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编辑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和江宁区境内,始建于南朝宋永初年间,是南朝时期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神道石刻 。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大多位于陵墓前约千米处,一般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现存17处,共48件,包括帝陵3处、王侯墓8处以及有失考墓6处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是南朝帝王陵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分布是南朝帝陵空间分布的真实反映,也是其历史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
1988年1月13日,南京南朝陵墓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地理位置: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和江宁区境内
所处时代:南朝
保护级别: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3-0167-4-004
南朝齐永元三年(501年),萧融被东昏侯萧宝卷赐药毒死,葬于简王墓 。
南朝梁天监十七年(518年),萧秀薨,葬于康王墓 。
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年),萧憺薨,葬于忠武王墓 。
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萧景薨,初葬于江夏,后归葬忠侯墓 。
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萧宏因病薨,葬于靖惠王墓 。同年,萧恢卒。
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萧恢葬于忠烈王墓 。
南朝梁大同十年(544年),萧暎薨,葬于宽侯墓 。
南朝陈永定三年(559年),陈武帝陈霸先驾崩,葬于万安陵 。
南朝陈天康元年(566年),陈文帝陈蒨驾崩,葬于永宁陵 。
南朝陈祯明三年(589年),隋灭陈后,万安陵遭掘毁 。
2006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启动南京南朝陵墓石刻加顶保护工程 。
|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镇麒麟铺街道,现存镇墓神兽两件,东西相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均为雄兽,造型相似,只是身体细部纹饰略有不同。东侧天禄头上双角已断,四肢残缺,股残尾断,胸、腹部剥蚀严重。西侧麒麟头上独角亦断,1腿完整,3腿断裂,颚残尾缺,后臀部裂,足为五爪,身长3.18米,高2.78米,体围3.21米,重约12吨。均昂首突胸,眦目张口,舌尖上翘,唇角有巨牙,颔下长须作六缕下垂胸际,两翼前作麟羽,后为长翎,遍体浅刻勾云纹 。 |
|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坊镇石马冲,现存镇墓神兽两件,均为雄兽。相距48.8米。北兽身长2.50米,高2.57米,颈高1.33米,体围2.43米,较完整。南兽身长2.72米,高2.28米,颈高1.05米,体围2.56米,颈部断裂,胸部碎裂,残缺严重。均无角,头有鬃毛,昂首张口,舌不下垂,颏须拂胸,腹侧有双翼,四足,脚趾着地,长尾及地旋转成半圆形,由于体表风蚀严重,雕饰花纹多已磨灭不清 。 |
| 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 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镇新合村狮子冲,现存镇墓神兽两件,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均为雄兽,东两相对,间距24.45米。西侧麒麟身长3.19米,高3.02米,体围2.8—3.06米,底座高0.27米。昂首挺胸,张口含舌,舌不下垂,下颏须髯分5缕飘拂胸前。头顶独角上有3个圆柱。腹侧双翼作7根翎状。左腿前迈,足为五趾,翘起。长尾下垂,尾巴骨节隆起,两侧装饰卷云纹。全身浮雕各种云纹。东侧天禄,颈及腰局部断裂,身长3.11米,高3米,体围3米,造型和装饰与西侧麒麟相似 。 |
