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城遗址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佘城遗址佘城遗址

佘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云亭镇花山村高家墩境内,为一座规模不小的从夏至周时期古城,城内面积约32万平方米。

佘城遗址形状呈圆角长方形,南北径最长处约800米,东西宽最长约400米,城东、西、南、北均发现有人工堆筑的城墙,城墙外有环绕护城河遗迹,出土了陶片、镞、锛青铜器等。佘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已发现的最早古城,为长江下游青铜时代的研究和文化的发提供了有力的考古证据。

2013年3月5日,佘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佘城遗址

地理位置: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云亭镇花山村高家墩境内

所处时代:夏商周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148-1-148

历史沿革

编辑
1998年12月,江阴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调查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时发现佘城遗址。

佘城遗址佘城遗址

1998~2003年,南京博物院、无锡市博物馆、江阴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佘城遗址及佘城遗址城外的花山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

遗址特点

编辑
综述

佘城遗址佘城遗址

佘城遗址形状呈圆角长方形,南北径最长处约800米,东西宽最长约400米,城内面积约32万平方米。

城墙

佘城遗址佘城遗址

城东、西、南、北均发现有人工堆筑的城墙,城墙外有环绕护城河遗迹。通过钻探,东城墙中部还有木质水门设施。其南城墙保存完好,高出地面约5米,东、西、北三面城墙在地平面以下,均为人工堆筑而成。

灰坑

灰坑,H1面积较大,几平遍及整个探沟,因未扩方,所以坑口形状不明,坑深100厘米。坑内填土为黑色淤泥。包含物有陶片、印纹硬陶、少数原始瓷片和青铜锛、镞各1件。

建筑遗址

城西北角发现有上百个排列有序的柱洞,经初步复原应为一处约400平方米的古代公共建筑遗址,该建筑分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两部分,主体建筑的进深达23米,建筑外部还有回廊环绕,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干栏式建筑。

遗址年代

佘城遗址城外文化层出土有青铜炼渣、残铜器、挹铜陶勺等,说明城外不仅生活大批的人口还存在一定规模的青铜冶炼场所。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对佘城遗址进行考察后确认佘城遗址为一处夏商时期古城遗址,约4000~3000年历史,相当于良渚文化消亡后到商周阶段的空白时期。

文物遗存

编辑
综述

佘城遗址出土了陶片、镞、锛青铜器。城外文化层出土遗物出土有青铜炼渣、残铜器、挹铜陶勺等。

陶器

 青铜锛、青铜镞、石刀、夹砂陶鼎足 青铜锛、青铜镞、石刀、夹砂陶鼎足

陶器的陶系分夹砂陶、泥质陶和印纹硬陶及原始瓷,制法大致有手制泥条盘筑后慢轮修和快轮制等。依用途分为炊器、盛食器。夹砂陶器形主要有鼎、釜、颇,均为炊器,绝大多数为红陶、红祸陶。泥质陶在所出陶器中所占比例最大,器形主要有罐、盆、豆、澄滤器,除了豆多为素面、轮制外,其它器形多为泥条盘筑,并拍印各种纹饰。硬陶的胎通常为青灰、灰白或灰红色,夹细砂,器形有罐、豆、钵、器盖等,素面者均为轮制,拍印纹饰者为手制。

青铜器

青铜器,2件。铜鳞,1件,长条形,弧刃,盈中空,范铸,两侧有范线,墨内有残留的木碳痕,长6.1厘米、宽3.3厘米、厚1.5厘米。青铜铁,1件,有脊,带双翼,脊与侧锋之间镂空,链已残,残长7.2厘米、宽2.3厘米、厚0.9厘米,范铸。

石器

石器出土一把半月形石刀,已残断,由青灰色页岩磨制而成,刃部有明显使用痕迹,风化剥落较严重,残长7.2厘米、高4.0厘米、厚0.6厘米。

研究价值

编辑
佘城遗址的发现填补了长江下游这段时期历史的空白,同时是长江下游已发现的最早古城,为长江下游青铜时代的研究和吴文化的发源提供了有力的考古证据。

保护措施

编辑

佘城遗址碑介绍佘城遗址碑介绍

2013年3月5日,佘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佘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云亭镇花山村高家墩境内。

佘城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云亭镇委员会开车前往佘城遗址,路程约5.2千米,用时约10分钟。

下一篇 大窑路窑群遗址

上一篇 西溪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