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天宁寺 编辑
宁波天宁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中山西路北侧,始建于唐大中五年(851年)。
宁波天宁寺总占地约9000平方米,现仅存山门、东塔塔基、甬道、排水沟等建筑遗址及西塔建筑。天宁寺塔位于寺山门前,为双塔形制,两塔东西相距72米,东塔毁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西塔为方形五层砖塔,原残高11米,空筒结构,须弥座式基座。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分,每层四面均辟尖券壸门,各层塔檐用菱角砖叠涩,出檐较大,起翘明显。塔身通体素面无饰,工艺精湛。天宁寺塔是中国现存唐代佛教寺庙中寺前双塔制度最早的实例之一。
2006年5月25日,宁波天宁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宁波天宁寺
地理位置: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中山西路北侧
所处时代:唐
占地面积:约 9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0539-3-24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宁波天宁寺
宋崇宁二年(1103年),改名为崇宁万寿寺,建炎年间,毁于战火,不久重建。
元至大二年(1309年),为倭寇所毁,后又重建。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天宁禅寺。
清光绪三年(1877年),东塔崩塌。
1995年,对东塔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保存完整的唐代砖塔基座。
2003年,对天宁寺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2000多平方米,主要清理出F1塔类建筑基础、F2建筑台基和F3建筑基础等。
民国初年,改称“天宁寺”。
宁波天宁寺前双塔,东西相距约72米。东塔已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崩塌,残存塔基,而西塔则岿然独立。现仅存山门、东塔塔基、甬道、排水沟等建筑遗址及西塔建筑,总占地约9000平方米。
西塔
西塔
东塔基座
东塔发掘的塔基部分
天宁寺遗址
天宁寺遗址发掘面积共2000多平方米,主要清理出F1塔类建筑基础、F2建筑台基和F3建筑基础等。F1基础平面呈正方形,位于遗址的中轴线上,其中心南北方向距双塔中心平行线约65.5米。基础总高0.75~0.8米,由块石基础和缸基础两部分组成。块石基础之内是缸基础,由二十一只缸有序地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方形的整体。根据其中一个陶缸上发现的“戊午年”纪年铭文及文献中关于北宋建隆年间天宁寺建有铁塔的记载,可推断F1是建于北宋时期的塔基基础。F2处于天宁寺导中轴线上,其中心距双塔中心平行线约18米。平面呈长方形,长30米、南北宽15.8米,面积约480平方米。台明包砖,转角有角柱石。台基南北正中均有斜坡状台阶踏跺与中轴线上的甬道相连。另在北部台基外有明显的散水痕迹。此次发掘还清理出F3建筑基础、三条唐代甬道(道路),四条宋代或唐晚期的排水沟以及水井、地坪等其他遗迹。
宁波天宁寺遗存
2003年,天宁寺遗址出土历代各类完整或可复原文物300余件,还出土了珍贵的刻有飞天图案的宋代经幢宝盖石构件。
地理位置
宁波天宁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中山西路北侧。
宁波天宁寺
交通信息
乘坐宁波市内公共交通12路、14路、14区间上午支线、商旅2号线至鼓楼(春秋旅游)站下车,步行160米可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