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虬庄遗址 编辑
龙虬庄遗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龙虬庄村, 距高邮市区约8公里。 遗址地处淮河下游的里下河平原, 距今7000—5000年前,是中国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中期重要的聚落遗址。
龙虬庄遗址分布区内的地势南高北低, 海拔高度2.6米, 四周环水,平面近似方形,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205米,面积约4.3万平方米。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青莲岗文化提出以后,对其分布地域、内涵特点等一直存在很多争议,并使江淮地区的文化面貌长期不很清晰, 龙虬庄遗址证明在距今7000—5000年,位于江淮东部地区的龙虬镇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特征稳定、发展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遗址所揭示的独特文化风貌,填补了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化的空白。龙虬庄遗址的发掘和考古,终于使江淮地区的文化面貌长期不很清晰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2001年6月25日,龙虬庄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龙虬庄遗址
地理位置: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龙虬庄村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占地面积:约 43000 m²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5-0038-1-038
1970年初,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员张正祥下放到一沟公社时,在龙虬庄发现了大量的丽蚌壳、鹿角、兽骨的存在。
1993年4月5日,龙虬庄遗址第一次发掘开始,此次发掘历时3个月。
挖掘龙虬庄遗址时的历史照片
1994年10月,对遗址开始了第二次发掘。挖掘出土了大量的、密集的、完整的人骨,还有大量的、完整的陶器、骨角器、玉石器等随葬品。
龙虬庄遗址挖掘考古工作队员合影
2003年,实施龙虬庄遗址博物馆一期(部落村)工程,并于2004年正式对外开放。
为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龙虬庄遗址于2016—2017年再次发掘,发掘面积1150平方米。发现的遗迹主要为墓葬、广场、灰坑、灰沟、柱洞等。出土了一批涵盖龙虬庄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的陶器、玉石器、骨器等器物以及丰富的动植物标本。
龙虬庄遗址地貌特征
龙虬庄遗址的堆积可分为8层、其中第4至第8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根据对主要文化内涵的分析,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第8层至第7层,距今约7000至6300年;
第二阶段:又可分为前后两段,第6层为前段,第5层至第4层为后段,距今约6300至5500年。
另外,在遗址的东部边缘还发现了距今约5500至5000年的局部文化层堆积。
据对龙虬庄遗址第5层木炭所作的C14年代测定结果为公元前3701~3383年,与对文化内涵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龙虬庄遗址遗址分布情况
龙虬庄遗址的出土文物主要分为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和装饰工艺品三大类。 出土器物有陶器、玉石器、骨器、角器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骨器、角器。
陶器
龙虬庄遗址出土的最具地方特色的文物是各类陶器,有猪形罐、葫芦瓶、小陶罐、罐形鼎、四乳黑陶罐、圈足壶、三足钵等,形状纹饰作用各异。 猪形罐在对龙虬庄遗址的前4次发掘中,共出土9件。
刻有文字的陶片
陶片和人的掌心一般大小,是磨光泥质黑陶盆口沿的残片。该陶片是5000多年至4000多年前的文物,文字刻在陶器内壁,共两两行,左行4字,以直线条为主,横平竖直,结体有序。右行四个酷似动物侧视图形的象形文字,第一个似兽,第二个似鱼或蟹,第三个似蛇,第四个似鸟。陶片上的陶文比甲骨文早笔又相似,疑是甲骨文的起源。
碳化稻米
遗址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的炭化稻米,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并说明龙虬庄先民的稻作农业延续了1500年之久。这一发现将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距今5500年前的水稻栽培区从长江以南划到了淮河以南。
龙虬庄遗址发现的大量的文化遗迹和出土了丰富的文化遗物,对于系统而全面地认识江淮东部的原始文化,重新进行时间与空间的界定,起了重要作用。
遗址中稻作遗存,对于研究江准东部的史前经济生活、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在江淮东部的发展,尤其是人工选择优化稻种并产生显著效应的实例的发现,对于全面研究中国稻作农业发展史有着积极意义。同时由于粳型稻作农业与日本的稻作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对于重新研究稻作农业的东传,亦同样有着积极意义。
2011年,龙虬庄遗址被评为“江苏省大遗址”。
2017年12月,龙虬庄遗址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龙虬庄遗址假想先民生活场景雕像
2001年6月25日,龙虬庄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0月,龙虬庄遗址被列入“十三五”时期国家大遗址目录。
地理位置
龙虬庄遗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原一沟乡)龙虬庄村,距高邮市区约8公里。
龙虬庄遗址博物馆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在龙虬庄镇搭乘高邮6路,在龙虬庄遗址站下车,步行60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