| 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石刻 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尧化镇张库村,现存镇墓神兽一对、神道石柱一对、神道碑一对,南北向排列 。 辟邪位于最北端,东西相对,均为雄兽。西辟邪残碎多块,倒卧于旁边水沟之中。东辟邪身长3.3米,高2.86米,宽1.42米,体围3.35米,底座高0.23米。昂首挺胸,张口垂舌,双翼圆转,各饰翎毛3根,足五爪,作迈足前行姿态,尾长及地,尾端散作四缕鳞纹 。 神道石柱位于辟邪以南,西石柱柱头圆盖及小辟邪已不存,通高5.52米,柱身高4.97米,柱围3.08米,柱身下段刻28道束竹纹,上段刻有直棱纹,中有柱额,其上刻文正书竖行顺读,文为:“梁故假黄钺侍中大将军扬州牧临川靖惠王之神道”,文字基本能够辨识。柱额两侧图案相同,中部刻龙凤及莲花,四周刻卷草及莲花纹。柱额上方刻两个负重力士像,上承柱盖。柱额下方饰3个负重力士像,上承柱额。其下各有一周绳辫纹和交龙纹。柱座高1.06米,上圆下方,上部环刻衔珠双螭,下为方形基座,边长1.8米,四周装饰的神怪图案多已模糊。东石柱与西石柱相距18.25米,柱身高4.45米,断为数段倒于地,柱座高1.1米,上圆下方,上部平台中央有一方形榫孔,边长0.58米,深0.46米,下部方形基座边长1.85米,中裂为二,柱盖直径达2米 。 神道碑位于最南端,两碑相距18.25米。东侧仅存龟趺座,长3.63米,宽1.56米,高1.05米,龟背正中有一长方形榫孔。西侧神道碑保存完好,高4.33米、宽1.58米、厚0.335米。碑首半圆形,中有圆穿,穿孔旁饰龙纹、凤纹及莲花纹等。碑脊两侧有高浮雕的交龙。碑额及碑文全部侵蚀无存。碑身两侧各分八格浅刻凤鸟、青龙、神怪、异兽等图案,分格处饰卷草纹 。 |
| 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刻 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市甘家巷小学内,现存镇墓神兽一对、神道石柱一对、神道碑一对、龟趺一对,南北向排列,从南至北,依次为东西辟邪、东西神道前碑龟趺、东西神道柱、东西神道后碑 。 |
| 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石刻 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镇新合村,现存镇墓神兽一对,均为雄兽,东西对立,相距19.6米。东辟邪长3.20米,宽1.75米,高2.81米,体围4米。西辟邪头部残缺,躯体风化斑驳,身长3.45米,宽1.20米,高2.87米,体围4.20米。均无角,昂首张口,长舌垂胸,颔须披拂,头有鬃毛,腹侧双翼,东辟邪翼翎5支,西辟邪翼翎6支,胸前饰勾云纹,一腿前迈,长尾垂地,体态肥硕 。 |
|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镇新合村,现存镇墓神兽一对、神道碑一件、龟趺两件 。 辟邪位于南端,东西相对,间距16.5米。西辟邪仅存后胯,残长1.70米,残高1.01米。东辟邪头部残损,身长3.75米,高2.92米,体围4.14米。昂首挺胸,腹侧双翼,翼前部雕饰浪花状纹饰,后为翎毛5根,颔下长须分作八缕下垂,身饰勾云纹,长尾及地,4足皆为五爪。腹下置有两件小石辟邪。一件长1.25米,高1.14米,另一件长1.14米,高1.05米。昂首挺胸,张口结舌,腹侧双翼,但腹下与前后腿之间未镂空,且与其下方形底座连为一体 。 神道碑位于辟邪以北,应有一对。现南侧神道碑仅存龟趺,高1.16米,宽1.60米。东侧神道碑保存完好,分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通高5.61米。碑首半圆形,中部有长方形碑额,上书“梁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碑”17字,字为楷书,带有行书笔意。碑额下有直径0.10米的圆形穿孔。碑额及穿孔四周浮雕蟠螭纹。碑脊上高浮雕相互交结的双龙。碑身高4.45米,宽1.60米,厚0.32米。碑文楷书,三千余字,至今尚可辨识2800余字 。 |
