
上一篇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