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 编辑
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口街45号,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总政治部曾经驻扎的地方。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原为德国传教士购买当地民宅改建的天主教堂,由前部二层楼房和后部的会议室组成,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小巧别致,略显西式风格,分前、后两部分。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31日,红军取得第二次反“围剿”最后一战胜利后,毛泽东、朱德率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进驻这里。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又称“白楼”,是一幢四周带有回廊的两层砖木结构的白灰墙楼房,原为民国县政府后院。旧址坐北朝南,带院落,由长廊、前后庭院、前后厅等组成。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18日,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政委率领红一方面军攻克建宁,此后周恩来便率领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进驻于此。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成为第二次国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建宁留下的最为重要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见证,具有重大的历史研究价值;旧址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2006年5月,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
地理位置: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口街45号
所处时代:1931~1933年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968-5-09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又称“白楼”,建于20世纪20年代,原为民国县政府后院。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18日,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政委率领红一方面军攻克建宁,此后周恩来便率领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进驻于此,直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底才离开建宁前往瑞金。
1969年,按原貌对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进行全面修缮,复原陈列了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住处及会议室。
1976年,建宁县革命纪念馆按原貌对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进行了修缮,复原了周恩来同志住处。
1976年,按原貌对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进行全面修缮,修复了防空洞、红军井,复原陈列了传达室、参谋处、秘书室、警卫员住处。
1990年,维修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围墙。
1992年,对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门、窗油漆进行修缮。
1996年,维修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会议室、阁楼,屋面翻盖、更换梁柱。
1997年,对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屋面进行翻新,更换瓦条、瓦板、地板等。
1998年,对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前楼屋面翻盖,修补地板;1999年,复原陈列了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副官室、作战室。
2002年6月,建宁遭受特大洪灾,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因遭水淹,墙面靠近台基处受损,屋面渗漏严重,木地面被水浸泡侵蚀,建宁县人民政府对旧址进行了全面、系统修缮。
2002年6月,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一面墙体因山体滑坡受损,当年修复。
2005年,建宁县依托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建设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新建陈列馆等设施,总面积扩至近4万平方米。
2011~2012,建宁县对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进行了整体修缮。2014年,建宁县对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安防设施进行了维改造升级。
2017年,中共建宁县委组织部和中共仓山区委组织部共同签订开展红色文化和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共建协议书,由仓山区委组织部负责协调解决了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复原陈列及布展资金200万元,完成了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复原陈列布展设计方案。2020年5月,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复原陈列全面完成。
建宁县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原为德国传教士购买当地民宅改建的天主教堂,由前部二层楼房和后部的会议室组成,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小巧别致,略显西式风格,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两层楼房,一、二层分别有四个房间,人字架屋顶,灰瓦屋面,坐西朝东。一层东、西带廊,二层东、南、西外廊。东侧一、二层带抱厦。北侧有砖墙维护。建筑面积244.76平方米。红军进驻后,前部一楼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所在地,设有传达室、作战室、副官室以及朱德总司令的房间。朱德同志的房间和作战室连在一起。二楼是当年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的所在地。毛泽东同志当时是红一方面军的总政委兼总前委书记,他的住处在二楼,二楼还设有参谋处、秘书处以及警卫员室。
后部为会议室,建筑面积285.1平方米。后部会议室为原教堂礼拜堂,是二层局部砖木结构,人字架屋顶,灰瓦屋面,坐西朝东。在前部楼与后部楼中间有一条通过二层木结构两坡灰瓦顶游廊连接。
旧址西侧还有一处防空洞和一口红军井。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总前委、总司令部曾两次入驻于此。
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
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
《少共国际师画报》
建宁县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暨反“围剿”纪念馆
反“围剿”纪念馆建于1959年7月,原名建宁县革命纪念馆。2006年9月,更名为建宁县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2009年5月,被中宣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公布名称为:建宁县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暨反“围剿”纪念馆),是全国首个以中央苏区反“围剿”为主题命名的专题纪念馆。馆内设有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中央苏区反“围剿”陈列馆、大型铜雕“红军颂”等,生动再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反“围剿”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建宁在五次反“围剿”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对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馆先后举办了“苏区胜地 红色建宁”主题文化活动、建宁苏区论坛等系列红色和廉洁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和廉洁文化教育。
1997年6月,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被福建省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2年7月,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被共青团福建省委、少先队福建省工作委员会确定为少先队雏鹰训练基地。
2005年2月,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地理位置
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口街45号。
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机关旧址-暨反围剿纪念馆
交通信息
自驾:自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路程约1.8千米,用时约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