| 梁桂阳简王萧融墓石刻 梁桂阳简王萧融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京炼油厂职业学校内,现存镇墓神兽一对,东西向对列相距2.5米。东辟邪保存较好,为雌兽,长3.3米,体围3.94米, 高3.92米。西辟邪为雄兽,原残缺严重,后经修复,长2.95米,体围4.07米,高2.6米。均昂首张口,无角,颈短,长舌垂胸,头有鬃毛。挺胸跨步,作行进状。腹侧双翼,翼前部饰鱼鳞纹,后部饰5根翎毛,足为五爪。其体型硕壮,雕工精巧,风格雄浑 。 |
|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镇十月村,现存镇墓神兽一件、神道石柱一件。石辟邪原有两件,西辟邪残碎,埋于土中。东辟邪身长3.8米,高3.8米,体围3.98米,为雄兽。昂首张口,长舌垂胸,舌尖上卷。头顶无角,有鬃毛。腹侧双翼,翼前部饰6根翎毛并刻勾云纹。胸前亦有几缕勾云纹,似长髯飘拂。右腿前迈,足为五爪,尾长及地。神道石柱为西侧石柱,通高6.5米,柱身高4.2米,柱围2.48米,下部刻24道束竹纹,上段刻直棱纹。柱身上方近柱盖处置长方形柱额,上刻楷体反书:“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字迹清晰。柱额侧面线刻持花僧人,柱额下浮雕3个负重力士,以手承柱额,其下还有一周绳辫纹和一周交龙纹。柱顶有雕饰覆莲的圆盖,盖上蹲踞一只小辟邪,长0.84米、高0.81米、座高0.51米。柱座高0.98米,上部圆台四周雕饰衔珠双螭,下部方形基座四侧刻有张口吐舌的神怪 。 |
| 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石刻 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镇董家边村,现存神道石柱一件,柱身大半陷于土中,地上部分柱身高3.44米,柱围1.82米,上刻24道束竹纹,柱顶圆盖及其上小辟邪不存。柱额上尚存铭文,正书逆读,文曰:“梁故侍中仁威将军新渝宽侯之神道”,其中仁、威、侯三字磨灭,余字大体可以辨识。柱额下浮雕3个承重力士,中间一人站立,左右两人蹲踞,均作举于承额状 。 |
| 梁建安敏侯萧正立墓石刻 梁建安敏侯萧正立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原淳化镇江宁海事职业学院内,现存镇墓神兽一对、神道石柱一对。辟邪南北相对,相距约16米。南辟邪为雌兽,身长2.2米,高1.95米,体围2.47米,右翼及胸部有裂纹,头后部残。北辟邪为雄兽,身长2.15米,高2米,体围2.47米,头部侵蚀严重,舌、尾残。均体态矫骏,头小身长,翼前部有鱼鳞纹,后为4根翎毛,胸前饰勾云纹。神道石柱南北相距17米,东距辟邪110米。柱身风化严重,上下粗细不一,柱头圆盖及小辟邪均已无存,分别刻直棱纹和束竹纹。柱额长方形,文正书四行,多漫漶不清,仅南石柱残存“建安”二字依稀可辨。柱额下刻有绳辨纹和双螭纹。南石柱高3.45米,柱围1.74米,柱表饰23道束竹纹。北石柱高3.44米,柱围1.84米,柱表饰20道束竹纹 。 |
| 北家边失考墓石刻 北家边失考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尧化镇北家边村农田之中,现存神道石柱一对,东西相对,距离约5米。西柱残存柱座、柱身、柱额和柱盖,柱额上尚能辨认“梁故侍中中抚”6字;东柱残存局部柱身和柱座。柱身均有束竹纹,西侧石柱有24道束竹纹,直径0.6米。柱座保存较好,上层圆台四周浮雕双螭,高0.42米,口内衔珠,头上有角,身有双翼,圆台中有一方形榫孔。其下有方形基座。东侧石柱残长3.25米,柱身有24道束竹纹,柱额宽0.88米,高0.65米,其上风化无字。西侧柱身严重风化,已断为三截,下端一段残长1米,中段残长1.45米,上段残长约1.6米,上嵌柱额,宽0.9米,高0.67米,现仅存“梁”、“侍中”等字样。柱盖断为两块,残损严重,圆形,直径约1.1米,厚0.2米,上饰覆莲纹 。 |
| 徐家村失考墓石刻 徐家村失考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镇徐家村南京炼油厂内,现存神道石柱一件。石柱高4.3米,柱围2.9米,柱身刻24道束竹纹。柱顶圆盖及盖上小辟邪已失。柱额尚存,宽1.1米、高0.8米,额上文字漫漶难识。柱额下饰一周绳辨纹和一周交龙纹。柱座上圆下方,高0.4米,直径1.6米,上雕双螭,下部方形基座四面纹饰已荡然无存 。 |
