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邑太清宫遗址 编辑
鹿邑太清宫遗址,为老子的诞生地,包括东汉至金、元时期历代皇家祭祀老子的诸多遗迹的大型遗址群。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建,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的太清宫镇,分别由前宫、后宫、隐山龙山文化遗址三部分组成。
鹿邑太清宫遗址,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当地文物部门对太清宫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太清宫周围3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大面积的建筑基址;现为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清官旅游开发一期工程位于311国道的北侧,太清宫遗址的前宫、后宫的范围内,平面呈“凸”字形,南北长1090米,东西宽为139米——234米,占地340亩。
鹿邑太清宫遗址,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
中文名:鹿邑太清宫遗址
地理位置:河南省鹿邑县城东十里
气候条件:温带
开放时间:1月1日-4月30日:周一至周日 16:30;10月8日-12月31日:周一至周日 16:30;5月1日-10月7日:周一至周日 17:30
景点级别:AAAA级
建造时间: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
批准单位:国务院
批准时间:2001年6月
批次: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年代:宋、金
编号:78
鹿邑太清宫遗址
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创建,始名老子庙。据《鹿邑县志》载汉延熹八年(165年)汉桓帝刘志先后派管霸、左悺来苦县督盖老子祠,并命陈相边韶撰文镌立“老子祠碑记”一通。
鹿邑太清宫遗址
唐开元年间,玄宗皇帝又亲朝太清宫,为老子上尊号“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改庙名为太清宫,又亲手为五千言《道德经》作注,刻石立于太清宫。该碑至今犹存,和太清宫及其所余历代碑刻一起,于八六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代中统年间,皇帝又颁发了圣旨和执照,对太清宫予以保护,碑刻今存。至清代重修时,规模尚十分可观,然与唐宋盛时相比,仅存“十一于千百也”。而现在与清时相比,又是仅存“十一于千百也”。
太清宫现存主体建筑太极殿五间,铁柱一根,古柏三株,碑刻九件,望月井一眼。洞霄宫仅存清代建筑三圣母殿五间,娃娃殿三间,宋碑一通。
合并图册
河上有会仙桥,将前后两宫联为一体。两宫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雄伟壮观,极盛一时。
“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步井,至今仍存。大殿内供有老子塑像,殿侧立有高约1.5米,直径约25公分的铁柱一根,人称“赶山鞭 ”,实为老子“柱下史”职务的象征。
唐宋时期的太清宫建筑基址,范围的1.5平方公里。太清宫是唐宋时期皇室祭祀老子的地方,分前后两宫。在后宫出土了宋金时期的回廊、中门、西配殿、后寝殿等重要基址和大批建筑构件。现存唐宋金元碑刻20多通,著名的有“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清高碑”,宋真宗三御碑“先天太后之赞”,元“圣旨碑”、“执照碑”。明清建筑有太清宫、老君台等。
2007年,老子故里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
2022年11月,入选河南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