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岩寺 编辑
清水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安溪清水岩内,清水岩始建于宋元祐八年(1093年),现存建筑为清朝修建。
清水岩寺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岩寺依山而建,俨若悬空楼阁,西向,楼阁式,外观呈现三层,实为四层,由上而下为释迦楼、祖师殿、吴天口。左右翼为钟楼、鼓楼、观音阁、檀樾厅、芳名厅、僧舍等。层楼复阁,外观呈“帝”字形。清水岩寺作为世界清水祖师信仰的祖庭,为联络海外华人与祖国感情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国传统宗教、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切入点。
1985年10月,清水岩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清水岩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清水岩寺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安溪清水岩内
所处时代: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085-3-383
建筑面积:3200 m²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至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僧惠清三次改建、扩建,岩寺初具规模。
南宋末因兵燹被毁,僧一杲重建,历40年,至元延祐四年(1317年)完工。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开元寺僧正隆住持经营22载。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邑令廖同春捐俸倡建觉亭、开觉路。
清顺治二年(1645年),县令周宗璧倡建清水法门,邑绅李日燥、李梦植重修东西楼。清以降重修、增修不断。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清水岩寺,保持元明建筑原貌。
1975年,侨胞李月等捐款修建。
1978年,修复清水岩寺。
清水岩寺
清水岩寺
起源
清水岩寺缘起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6年)普足禅师在此驻锡。禅师生前德高道深,多行善事,如为众祈雨、修桥、治病等;入寂后香火严奉,灵应兴盛。信众建清庙以答神庥,陈俎豆而行祭仪,清水岩寺遂成为传承逾千年的清水祖师道场。祖师信仰走出安溪、泉州、福建,走向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信徒逾亿。
三宝佛
清水岩寺内主祀“释迦如来佛”“观世音普萨”“普贤菩萨”为三宝佛,代表“佛、法、僧”为三宝,亦称为三尊或称为三圣,也是台湾最先供奉三宝佛的寺庙。寺内供奉“释迦牟尼”“南海观世音”“注生娘娘”等神佛,其中“注生娘娘”是全台湾最古老的软骨金身,据当地居民传说许多信众来此要求生男或生女非常灵验。
2013年3月5日,清水岩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清水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安溪清水岩内。
清水岩寺
交通指引
由员林交流道下→转走148县道至员林→员林员水路→何厝→137县道→清水国小→清水岩森林游乐区
由员林交流道下→转走148县道至员林→转141县道南下至田中,左转150县道,即可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