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寺塔 编辑

河南省南阳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泗洲寺塔泗洲寺塔

泗洲寺塔,亦称菩提寺塔、泗州塔,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新春路北段,始建于宋绍圣二年(1095年)。

泗洲寺塔是河南省现存最高、体量最大的古塔之一,有“泗洲寺塔离天一丈八”之称。泗洲寺塔位于原菩提寺院内,现寺已不存。泗洲寺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塔高49.6米,共10层。砖塔外形高大,高度及边长自下而上逐层递减。该塔用长方形青砖加白灰垒砌而成,多采用不岔分手法砌筑。泗洲寺塔第二级塔外壁嵌有59尊释迦牟尼佛像;第四级塔外壁嵌有6尊佛像,端坐于莲花须弥座上。塔身翼角为雕制龙首80条,悬于塔身外33厘米。泗洲寺塔塔层采用偶数形式,是河南省典型的宋代砖塔之一。塔内历代修塔记事碑为研究该塔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塔外砖雕佛龛、佛像形态各异,部分佛像还带有纪年、记事铭文,塔身各层不同形制的塔门和塔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塔身及塔内斗拱种类多达十余种,为宋代建筑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2006年5月,泗洲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泗洲寺塔

地理位置: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新春路北段

所处时代:宋朝至明朝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625-3-32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宋绍圣二年(1095年),始建泗洲寺塔。据明嘉靖《南阳府志》载:“菩提寺在县治东南,旧名泗洲院。宋绍圣三年智洪禅师开基,国朝洪武十年僧智福重建。万历七年龙毁其顶,知县黄懋中葺之。三十二年又毁其二级,知县黄钟修如故”。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唐县志》载:“泗洲塔,宋绍圣二年建”。明洪武十年(1378年)、明万历七年(1579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次因闪电劈到塔顶而重修。

2002年秋天起,为了更好地保护泗洲寺塔,禁止游人登塔参观。

2010年10月,泗洲寺塔进行防雷防震维修工程。

建筑格局

编辑
综述

泗洲寺塔泗洲寺塔

泗洲寺塔是河南省现存最高、体量最大的古塔之一,有“泗洲寺塔离天一丈八”之称。泗洲寺塔位于原菩提寺院内,现寺已不存。泗洲寺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塔基边长6.7米,塔高49.6米,共10层。砖塔外形高大,高度及边长自下而上逐层递减。该塔用长方形青砖加白灰垒砌而成,多采用不岔分手法砌筑。

塔基

塔基塔基

泗洲寺塔八边形台基高1.65米,台基北侧有台阶上下。首层塔壁边长4.6米,南、北面各辟一门。南门为单券门,通往方形塔心室;北门也为单券门,通往上塔阶道,绕塔心柱可登临各层塔心室。

塔心室

塔心室

塔心室平面及顶部变化灵活,造型各异;除七层为八角形外均为方形,四壁顶部砖雕阑额及普柏枋,补间铺作多为四铺作出单杪或五铺作出双杪,上部用砖层层叠涩构成方形藻井。第三层塔心室为方形,在南侧开门。其内壁顶部四角用木板搭角,使顶部转为八角形。在阑额及普柏枋上,补间铺作为单拱造,拱端散斗承托素枋,构成八角攒尖形藻井。第五层塔心室为方形,向东、南两方开门,塔心室顶部有一圆洞,同第七层塔心室相通。补间铺作为五铺作出单杪,跳头施令拱及耍头,耍头为单材蚂蚱头状,上有齐心斗,同令拱、散斗共同承托素枋,上用砖层层叠涩构成方形藻井。转角铺作为五铺作出单杪,45°方向出斜华拱及耍头,耍头上有齐心斗。五层塔心室斗拱同宋代墓葬出土的砖雕仿木斗拱极为相似,座斗下有同斗底尺寸相同的方砖,迥异于其它各层斗拱,为皿板遗制,具有典型的宋代斗拱特征。第七层塔心室为八角形,西开一门洞,东开一窗。壁上为阑额及普柏枋,补间铺作为四铺作出单杪,拱端散斗直接承托素枋,上部为砖叠涩八角形藻井,顶部收为方形。室内正中有一空洞,同下部五层塔心室相通,即“海眼”。

塔身

塔身塔身

塔底层外壁用砖砌出转角倚柱,柱顶用平砖砌出阑额及普柏枋,各角普柏枋相交出头。补间铺作为五铺作出双杪,第一跳计心,第二跳直接承托撩檐枋、檐槫,砖雕椽、飞形象清晰。塔檐屋面用砖反叠涩而成,转角铺作只在栌斗内出华拱二跳,上承撩檐枋及角梁,再上为石质(第十层为木质)夔龙首,口悬风铎,钟内悬铁鱼,遇风而鸣。檐上有平座,用阑额及四铺作出单杪斗拱;各层塔檐斗拱均相同,只是数量逐层递减。各层斗拱的正心及外拽拱均连成一体,构成鸳鸯交首拱。塔壁各层均开门、窗,但方位各异,错落有序。塔顶为八角攒尖式,覆以绿琉璃瓦,玉带脊,附有武士、套兽等。

塔刹

塔刹塔刹

塔刹由绿琉璃仰莲、覆莲及覆钵宝瓶组成。

文物遗存

编辑
碣石、铭文

泗洲寺塔第二层有宋绍圣三年(1096年)十月二十五日同修塔供养主僧智洪和住持修塔都功德主僧智初的碣石,铭文曰:“大宋国随州枣阳,施主史永寿、史成就二人,.....同修此宝塔高一尺,计砖灰四层……”。塔上第五层有砖铭文:“宋绍圣丙子岁……”。

佛像、雕刻

佛像、雕刻

泗洲寺塔第二级塔外壁嵌有59尊释迦牟尼佛像;第四级塔外壁嵌有6尊佛像,佛像高21厘米,端坐于莲花须弥座上。塔身翼角为雕制龙首80条,悬于塔身外33厘米,龙首口内衔铁环,环下系风铎,风起钟响。

历史文化

编辑
古塔凌烟

泗洲寺塔顶端有时会冒出“白烟”(系集聚的蠓虫),名为“古塔凌烟”,清代被评为唐河八大景之一。

文物价值

编辑
泗洲寺塔塔层采用偶数形式,是河南省典型的宋代砖塔之一。塔内历代修塔记事碑为研究该塔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塔外砖雕佛龛、佛像形态各异,部分佛像还带有纪年、记事铭文,塔身各层不同形制的塔门和塔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塔身及塔内斗拱种类多达十余种,为宋代建筑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遗址碑遗址碑

2006年5月,泗洲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泗洲寺塔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新春路北段。

泗洲寺塔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泗洲寺塔,路程约5.2千米,用时约15分钟。

下一篇 鄂城寺

上一篇 瓦房庄冶铁遗址