| 宋墅失考墓石刻 宋墅失考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原淳化镇宋墅村,现存神道石柱一对,东西向对列。东侧石柱毁,仅存石柱座。柱座上圆下方,边长1.05米、高0.5米。西侧石柱保存尚好,距东柱座为23米。石柱高3.60米,柱围1.58米。柱身扁圆稍方,表面有束竹纹24道。现柱额上文字已漫漶不清无法辨认,柱额下绳辨纹带及交龙纹带清晰可识。柱头尚存饰覆莲纹的圆盖,但盖上小辟邪已失 。 |
| 侯村失考墓石刻 侯村失考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坊镇侯村,现存镇墓神兽一对、神道石柱一件。辟邪略呈南北相对(偏东南),间距约为15米。南辟邪身长1.4米、高1.33米、体围1.28米,前鄂残,尾断缺;北辟邪身长1.6米、高1.38米体围1.32米。均昂首张口,无角而有双翼,舌不外伸,头部也无鬃毛。神道石柱位于辟邪东北68.2米。石柱柱头圆盖和盖顶小辟邪均已不存,石柱体量很小,高仅2.73米,柱身有20道束竹节,柱额仍在,但其上刻文已完全磨灭,柱额下有一周绳辫纹。柱座上圆下方 。 |
| 方旗庙失考墓石刻 方旗庙失考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镇南建中村方旗庙,现存镇墓神兽一对,东西对立。西辟邪保存大体完整,石表风化严重,为雌兽,长2.57米、高2.04米、颈高0.80米、体围2.58米,造型体长头小颈短,昂首张口,长舌及胸,头有鬃毛,腹刻双翼,足有5爪,长尾及地,作迈步行进状;东辟邪残损严重,躯体后半部不存,残长1.50米、高2.28米、颈高1.11米、体围2.77米,可能是雄兽 。 |
| 耿岗失考墓石刻 耿岗失考墓石刻又称高庙墩,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原上坊镇耿岗村,现存神道石柱一件。柱身大半陷入土中,仅露出地表1米左右。柱头圆盖及盖上小辟邪均不存,柱身刻有束竹纹及绳辫纹 。 |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存疑
有学者认为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的墓主推断值得怀疑。首先这两件石兽总体上不用帝陵的有角天禄和麒麟样式,而用宗室王侯的无角辟邪样式。其次石兽都伸出外面的前肢,这是南齐石兽的特点。右石兽从侧面看,头后仰,胸前突,伸出右肢,头部、颈部、胸部和前肢倾斜呈一斜直线,有一种即将发作的动感,与梁代以后石兽的造型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它很可能是齐或梁初所作 。
宋墅失考墓石刻考证
宋墅失考墓石刻在《光绪江宁府志》明确记载为梁新渝侯萧暎墓石刻:“梁新渝侯萧暎墓神道西石柱,正书,在上元宋墅,今存‘梁故侍中仁威将军新渝宽侯神道’十四字,石柱当有二,此正书逆读,其西柱也。凡四行,行五字,今可识者十四字。”由此可知,宋墅失考墓石刻应为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石刻。不过《六朝陵墓调查报告》又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朱偰在栖霞甘家巷董家边调查发现一件神道石柱,柱额刻文为“梁故侍中仁威将军新渝宽侯之神道”15字,则梁新渝侯萧暎墓应在董家边。同一人的神道石柱在两地发现,个中缘由尚待进一步考证 。
侯村失考墓石刻推测
侯村失考墓石刻墓主虽已失考,但有人因为石刻所在称彭城山,故推测墓主应为刘宋彭城王刘义康。因为其父宋武帝刘裕就葬在今麒麟镇麒麟铺,刘义康归葬于祖茔近旁的侯村是有可能的,“侯村”的地名也与刘义康以侯礼安葬的记载相吻合 。
地理位置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和江宁区境内 。
南京市
交通路线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距离南京南朝陵墓石刻约5—10千米,驾车30分钟内均可抵达;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距离南京南朝陵墓石刻约5—10千米,驾车30分钟内均可抵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