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庆学宫 编辑
德庆学宫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朝阳西路北,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旧址在子城东五里紫极宫故地,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迁于今址。元至元元年(1264年)被洪水冲毁,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是岭南乃至中国南方现存最古老的孔庙。
原德庆学宫形制甚备,建筑群占地约3900平方米。在南北中轴线上,由南而北有石栏、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崇圣殿、尊经阁,还有明伦堂、名宦祠、乡贤祠和附属建筑尊圣义祠等。2000年后,逐渐修复了泮池,重建棂星门、大成门等毁坏的建筑。
1996年11月,德庆学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德庆学宫
地理位置: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
所处时代:北宋至现代
占地面积:3900 m²
保护级别: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时间:1081年(宋大中祥符四年)
类型:孔庙
组成:大成殿、崇圣殿、尊经阁等
编号:4-3-0124-46
批准单位:国务院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知府事李仲求重修。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迁今所。
元大德元年(1297年),教授林舜咨重建大成殿、两庑,殿后建尊经阁。
明弘治三年(1490年),知州王淮重建尊经阁。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州张安鼎修大成殿。
1971年,重修大成殿。
2000年后,逐渐修复了泮池,重建棂星门、大成门等毁坏的建筑。过棂星门与泮池仰圣桥,现德庆学宫南北中轴线上,有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崇圣殿与尊经阁。
德庆学宫
大成殿
大成殿是德庆学宫现存最重要的建筑,居正中,前有文明门、石栏、泮池,后有崇圣殿、尊经阁、明伦堂。大成殿面阔5间17.36米,进深5间17.53米,建筑面积304.3平方米,重檐歇山式顶。殿高19.4米。平面几乎是正方形,为宋元古制。殿中减柱4根,只余正中4根木质大金柱。殿前为13.22米、深8.7米的月台,围以砖砌栏杆,月台前正中及左右各设踏道、月台前设一砖石拜坛,周6.15米、深4.73米。大成高19.4米,重檐山灰瓦顶,坡度平缓、出深远,斗拱疏朗。
大殿正脊中为莲花宝杯及光环,正脊两端为夔脊饰靠内侧两边各置一鱼龙。正脊和垂脊两边绘满“三狮会燕”“金玉满堂”及松鹤等彩画,具有典型岭南特色。
山面有山花板,各施悬鱼一条。大成殿斗拱种类复杂,计有11种之多。下斗拱梁架保持了宋代风格,柱头和补间铺作均为七铺作单三下昂,两根直昂昂尾均长二,甚为罕见,其出跳总长居全国现存唐宋同类斗拱(七铺作)之首位。上桥前后桥斗扶,是元代构,其采用象鼻子昂的形制,为较早形态,其后流行于清代。
德庆学宫
大成殿设计者独蹊径,打破了传统厅堂那种“八柱撑空”的木梁架结构而采用“四柱不顶”的独特形式以满足建筑物防灾的要求。所谓“四柱不顶”就是:在殿梁架不砌上露明藻,左右次间各减了两根内檐柱,明间正中只竖四根不到顶的圆林金柱,柱顶上横架座斗枋,安放四朵类似金的斗拱,以承托着压槽枋和井口天花板,天花板上再立园柱以支撑正梁;在山墙上和前后柱的柱头上,承托着下的重叠起来的斗拱。殿身的梁架则用大鹿结构法。这是古代建筑师为使厅堂免受雷击,采用消除电学上称为“跨步电压”危险的一种独特没计;那四根上不到顶的圆木柱,称作“雷公柱“。 大成殿对研究中国宋、元建筑史有重要意义,是岭南元代木构建筑的瑰宝。
大成殿在防洪上采取了有效的建筑技术,加高了殿堂台基;设置了高35厘米的花石门,前檐用花岗石柱,左、右、后三面围以高墙;采用了花岗石高柱础,尤其是正中四根金柱,石础高达82厘米。 大成殿的梁架结构,外围采用石柱砖墙,使结构更坚固耐久,下檐副阶用了6根断面呈正八边形的花岗石柱,左、右、后三面用砖墙围护,并砌出砖柱承重,这一做法增强了建筑抗风雨侵蚀、抗洪水冲击的能力,也有利防火。梁柱结构采用完全对称的设计方法,前后檐柱,前后重檐金柱,前后金柱,高度一一相等。前后下檐斗栱,其铺作一一对应,构造相同,梁栱前后副阶均用三椽袱,袱首置于柱头铺作上,袱尾插入重檐金柱柱身,三椽袱下边均用了穿插梁,重檐金柱和金柱间施以四椽袱,而额枋部分,前下檐柱头间施以阑额,上施普拍枋,后檐因用砖墙砖柱,故用砖砌出普拍枋,重檐金柱柱头间施以阑额与普拍枋。副阶用了穿插梁,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大成殿的装修装饰有浓厚的岭南地方特色。殿门上部橘扇用官式万字花纹,殿内重檐后金柱间的由额和顺身串间置一花,花纹别致。大成殿上正脊中央为莲花宝杯及光环,下垫以夔纹饰块,正脊两端为脊饰,靠内侧两边各置一鱼龙。戗脊为游龙卷草龙身绕脊出没,形体生动。下角脊上端为鱼龙吻,下端为卷草,稍上为一虎。正脊和垂脊两边满绘有“三会燕”“金玉满堂”以及松鹤等彩画。灰瓦顶屋上边用红色陶质勾头滴水边,下檐用蓝绿色琉璃勾头滴水边。
德庆学宫大成殿,无论外部造型还是内部结构,都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是古代典型的岭南建筑,是不可多得的建筑佳品。它在建筑上别具一格,与广西容县“四柱不地”的真武阁,一东一西,一文一武,一天一地,遥遥相对,被称之为中国南方古代木构建筑的“一对明珠”。是广东省宋元时期的木结构建筑,被誉为“国之瑰宝”。
明伦堂
明伦堂
棂星门
德庆学宫棂星门
泮池仰圣桥
德庆学宫泮池、仰圣桥
尊圣义祠
德庆学宫大成门的西边为尊圣义祠,里面主要陈列着《中国科举文化展》,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近代的一种用设科举考试的方法进行官员选拔的制度,肇始于隋朝,完备于唐朝,废除于晚清。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童试(包括县、州府试),乡试(省级),会试(中央级)与殿试(皇帝亲试)四级,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学子们的艰辛历程。展出的两尊学子蜡象,正在仿造贡院的独立居所内发愤攻读。
尊圣义祠
仰圣园
仰圣园孔子历史文化长廊
德庆学宫
德庆学宫
“开笔礼”仪式
纪律教育学习月
在德庆学宫内,封开县纪检干部用传统书法书写廉政格言警句,润物
德庆学宫
德庆学宫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